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阐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和治理对策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9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207242132444374
  • 日期:2012-07-2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阐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和治理对策

会计论文网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普遍性、长期性、时变性的问题,极大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代写会计论文范文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努力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按照会计信息失真是否违规,将其分为合规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两类,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角对这两类失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所起的作用日渐重要,政府相关部门、(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各种利益相关者均需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决策。然而会计信息失真呈出不穷、屡禁不绝,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信心造成损害,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1929~1933年发生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会计信息失真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最近多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因会计数据真实性存疑正在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其中,大连绿诺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被指控虚构收入,于2010年12月2日被摘牌,其2008年和2009年的财务报表也被收回,并转至美国场外交易,即粉单市场(Pink Sheet)s交易;盛世巨龙、智能照明与多元印刷三家上市公司分别在2011年3月22日、28日和4月1日停牌。众多学者纷纷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不断产生原因,试图做出相应应对。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人格结构视角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防范进行了探讨,以期减轻或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负作用。

一、人格结构解释下的会计信息失真原因1923年,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阐述了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本我,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追求满足,遵循唯乐原则,位于人格结构最底层;自我,正视现实世界条件,实现本我趋乐避苦的要求,遵循唯实原则,位于人格结构中枢系统;超我,指导、限制、保护自我并实现本我的满足,遵循至善原则,位于人格结构最高层。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对抗和相互融合,是一个动态结构,而不是静态组合。研究人格结构可以分析人的行为,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原主席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937年出版的《人格:一种心理学解释》一书中关于人格的著名定义所说“:人格是个体内那些决定个人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态结构。”此定义揭示了人格是结构性的存在,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会计信息是提供者依据一定规则对相关事项进行处理后所产生的,其质量与人的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人的行为是深受其人格结构所影响的。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人格结构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会计信息是否失真及其失真程度。
1.违规性失真的本我解释。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人格中最原始部分。它是本能冲动的根源,没有道德观念,也缺乏逻辑推理,是欲望的体现。具体到会计信息提供者,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迅速,加入WTO后的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业务多样化、跨国化,不断变化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执业能力。但在本我状态下的会计信息提供者,奉行快乐原则,工作尚未做到尽职尽责,未能努力、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导致原有知识结构不能适应当前环境发展,造成了无意违规性失真。此类失真基本是会计人员所为。更有甚者,为了满足本我的欲求,无视各种规则的约束,不惜违规。本我心理结构层次下,会计信息提供者出于本人或本单位的利益考虑,违背诚信原则,在相关事项上弄虚作假、造假账、报假表,提前或滞后确认收入,少列或多列成本费用,或达到虚增或虚减利润、偷税漏税的目的,或为谋求建立企业帝国、提高个人声望的企图,或出于薪酬待遇考虑、防止接管风险的心态,从而得到物质、地位、名誉等利益。会计信息提供者在本我的作用下,不重视,甚至无视规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更多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考虑是否提供或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
