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分析我国会计-应税收获差别和盈余管制的联系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1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3152132005120
  • 日期:2013-03-1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会计税前收益是根据会计准则应用会计的方法核算出来的企业收益,而应税收益也就是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硬性规定计算出来的。我国经过多次会计准则的改革,逐渐向国际趋同,这势必会造成会计和税收相分离。然而我国一直釆用会计和税收适度分离的政策,所以一些企业出现的会计和税收过度分离的现象有其它的原因。
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重要的因素。因为并+是所有调增会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都必然导致应税所得额的增加。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企业契约动机,企业资本市场动机和企业政治成本动机。尤其是很多上市公司在增发、配股前为达到相关利润指标会进行盈余管理。然而企业管理当局很难实施没有成本的盈余管理,一项最直接的费用成本便是企业所得税费。当企业为了调增会计利润而进行盈余管理时,一般情况下都需要为虚增的利润多支付所得税费用,然而由于会计利润的核算与应税所得额的核算有所不同,使得企业在调增会计收益的同时其应税收益并不必然增加,因此这部分虚增的会计利润也就无需缴纳所得税。这使得合理的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扩大。美国安然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其运用各种手段虚增大量利润,随后监管部门的调查显示安然却没有为该公司虚假的巨额利润缴纳相应的所得税。像安然这种情况,即虚增巨额的会计利润对应微薄的所得税成本,并不仅仅出现在该公司。近些年,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过度相分离模式,开始受到各方责难。如何正确认识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并且处理好该差异,已经成为了一个令业界瞩目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讨论在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下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和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一应税损益差异进行低成本盈余管理进行思考和判断。通过研究和分析力求达到以下目的:证实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和税收的差异来降低盈余管理成本,是除制度因素外产生两种收益“差异”的重要原因。首先验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再实证分析盈余管理对“差异”的形成做出贡献的根本原因。即回答:盈余管理本身是产生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的一个直接原因,还是企业为降低盈余管理成本的避税考虑是影响“差异”额大小的重要原因。
(2)研究意义
对造成会计一应税损益差异除制度原因以外的其他重要原因的研究并不多,是对该领域研究的充实。会计税前收益是根据会计准则应用会计方法核算出来的企业收益,而应税收益也就是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硬性规定计算出的。我国经过多次会计准则的
 
2相关理论及概念辨析
2.1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的相关理论
我国学者对于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的研究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其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刚起步。本节对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分离趋势等基础理论结合盈余管理进行新的阐述。
 
2.1.1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的基本概念
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又称为会计一应税损益差异,学术界主流认为其形成因素,主要有制度因素、盈余管理因素、企业避税因素。会计税前收益是根据会计准则应用会计方法核算出来的企业收益,而应税收益也就是应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硬性规定计算出来的。我国经过多次会计准则的改革,逐渐向国际趋同,而且更倾向,向以美国为代表的会计和税收相分离的会计模式趋同,这势必会造成会计和税收相分离。理解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可以从宏观的制度方面,和微观具体企业财务数据两方面考虑:
(1)制度方面,我国采用的是会计和税收适度分离的模式。核算会计利润时,企业会根据会计准则运用会计核算方法,注重实质,体现公司实际盈利情况。而税务机关是根据税法规定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注重法律规定。所以企业在核算应纳所得税时,针对会计利润会有一个纳税调增项和纳税调减项(具体纳税调整项目见附表A)。这就势必会造成会计收益额和税法确定收益额有所+同。这种差异可以用图2-1来表示。两个椭圆形区域代表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S1代表纳税调减项,S3代表纳税调增项,S2是指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相同的部分。
 
2.2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将近三十年了,其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已初具规模。本节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动因等基础理论结合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进行阐述,结合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观点,提出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2.2.1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
对于盈佘管理的准确定义,目前在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就此还没有形成一致性的意见。现在较为主流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是,因为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较大,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确认与核算等一系列会计政策中,会有目的地选择那些在相关政策规定的范围之内,并且能够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会计核算政策,最终实现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会计利润的目的。第二种观点是建立在信息观基础之上提出的,该观点认为主要是企业管理层为了获取一定的私利,在对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公布财务信息时,对财务报告相关内容进行有目的地粉饰。第三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的发生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规划交易来改变对企业对外财务报告和运用职业判断来编制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误导那些以企业会计报告中的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经营好坏的相关利益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反映出的业绩为评判基础的契约。这三种观点主要是从企业管理层和报表使用者的不同角度来屯视盈余管理的发生过程及所采用的手段。
 
3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与盈余管理相互关系分析…………21
3.1盈余管理与避税…………21
3.2盈余管理对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的影响分析…………23
3.3企业利用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进行盈余管理的分析……23
3.4本章小结…………    24
4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分析……25
4.1问题及假设的提出…………  25
4.2研究设计………… 25
4.3实证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9
4.4实证结果分析…………   30
4.5本章小结…………33
5研究结论和建议…………35
5.1主要研究结论…………35
5.2相关对策建议…………36
5.3研究的局限性…………38
5.4进一步研究的展望…………39
 
结论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步伐越来越快,会计和税收相分离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分离在促进我国企业更好的融入资本市场国际化和贸易国际化的同时,是否会对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在我国审计质量不高,会计报表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很有可能利用会计和税收的差异,进行较低得税成本的盈余管理。因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和盈余管理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本文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大量有关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论述了我国会计和税收相分离的发展趋势,对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和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为两者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2)本文首先从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仅论述了会计一应税收益差异的基本概念,还分析了 “差异”产生的原因(制度因素、避税因素、盈余管理因素),同时指出会计和税收相分离是在会计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必然的结果;
(3)本文对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也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分别对盈余管理的动因、手段、其中的避税考虑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有,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法规动机。盈余管理手段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计方法,另一类是非会计方法(关联交易等)。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必然会考虑到随之而来的所得税成本,这也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林.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龙凌虹,陈婧婧.控股权性质、税收成本与盈余管理——基于会计-税收利润差异的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 (4) : 31-33
[3]王毓彬.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4.
[4]Manzon,   G., Jr., and G Plesko, 2001, the 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and Tax Reporting Measures of Income[J],Tax Law Review(55)2:175-214.#p#分页标题#e#
[5]   Mills L, Newberry K. The influence of tax and nontax  https://www.51daxielunwen.com/glkjlw/ costs on book - tax reporting differences : public and private firms[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 2001,(1): 1 ?21
[6]   Hanlon M. 2005. The persistence and pricing of earnings, accruals, and cash flows when firms have large book - tax differenc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80(1), 2005 : 136?166
[7]   Lev B, D Nissim. Taxable income, future earnings,and equity valu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79(4),2004 : 1038?1073
[8]   Biargstahler, D.,I.Dichev. 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4(1),1997 :
[9]孙铮,王跃堂.资源配制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4)
[10]贾学军.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及其经济影响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