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会计的影响
( 一) 基于人们对人类行为影响环境的认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会计假设的特殊方面。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传统会计假设中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在环境会计假设中应保持不变,可以在环境会计假设中存续。一些学者对会计主体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进行了扩充,并提出了环境会计的特殊假设。
1. 会计主体假设。
统的会计理论认为,会计核算的主体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企业。按照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企业环境会计的核算主体也应该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微观企业。然而,有的学者认为,环境会计既涉及到微观管理( 企业) 同时也涉及到宏观管理 ( 政府) ,所以,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应当包括企业微观核算体系和政府宏观核算体系两个层次。还有学者认为,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只把政府作为环境会计的核算主体更为合适。
从核算的内容上讲,环境会计不仅要确认、计量、披露和报告会计主体自身的生产经营成果,而且要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就是说,环境会计要求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给社会带来的外部性纳入会计核算和报告的范围。
2. 货币计量假设。
在传统会计中,企业会计计量的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即只存在货币计量形式。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复杂和不明确的,有时候难以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因此多样化的会计计量形式应运而生。在环境会计中,会计计量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企业既可以采用定量的形式核算,如货币计量、实物单位计量,也可以采用定性的形式核算,如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文字说明等。环境会计核算的多种计量形式使得会计对核算主体环境信息的披露非常全面。此外,环境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还允许企业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市场价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
三、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信息的计量和报告
基于前人的研究,在研读相关会计、经济学和环境学等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一个环境信息计量和报告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环境危机、企业责任、企业与环境之间的新关系、计量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披露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产生了环境危机; 环境危机迫使企业认识到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企业和个人对保护环境的责任; 企业对自身环保责任的逐步认识孕育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产生,即企业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的新关系;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企业有必要对其产生的环境信息进行会计计量,并向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
( 一) 环境危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诸多威胁。许多研究文献表明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却没有证据显示这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有减弱的趋势。从工业污染到气候变暖,从土地沙漠化到森林消失、湿地枯竭,从海、湖污染到濒危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都向人们发出了环境危机的信号。
( 二) 企业责任。
人类( 活动) 很早就对环境有重要影响。欧洲的自然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人类的农业活动形成的。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变得越来越大,工业活动成为环境危机的直接诱因。此外,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消耗巨大,但生产活动后工业对废料可回收的却很少。农业生产上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了土地和水流,间接导致了一些物种的消失。............
结论
从小的方面来看,企业需要为他们管理资产的行为和结果向股东负责。从大的意义上来看,公司也需要对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产负责,并对他们冲击环境的行为负责。管理职责并不意味着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同时还拥有破坏土地的权利,两者并不是相伴而生的。所有权不包括为了创造市场价值而破坏使用价值的权利,所有权同时也不意味着不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资产比如说野生动植物,不是企业的传统资产,它们是公共社区资产。没有可确定的经济寿命,它们的经济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它们的内在特征,它们对公共利益比对企业更有价值。总之,环境资产对于公共利益的利益已经超越了私有利益的范畴,企业有必要向利益相关者报告环境可持续性的信息。
参考文献:
[ 1 ] Brundtland,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Press [ R ] .Oxford,New York,1987.
[ 2 ] 洪银兴 .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
[ 3 ] 刘东辉 .从“增长的极限”到“持续发展”[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饭社,1995.
[ 4 ] Cook,A.Emission rights: From Costless Activity toMarket Operations [ 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9,34 ( 34 ) , 456 -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