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绪论部分作为本论文的开篇,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希望通过本章的概述能系统清晰地梳理出正文的逻辑结构。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之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实现研究目的的技术路线等内容:最后总结出本文相对于相关领域其他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都陆续加大了金融创新的力度,由电子信息技术与金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现代银行经营模式是银行业的第一生产力,创新了银行的业务与管理,发展了金融市场及体系。经济信息化推动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使得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涌现,逐渐拓展了业务范围,比如银证通、咨询服务、资产证券化等;后台处理流程和交易渠道电子化也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些技术创新中,有多少创新项目能为银行带来实际的经济利润问题值得关注。尽管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步伐逐渐加快,但是与外资银行相比,整体创新层次还不高,模仿型创新较多而适应国情的自主创新较少;同时在银行所有的创新中(如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技术创新是基础,因此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虽然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很多关于银行技术创新和绩效关系的研究,但是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国内研究的内容多数是关于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关系问题,而对于技术创新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问题几乎没有涉猎。
研究银行技术创新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从关于技术研究的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来看,经济系统的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影响,尤其是技术结构的变化是整个经济体增长的必要条件,如果经济体产生必要结构变化的能力不足,就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增长。因而在研究工作中,划分技术结构,分析技术结构的要素变化是研究创新和增长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践中,银行由于时间和资源的约束性,没有哪家企业可以采取全部有利可图的技术创新行为,因此有必要研究银行在技术创新不同类别中的构成比例、资源分配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不同技术创新结构对于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为企业利用现有资源产生最大的创新绩效提供参考。不同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将各种各样的创新行为进行分类,如按照创新对象分类、创新来源分类、创新程度分类等。中国商业银行技术创新行为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产品和服务创新、流程创新、渠道创新:根据技术创新来源不同,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也可以根据创新的程度不同进行划分。银行关于不同类别技术创新的数量和构成比例,以及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银行的技术创新结构。中国商业银行采取何种技术创新结构,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问题引起了作者的研究兴趣、银行对于不同技术创新内容的强度和集中度、技术创新活动与其他竞争者及行业的差异性、与企业以往创新活动的一致性等构成银行的技术创新结构,那么不同的创新结构是否会影响财务绩效将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认为创新活动历史决定企业的财务绩效,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历史的具体特征与当前财务绩效的关系问题也将在本文中予以探讨和研究。
1.1.2研究背景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业结束了入世5年的保护期,中国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了人民币零售业务,这一天标志着中国对wTO承诺的全面兑现。国外金融机构的大量涌进使得中国金融市场中的竞争更加激烈,外资银行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丰富多样化的业务组合以及遍布世界的经营网络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产品组合、整合业务流程、发展以网上银行为代表的分销渠道、进行改制上市等创新和变革。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的特点。商业银行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的产品己达200多个,涵盖了存款业务、贷款及保证业务、现金管理、支付结算、银行卡、投资银行、咨询与托管、电子渠道等八大类业务。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不断改进,陆续推出了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养老金储蓄、存贷结合储蓄、旅游账户、教育账户、往来账户综合管理、普通存款组合创新等多种存款品种;贷款业务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改善个人贷款业务,不断更新中小企业贷款方式;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个人理财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逐渐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个人理财业务为例,早在1997年,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门就开始开发个人理财市场;1998年,工商银行的个人理财工作推广到浙江、上海、天津等试点地区;此后其他银行也纷纷效仿,1999年,建设银行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建立了个人理财中心;2001年,农业银行推出“金钥匙”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2002年,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分别推出高端客户的“理财金账户”和“金葵花”服务品牌;2004年,中信实业银行推出贵宾理财业务,华夏银行成立个人理财中心;2006年,建设银行推出个人理财顾问业务;2008年,宁波银行推出“汇通财富”个人理财品牌,这是国内银行业首次提出以“家庭”为核心的个人理财品牌[2]。
第二章文献回顾与评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主题,本章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分别是一“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关系”及“银行技术创新内涵”,通过对以上主题文献的回顾和梳理,整理出本文研究的范围和界定银行技术创新结构概念。同时,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模型,选取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参考模型,为之后本文概念模型的建立和研究假设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第一节技术创新理论本节主要是对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进行梳理,通过相关书籍和文献的阅读整理出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归纳技术创新的分类标准和技术创新度量方法,为随后关于银行技术创新结构概念界定和范围衡量提供思路和参考。
2.1.1技术创新理论的历史沿革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熊彼特在20世纪初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并在他的代表著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中对创新进行定义。他认为“创新”属于经济范畴而不是技术范畴,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生产函数,在函数中输入新的生产要素和从未有过的生产条件,将已经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的生产体系中,创造出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在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之后,学术界又有很多学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创新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科斯、阿尔钦、登姆塞茨为代表的制度创新流派,主要是以组织中的制度创新与变革作为研究对象;另一个是以曼斯菲尔德、卡曼、施瓦茨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流派,主要是以产品及工艺创新为研究对象。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的设立 .....................40-55
