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债务重组的动因理应是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大多数研究认为企业债务重组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其动因是平滑利润或扭亏。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债务重组利得的会计处理又发生了变化,这引起了学术界对债务重组动因的进一步思考与热烈讨论。本文在对债务重组与财务状况改善、平滑利润及扭亏等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探究债务重组的动因到底是什么。
( 一) 财务状况改善与债务重组通常情况下,债务重组前债务人资产负债率较高,并且出现财务困难,偿还能力不足,再融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存在通过债务重组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财务状况、增强融资能力的动机。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债务利息的负担越重,企业面临偿还到期债务的压力越大,再融资能力受到限制越多。此时,为维持持续经营,企业往往会寻求债权人的支持,进行债务重组。尽管债务重组可能会产生一些收益,但是债务重组的主要动机应当是改善现有的财务状况,而不是为了盈余管理。颜敏和王平心对我国 1998 年债务重组准则下债务重组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债务重组收益与资产负债率显著相关; 谢海洋和王秀芬的研究发现2001 年债务重组准则下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对债务重组收益影响较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新准则下财务状况改善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幅度显著相关。
( 二) 平滑利润与债务重组平滑利润是企业盈余管理主要动机之一。吴战篪、罗绍德等人认为如果公司当年的盈利状况良好,就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保留一部分利润储备,以便在未来获利不好的时候予以转回,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魏涛、陆正飞等人认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是企业盈余管理的惯用手段,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都相当倚重于非经常性损益,盈利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是为了平滑利润。颜敏和王平心的实证研究发现,1998 债务重组准则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收益与营业利润率显著相关。由于 2006 年准则恢复了 1998 年准则对债务重组收益的处理方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新准则下平滑利润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幅度显著相关。
二、研究设计
( 一)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本文研究样本为 2007 年进行债务重组并产生债务重组利得的 A 股市场上市公司。2007 年进行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共计 229 家。本文剔除了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 2 家,剔除了前一年有关数据缺失的公司及虽进行债务重组但涉及金额不大无需披露的公司 42 家,剔除了发生债务重组亏损的上市公司 79 家,剔除了资产负债率高于 300%、营业利润增长率高于 3000% 的公司 32 家,得到最终样本.......
( 二) 扭亏与债务重组根据《上市公司股票特别转让处理规则》、《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我国上市公司连续 2 年亏损就要被特别处理( ST) ,连续 3 年亏损就将被暂停上市,如果暂停上市后第一个半年度公司仍未扭亏,交易所将直接做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因此,扭亏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陆建桥、赵春光等人认为国内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之一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亏损以及由此引发的特别处理和退市。陈晓等人在考察中国 A 股上市亏损公司的扭亏行为时发现亏损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活动和重组活动扭亏为盈。谢海洋和王秀芬研究 2001 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行为时发现,对债务重组收益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是扭亏。樊懿芳与纪岩对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进行了盈余管理,且扭亏与债务重组程度显著相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假设 : 新准则下扭亏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幅度显著相关。
三、结论
本文以 2007 沪深所有进行债务重组并产生利得的非金融行业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 新准则实施背景下,财务状况改善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幅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实现扭亏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幅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平滑利润,即营业利润增长率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幅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上述结论表明,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改善财务状况或扭亏。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结论无法排除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也提供了企业通过债务重组的其他动机———改善财务状况的支持证据。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债务重组进行区分,以判断企业债务重组后的业绩变化,若企业因改善财务状况进行债务重组,企业预期的盈利可能会增加,是利好信息; 若企业因扭亏等盈余管理进行债务重组,企业预期的盈利可能会减少,是利空信息。会计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当局若要避免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需要对亏损企业和高资产负债率企业的债务重组信息披露做出更为严格的规定,如要求其披露更加详细的信息,以维护投资者利益,实现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