2.合规性失真的自我解释。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主要由个人经验和社会环境所决定,从本我的基础上分化而来,利用经验保证行动的安全与成功,是人格结构的中枢系统。自我在管制本我的原始冲动的同时,帮助本我使其需要得到满足。针对各种违规性失真,相关机构制定了越来越多的措施来规范、治理、处罚、惩戒。《会计法》、《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会计准则及其解释和指南,单位和部门规章制度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会计信息提供者将为违规付出相应的代价,得不偿失了。会计信息提供者在本我状态下,由于无视规则追求利益,会经受相应惩罚,积累了一定的失败经验教训,并对会计环境开始反省,心理结构从本我向自我过渡。“就像本我单一的指向快乐一样,自我主要考虑的是安全。”会计信息提供者在自我的作用下,出于安全、保护自己的考虑,改用合规手段调控会计信息来满足本我的需要。自我就要在唯实原则下行动,分析在当前会计环境下,哪些会计信息可以调控,哪些便于调控,经过怎样的调控能满足本我欲求,并且合法合规。既然有了会计信息可以调控的主客观条件,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自我,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规则允许的违规意识储存到无意识中去,通过合规的盈余管理等来调控会计信息,帮助本我躲开现实世界的诸多威胁力量,寻找一个达到目的的较佳方式。它既能实现本我的原始欲望,又能避免与社会规则公开冲突,从而在本我的无节制欲望和现实环境的约束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自我算计着既要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追求个人利益的意图,又要正视现有会计环境下的条件约束,在规则的框架内,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主要通过合规手段来选择性地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合规性会计信息失真。

二、人格结构理论对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启示
1.自我对违规性失真改善的启示。本我状态下,快乐和满足是人的本能,会计信息提供者出于本能,没有刻苦学习掌握技能,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有所欠缺,无意中导致了信息失真,或是由于获取利益的目的,有意识产生失真信息。对无意识导致的失真,根据情节、后果轻重,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受到单位处理、罚款、行政处分、刑事处罚等法律、制度、规定等的惩戒后,一方面,平时注意学习新知识,谨慎处理会计业务,努力减少无意识失真,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的会计人员每年一次的后继教育,在这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六大也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本我会根据所受惩罚来衡量学习来代替快乐是否有所值,如果快乐相对于惩罚的代价是较大的,本我会受到遏制,自我得到发展,意识到为了快乐放弃学习会受罚,无意违规性失真将会由于技能和责任心的加强得到有效控制。反之,本我则不为所动,会计论文网在人格中仍然会压制自我占据优势地位,无意违规性失真不易得到纠正,有些甚至可能发展成有意违规性失真。同样,提供者意图通过有意违规性失真来满足本我需求时,预期会受严惩,自我出于自我保护目的,会努力避免违规。
当自我意识到通过违规达到本我的享乐是不值得的,是要付出极大成本的,自我状态就会得到发展,自我就是持续后天学习和对外界环境不断适应的结果。惨痛的违规受罚的现实警示本我在追求物质等欲求时,要避免违背相关规则。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是一重要原因,为应对之,美国规定了公认会计原则并制定《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来规范信息披露和监管;2002年,由于连续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财务欺诈事件对投资市场造成了重大损害,美国国会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又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即SOX法案)。在法律、制度等规则约束下,自我遏制了本我,相应的有意违规性失真得到有效遏制。2000年7月1日,修改后的我国《会计法》将对失真信息提供者的惩罚上升到了刑法层次,第四十五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信息提供者在本我的驱动下,利用法律的漏洞、滞后性,以图获利,规则随后针对性地调整进行打击,自我出于安全,调节本我需求,寻找新的漏洞和不足,如此周而复始,演示了本我和自我的互为作用。