第一节 概念模型的建立................... 40-44
3.1.1 技术创新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模型...................40-41
3.1.2 创新绩效研究的"历史视角" ...................41-42
3.1.3 模型中影响因素的讨论及测量 ...................42-44
第二节 技术创新结构变量的定义................... 44-50
3.2.1 创新强度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44-46
3.2.2 首创活动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46-47
3.2.3 创新集中度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47-48
3.2.4 创新连贯性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48-49
3.2.5 创新差异性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49-50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设立................... 50-55
第四章 研究设计...................55-65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5-60
4.1.1 样本选取与研究期间 ...................55-58
4.1.2 数据来源................... 58
4.1.3 数据分析与评价 ...................58-60
第二节 财务绩效指标因子分析模型...................60-65#p#分页标题#e#
4.2.1 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60-61
4.2.2 财务绩效指标模型的建立................... 61-65
第五章 统计结果分析与概念模型检验................... 65-76
第一节 统计分析................... 65-69
5.1.1 变量计算................... 65-67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7-69
第二节 研究假设检验................... 69-74
第三节 研究基本结论................... 74-76
结论
本文在回顾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展开研究,首先归纳了技术创新理论的演进过程、以往学者对技术创新的分类以及本文采用的技术创新结果度量方法;之后回顾了银行技术创新绩效方面的相关研究,阐述了通过因子分析建立财务绩效指标模型的依据;最后总结了银行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分类,目的是要界定本文研究的范围和定义银行技术创新结构的概念。本文采用历史观点建立银行技术创新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模型,对技术创新范围进行严格界定,并在模型中引入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同时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六项技术创新结构变量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另外本文在先发优势、战略演进、战略承诺以及差异性战略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在实证设计方面,本文选取了14家样本银行2002一2008年技术创新数据和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商业银行技术创新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利用统计软件和一系列统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得出实证研究基本结论,分析如下:
1.本文研究的技术创新涉及三个领域,分别是产品和服务创新、流程创新和渠道创新,在创新程度上既包括开发或引进新的技术创新,也包括对已有业务或流程的改进。银行技术创新历史活动对当前财务绩效的影响,比当前技术创新活动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更大。
2.经济环境、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都会影响银行的技术创新绩效,本文重点分析了银行类别在技术创新结构与财务绩效关系模型中的控制作用,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强度、首创行为、创新集中度和创新差异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竞争对手创新强度和创新连贯性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3.本文采用银行技术创新活动数量与资产总额的比值来衡量企业的创新强度,通过比较不同类别的银行创新强度均值,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强度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国有银行创新强度最低。国有银行的技术创新活动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相对于国有银行庞大的资产规模,创新数量还不够多,创新强度并不高。因此,技术创新活动数量多的银行未必具有较高的财务绩效,还要考虑到银行的资产规模,银行的创新强度越大,财务绩效就会越高。
4.现在的中国银行业竞争激烈,提供的业务具有很大的同质性,没有哪一家银行在竞争中能够保持绝对的优势,国有银行正逐步丧失过去的垄断地位,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水平。因此,实证检验表明竞争对手的创新强度与银行的财务绩效虽然负相关,但这种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5.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先发优势,银行首创活动越多,财务绩效越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活动多数来自对外国银行的借鉴,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很少,国有商业银行的首创活动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首创活动所带来的效益随着其他银行的模仿行为而逐步降低。银行不仅要关注开发引进行业内的首创活动,与其他企业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同时也要重视每一项创新活动的后续改进工作,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6.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产品和服务技术创新数量明显高于流程和渠道创新的现象,同国外银行相比新产品开发创新能力还比较差,电子化程度较低,网络技术不成熟,主要是因为流程和渠道创新程度较低,不能保证产品和服务功能多样,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要。本文采用创新集中度变量衡量银行在产品和服务创新、流程创新和渠道创新三个方面的关注程度,实证检验表明,银行的创新集中度与财务绩效负相关,因此银行在三个领域内的技术创新数量应该均衡。
7.银行每一年与前一年在不同领域内的技术创新水平应该相一致,实证检验表明,如果银行在不同年份技术创新活动波动较大,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如果银行在某一领域内的技术创新较少,关注程度较低会缺乏相应的经验,某一年突然增大该领域内的技术创新,会因为与之前的行为缺乏相关性而投入较大的成本;如果银行在某一领域内的技术创新较多,关注程度较高会使顾客更加信任企业在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地位,某一年突然减少该领域内的技术创新,会影响企业运营,降低满足顾客在该领域内需求能力。波动性较大会影响银行形象和降低所提供服务的顾客满意率,从而降低企业财务绩效。
8.银行在不同领域内的技术创新比例与行业不同,在这种差异性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企业要增大差异性就会减少模仿行为引入新的技术,由于与行业整体技术创新情况存在差异,可参考的经验较少,因此会增大企业的成本降低利润;当差异性程度较高时,该银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己有前期的大量投入,会在顾客心中形成在某一领域强于行业其他企业的形象,甚至会成为提供该项产品和服务的专家,此时差异化战略为企业带来利润使财务绩效提高。
参考文献
[l]曹凤岐.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程工.企业技术创新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程源,雷家骑,杨湘玉.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丁宝军,朱桂龙.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技术管理,2008(9)
[6]方静月.创新银行业扮演中介角色.中华管理评论,200(5)
[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高玉荣.战略一致性对生产战略决策绩效的影响.企业管理,2007
[9]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技术创新与管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l0]贺强,杜惠芬,李磊宁.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及创新趋势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