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新旧会计准则迥异条件下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209280857394584
  • 日期:2012-09-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会计政策下的盈余管理及影响

 
针对盈余管理的内涵各国学者都各有不同的论断,但是静观之下,也有相通之处,由此我们得出盈余管理的含义:广义上,盈余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内容,紧紧围绕着目标利润,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其中包含合法的会计政策选择,也包含违法的行私舞弊。 狭义上,盈余管理应当正确选择会计政策, 而不是进行违法的舞弊行为,即在会计原则允许的既定范围内,经营者或企业经过选择正确的会计政策而充分发挥有效的自身价值。 本文以狭义上的盈余管理概念为主导思想,区别于利润的掌控。 其中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等几个主要准则的变化直接关系着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变化,以下是这几个会计准则的具体变化对上市公司净利润影响的情况:

1. 净利润受固定资产准则变化的影响旧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主要侧重于应用范围、使用期限、单位价值等方面,而新准则的界定范围则是应用范围和使用期限,在新准则中对使用期限作了明确规定,以一个会计年度为准,其表达的严密性比旧准则中超过一年的使用期限更为贴切。 在明确和计量固定资产时,新准则中针对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作了准确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购入在超出信用期的情况下,分期付款,其成本支出不能认定为各期付款总额,而应以各期付款的现值总额为准,在未确认的融资费用中纳入了固定资产现值与长期应付款的差额,而旧准则中关于计量购入的固定资产款项超出信用期延期付款的问题没有明确说明, 很明显是实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但是,针对新准则里“正常信用情况”的模糊规定,企业管理层可以加以利用,并使该项固定资产周旋于其他资产,然后确认现值,当然,面临固定资产的成本或期间损益调节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不同的折现率选择来完成。

2. 净利润受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变化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范围有了很大变动,旧准则中要求子公司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新准则中则要求子公司采用成本法对投资进行核算,而本次准则变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趋向国际准则,进而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进行确定。 在新准则中,由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同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的形式进行合并对价,并以合并日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金额,对公允价值和损益不进行确认,将初始投资成本与付出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差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股本溢价明细科目来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在新旧准则的对比中明显地表现为旧准则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新准则的初始投资成本则是取得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金额。 依据市场经济的购买方式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主要遵循的原则, 公允价值必须得到确认, 即初始投资成本与付出对价的公允是等价的,同时也是为投资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将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使公司的净收益受到影响。 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定的初始投资成本都是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3. 净利润受金融工具准则变化的影响新准则中关于 金 融 工 具的 确 认 和计 量 是 以2001 年颁布实施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继续修订完成的,其中对投资的会计处理在原有《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基础上分为《企业会计准则之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之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两个部分,新准则把金融资产分为以下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即将到期的投资;(3)贷款和应收账款;(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包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是(1)、(4)类,都由公允价值计量。 而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是(2)、(3)类。 (1)类中净利润之所以受到影响在于金融资产的公用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4)类中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的其他资本公积的明细科目上的, 净收益中并无计入。

4. 净利润受外币折算准则变化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之外币折算》中针对外币折算的明确规定: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纳入本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类项目,通过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未分配利润”之外的所有者权益项目通过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的汇率折算则通过交易发生日即期近似汇率进行。 旧准则中计算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主要以会计期间有关反映发生额的项目为依据,按照会计期间内合并会计报表的平均汇率或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总公司记账本位币后计算的数额显示。 新准则中针对有关利润表的收入和费用项目所作的明确规定,折算以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为准;也可以根据合理规范的方法明确,以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汇率为准。

5. 净利润受资产减值准则变化的影响旧准则中可收回金额指的是资产的销售赢利与该资产的持续利用和利用结束时的事先处理中导致现金流量的现值形成的最高者。 其中,销售赢利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扣除处置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新准则趋同了国际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方法,将可收回金额作了明确规定,以资产的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最高者为准。 净利润受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关于固定资产新准则中针对已经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有不得转回的规定;而旧准则中,针对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如果有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的迹象,致使账面价值小于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规定对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会使净利润受到影响。(2)关于金融工具持有的即将到期投资、 贷款和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如果缺少了减值因素,以前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并计入当期损益;在活跃市场中无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的情况下,其减值不能转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尽管该金融资产的确认没有结束,以前由于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也应当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分析企业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初衷

 
(一)企业运用会计政策的内部需求1. 从全局看问题从全局角度即站在上市公司的立场, 关于西方国家进行研究分析的盈余管理,可以对其初衷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契约安排初衷。 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结盟曾被企业契约理论认定。 通常各种契约都离不开会计信息, 并且大部分契约是以此为基础的。 正因为这些契约大多依靠会计指标,从而使企业管理者产生了盈余管理的初衷。(2)政治成本初衷。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因受制于相关明显的会计数据,其高低界限都会导致严厉的管制以及媒体的关注,而后政府必然会出台课税等措施来面对政治压力,如烟草行业、重污染以及能源消耗等一系列的企业,由于他们较高的公共敏感性, 其高利润的信息都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愤懑, 因此, 最后企业会采取平滑利润的会计处理方式通过会计政策将盈余延至下一个会计期间。(3)资本市场初衷。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有待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极需优化,因此,我们国家企业还没有明确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契约安排初衷和政治成本初衷,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动机体即企业股票上市、配股、防亏扭亏以及保牌等方面体现出来。2. 具体看问题从微观角度即站在企业中的经营者立场,不难看出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和激励机制还有待完善。 我国的资本融资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股权相对集中, 仅非流通股国家及政府的持有率便达到了70%,第一大股东多为公司的董事长,企业效益不理想,外部投资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内部操控和代理问题严重;况且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和报酬相对称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针对经营者的激励政策通常只看重短期的绩效而很少和长期绩效挂钩,以上种种是导致经营者利用会计政策来谋求个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不正当的盈余管理动机的原因。

(二)企业运用会计政策的外部条件每个会计主体有权选择经济业务的处理方式,因此企业会计人员也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主性。1. 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能性(1)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共享其利益。 企业会计准则有很多可以提供的信息使用者,而他们和企业的利益互不相融, 政府为了使各方利益达到平衡,必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执行成本,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也会适当放宽政策,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2)企业会计实务的繁杂性。 各行业的核算因其存在的差异和特殊性而有不同的要求,会计政策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各行业的不同需求,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必然需要提供一定的弹性空间。 最后,会计计量与报告中具有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2. 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性(1)会计政策主要应用于确认和计量,具体经济业务所实施的是确认、计量的循环过程,同时也是选择应用具体会计准则、方法和程序的过程。 (2)会计是一个非静止的过程,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企业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而财务人员也会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以随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当企业需要内部盈余管理时,其选择范围必然由会计政策自身所决定,而我国目前会计人员又没有较强的职业辩别能力, 会计政策选择意识也较弱,如此一来,企业运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初衷就会出现偏差。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