2.超我对合规性失真改善的启示。会计信息提供者由于担忧受到惩罚,追逐利益时不再不计后果,出现违规性失真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但本我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本能仍然存在。在自我的驱动下,转而采用合规性失真手段来满足本我需要。现在被学者广泛研究的盈余管理,就是合规性失真的主要手法。是会计信息提供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运用职业技能来操控会计信息,从而使自己获益的行为。盈余管理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这是由于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等手段,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提供的会计信息受到了操纵,但手法合规。既然失真的会计信息是合规的,就无法实施处罚,规则所起的作用有限。所以现在越发需要重视会计信息提供者的道德和伦理建设,显示了人格结构超我层次的重要性。超我,是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及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规定着道德的标准,依据至善原则指导自我,它是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自我,由两个方面构成:①自我理想,来自父母的奖励,由此确立的道德标准;②良心,来自父母的奖罚,由此划定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除父母外,其他社会因素,如教师、同伴、大众传媒也对超我的形成有影响。家庭、学校、监管机构、社会或会计行业协会等可以加强会计信息提供者自我理想培育,来确定一个较高的道德水准,并帮助其树立一个良心的意识,以一个较高标准来划定道德与不道德之间的界限。那么通过超我,提供者有了不能规避规则这个道德标准,意识到盈余管理等是不道德的,完全应该实事求是地提供不经过调控的会计信息为提供者良心和道德所认可,可以有效遏制自我状态下的利用规则提供合规性信息失真,来满足需要的行为。超我下的会计信息提供者,有了更多的道德规范,为了会计信息真实这个目标,放弃钻规则空子,从而得到良心上的满足。应该在全社会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提供合规性失真也是可耻的,不符道德,有违良心,让人耻于从事,无法在业界立足。#p#分页标题#e#
超我以良心和道德理想约束自我,影响本我,压抑本能的冲动。不断加强超我建设,巩固和提高道德和良心的标准,在提供者的人格结构中处于有利地位,相对于自我、本我更具优势。保持道德、良心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期性,而不能搞伦理投机(所谓伦理投机是指投机者并不反对做某些好事和有限地承担某些责任,但随时准备在处境不佳时,舍弃伦理,改变立场)。因为本我是不甘心受到超我压制的,它随时寻求机会摆脱超我的约束,反约束力量常超出超我的控制能力,二者处于一种对抗状态。
3.本我、自我、超我协调发展对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启示。人类社会生活及其秩序的建立必须借助一定规则,从人类早期开始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规则:一种是通过对不服从的惩罚威胁来维护,如现代法律体系、国家管理系统、契约关系等;一种是依赖于对规则的尊重、负罪感或自省来维护,如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等。会计信息秩序的建立也是如此,可通过建立上述两种规则来实现本我、自我、超我协调发展,一方面不断完善规则等硬环境,对违规性失真及时予以惩罚来维护会计信息秩序;另一方面重视会计信息提供者的道德良心的软环境,建立一个高标准来避免合规性失真来维护秩序。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调节本我要求与现实社会要求之间的不平衡。它一方面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试图在会计信息上弄虚作假;另一方面也正视财务制度、会计法规、相关规定的要求,有意或无意违规被发现的可能性和付出的代价较大时,转向认真、仔细、技术性地处理会计信息,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本我与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曾用马与马车夫来比喻,前者是驱动力,后者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后果可能是到不了目的地,或是灾难性地马倒人伤。这告诫会计信息提供者:必须将提供者的需求控制在规则允许的框架内,如果罔视规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将付出代价。正因如此,通过不断地规则建设,会计信息提供者本我状态受到了自我的约束,产生有意或无意违规性失真的行为日渐减少。自我不停地周旋于本我、现实环境和超我三者之间,平衡和协调它们的关系,它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代表理性和机智,也就是会计信息提供者能够趋利避害,衡量提供虚假信息的获益如不足以抵偿惩罚时,会不为之。自我充当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控制器和调节器,将很大的心理能量用于控制本我,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自我心理时刻提醒着本我要求是否应该满足,达到一个什么度才是合适的。超我以自我理想、良心和社会准则为尺度,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保护自我来克服过盛的本我冲动,限制本我欲望的体现,是社会文化传统的卫道士和道德规范的仲裁者。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超我如能具备较高道德标准和良心要求,为了自利而利用业务知识、职业判断来对会计信息有偏好的提供的行为会有所收敛。超我不但能够协助自我抑制本能的冲动,且能避免自我无法克服的合规性失真,以更高标准来要求会计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

三、结束语
自我使的会计信息提供者按照规则行事,减少违规性失真;超我使得提供者按照道德行事,减少合规性失真。会计核算规范与会计道德规范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既要从完善规则,加强惩戒等影响自我的制度建设方面入手,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使提供者心怀对规则的敬畏,不敢为之,也要注意超我的道德、良心方面的构建,不愿为之。二者都规范着提供者的行为,并能有效引导提供者的本我状态,实现本我、自我、超我的协调共存,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