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而编制的以财务信息为主要内容、以财务报表和报表信息披露为主要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受托责任的综合报告,是民间非营利组织解除受托责任的有效凭证,也是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和社会决策的依据。一份高质量、能够充分地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运营业绩的财务报告,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公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帮助民间非营利组织解除其受托责任、赢得公众信任;是提高组织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吸引捐赠者和潜在捐赠者做出捐赠的决策。在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中,由于相关制度还不健全,导致有些非营利组织出现了一些丑闻。比如说 2005 年,我国某青少年基金会因涉嫌挪用捐款闹得沸沸扬扬;2006 年,国家体育总局因在 2000 年~2006 年间总计擅自挪用 2787 万元彩票公益金投资股票而被国家审计署查处;2007 年,牙防基金会因收费认证、人员工资及行政办公费用严重超支大量挤占公益活动经费而名誉扫地。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危机”,打击了捐赠者和潜在捐赠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一些非营利组织陷入资财困境。人们开始要求非营利组织向社会提供关于运营业绩、费用开支的财务报告,并充披露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非营利组织出现的这些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报告信息披露制度还不够完善,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探讨如何完善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介绍非营利组织及会计的一般概念入手,进一步对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相关构成要素展开分析,并在介绍我国现行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提出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建议。
1.2 文献综述
1.2.1 非营利组织文献综述
将非营利组织研究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始于美国,最早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成果是由亨利•汉曼斯(Henry anslnarm,1980)提供的,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围绕非营利组织产生的理论基础。进人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约翰一霍普金斯大学的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项目对不同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明晰了非营利组织的范围、特征、作用和运作等概念,揭示出非营利组织扮演的重要社会角色。以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96)在其文章中专门指出非营利组织也需要管理和管理者。西姆和斯格尔(1997)通过与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后认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实现组织的稳定和发展,进而实现其组织的行为目标和社会责任;同时他们认为,充分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对非营利组织同样至关重要。他们的这项结论成为人们对非营利组织财务控制、预算制定、绩效评价等后续研究的基础,社会公信力也逐渐被作为研究筹资效率的一个起点。
国内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比美国晚了近二十年,1998 年成立的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是较早开始相关研究的机构。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分类、历史沿革、组织特点等等,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这些为后来的非营利组织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非营利组织的会计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张彪(2003)指出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的重要性及研究价值,分析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策略,指出公开透明的财务收支是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他的这项结论提出了真实完全的财务信息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要作用。陆建桥(2004)针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民间非营利组织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其财务报告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捐赠人、会员、服务对象、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戚艳霞(2005)从会计目标、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计量基础、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这五个方面阐述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处理的特点。李静、万继峰(2006)指出非营利组织如何向广大信息使用者和需求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成为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在明确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对造成这种需求与供给缺口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王国生(2006)对中美两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做了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了中美两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会计规范体系、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和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差异。
2. 民间 非营 利组 织会计概述
2.1 民间非营利组织概述
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是在西方社会背景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国家或组织都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 5 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 42 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在这一定义的 5 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世界银行则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从事解困济贫,推进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或从事社区发展的私人组织。指任何独立于政府部门的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指以价值为取向的组织,全部或部分地依赖于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利他主义和自愿主义仍是其关键性的限定特征”。我国学者王名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具有 3 个基本属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尽管不同国家或组织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多的共同点。总的来说,民间非营利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组织性。即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独立法人,有成文的章程、制度及固定的组织形式和人员等;2、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之外,不需要对政府负责,但是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也有合作,且大多非营利组织也会接受政府资助;3、非营利性:指非政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筹资金与所获取利润不能分配给所有者、管理者及志愿参与人员。4、自治性。即拥有独立的决策和执行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非营利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5、志愿性。即成员的参加和资源的集中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和志愿性的,在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都有相当程度的志愿者参与,特别是形成由志愿者组成的董事会和广泛使用志愿人员;6、公益性。许多非营利组织具有公益性目标,或是建立在人道主义的慈善理念之上,其成员由具有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共同理想的人所组成。如从事环保、人权、社会救济等;7、正当性。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非营利组织都有法律上的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正当性首先指的是依据一国法律、法规所认可的方式和范围建立起来并从事活动。
3. 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 27-35
3.1 财务报告的目标.......... 27-28
3.2 财务报告的会计确认基础.......... 28-30
3.3 财务报告的会计要素 ..........30-32
3.4 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 32-34
3.5 财务报告的作用.......... 34-35
4.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现状.......... 35-44
4.1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现状.......... 35-39
4.1.1 会计报表.......... 35-39
4.1.2 会计报表附注..........39
4.1.3 财务情况说明书.......... 39
4.2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 39-44
5. 案例:美国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财务报告.......... 44-59
5.1 美国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简介.......... 44-45
5.2 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财务报告体系.......... 45-55
5.2.1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 46
5.2.2 财务状况表.......... 46-48
5.2.3 业务活动表.......... 48-49
5.2.4 现金流量表.......... 49-51
5.2.5 职能费用表 ..........51-52
5.2.6 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 ..........52-54#p#分页标题#e#
5.2.7 其他必要补充信息.......... 54-55
5.3 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财务报告的启示.......... 55-59
结论
针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信息查阅困难的现状,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改善这种情况:
(1)建立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网络化信息平台。该网络化信息平台由国家民间组织管理部门建立和管理,各个民间非营利组织以会员形式注册加入。民间非营利组织各会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财务报告信息,各会员组织应对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财务报告信息整理、分析、评估等高级功能。信息使用者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了解某个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整体财务状况,可以对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有效地监督资金的使用效果;还可以对不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比较。
(2)鼓励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机构网站上提供网络财务报告。所谓网络财务报告(Intemet Financial Reporting),就是指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公司网站上披露公司财务信息。①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互联网迅猛发展,对财务报告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国企业纷纷开始运用互联网披露财务信息。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财务报告低成本、大容量、高频率、广触及与高速传播的优势,公开披露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为了增加网络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对外公布的报告最好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如果能够做到自愿公开财务信息,接受公众监督,表明这个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较强,能够很负责任的使用捐赠款项;同时也是组织具有很高公信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参 考文献
[01] 贝洪俊,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政府财务报告研究,预算管理与会计, 2005(5)
[02] 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03] 财政部会计司,美国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会计讲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04] 陈少华 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供求解读 财务问题研究,2006(3)
[05] 陈昔武 纪纲,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一个理论框架,财贸研究,2008(4)
[06] 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07] 葛家澍 陈少华:《改革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08] 荆新等,《美国的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教育财会研究,2001(2)
[09] 李春华,严明,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综述,财会通讯,学术 2004(11)
[10] 李定清,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中美比较研究,商业时代,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