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探讨商业银行会计存在的风险和解决途径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207202135374352
  • 日期:2012-07-2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探讨商业银行会计存在的风险和解决途径

本文由会计毕业论文代写中心整理资料提供,文章主要是对商业银行会计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1988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暂行规定》,会计毕业论文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正式实行;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998年财政部发布《关于修改金融机构应收利息核算年限及呆账准备金提取办法的通知》;1999年,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按1.5%的比例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2001年,财政部发布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资产的实际质量自主决定准备金的提取数量;2002年,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按照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提取专项准备,用“贷款损失准备”替代了“贷款呆账准备”,对金融企业的风险资产分类、风险准备计提、贷款损失核销中的会计核算作出重大调整;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贷款损失计提指引》;2005年财政部下发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和《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贷款损失准备的含义更加宽泛;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39项新会计准则,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商业银行贷款而言,当贷款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贷款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核算从会计计量的角度,银行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以准确反映贷款资产价值。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核算,通常需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涉及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冲减和贷款损失的核销等内容。
(一)贷款呆账准备的账务处理按照贷款呆账准备计提的规定,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呆账准备时,不区分具体项目,当年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列入当期损益,作“营业费用”或“其它营业支出”处理。计提时:借记“营业费用”,贷记“贷款呆账准备”;冲减时:借记“贷款呆账准备”,贷记“营业费用”;核销时:借记“贷款呆账准备”,贷记“××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确认核销后又收回时:借记“××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贷记“贷款呆账准备”;借记“单位活期存款”,贷记“××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在贷款呆账准备提取与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提取比例过低;提取范围过窄;提取形式过于单一;核销呆账过少,导致呆账大量累积;银行对呆账准备金缺乏自主使用权,有提难用。
(二)贷款损失准备的账务处理贷款损失准备既包括从损益中提取的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也包括从净利润中捉取的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中核算,一般准备则在“利润分配”科目中核算。一般准备提取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代写会计硕士论文贷记“一般风险准备”,专项准备提取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贷款损失准备”;冲减时:借记“贷款损失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核销时:借记“贷款损失准备”,贷记“××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确认核销后又收回时:借记“××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贷记“贷款损失准备”,借记“单位活期存款”,贷记“××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商业银行原有“营业费用”核算科目分为“业务与管理费”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等在专门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下核算,便于银行对贷款本金、应收利息等的分析、控制和管理。

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存在的问题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实施后,由于银监会并未随之出台新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政策,部分商业银行仍执行《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等旧的监管政策。从目前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来看,计提范围扩大,计提比例和标准与国际接轨,报表披露更为全面具体。但无论是旧的监管政策如还是新会计准则,在具体实施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旧监管政策的实施。从计提规定上看,目前财政部、税务总局、银监会以及有关全国性金融机构总行都有关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制度规定,且各有关政策法规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导致计提口径不一致;计提范围不同;账户设置不同;贷款损失准备分类差异很大。
从操作程序上看,商业银行由“一逾两呆”为基础计提呆账准备金静态考察贷款质量到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动态追踪贷款质量,保证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充足性。“一逾两呆”计提方法直观性强,主观成分低,易于操作,而目前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的分工是分行风险部对资产进行五级分类,结果报总行风险部,总行认定后送总行计财部、分行计财部,分行计财部门计提,表内计提都是系统设定自动进行,五级分类结果决定着损失准备的计提。目前五级分类计提损失准备存在基础不牢、准确性不高等问题,表现为对五级分类方法的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定性的人为因素太强,分类标准不统一,评估结果受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削弱了各企业贷款质量的可比性。此外,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损失核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没有自由裁量权,计提不足现象严重,未核销贷款损失的累积量相当大。二是新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会计准则第22号在资产分类、计提方法等方面的根本性改变,使其与旧的监管政策在某些具体条款上存在着较大矛盾和冲突。从计提理念上看,新准则不要求银行对未来预期损失提取减值准备。从计提技术上看,新准则要求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两种计提方法的较大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的计提结果,给商业银行的实务操作带来了困难。从计提保障上看,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数据信 息系统估价的基础信息以及银行工作人员素质都不能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有许多指标值的确定还是必须依靠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如抵质押物的折扣比率、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回收等重要指标。从具体操作上看,未来现金流折现率难以科学确定,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将贷款合同利率作为折现率,虽然方便了实务操作,但并不能全面覆盖贷款风险,对于中长期贷款而言,外部经济环境、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都极有可能影响到中长期贷款的偿还,商业银行若单纯以贷款合同利率作为折现率会影响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运用效果。
(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问题的相关建议一是协调各规章制度,统一范围与比例。应尽快促进涉及贷款损失准备的各项规章制度之间的协调,统一计提范围和比例,明确划分贷款损失准备的不同类别;做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准备工作,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定期对贷款损失准备的充足性进行评估,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使之与贷款的内在损失评估结果相适应;鼓励银行采取更为灵活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及时、足额和合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二是全面了解,及时评估。监管当局要了解商业银行在实施新会计准则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全面评估新会计准则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所造成的影响,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做法及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适应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监管政策和会计制度的协调兼容性,尽快出台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会计论文范文财政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应尽快合作制定针对会计准则设计的标准化财务报表体系和针对资本充足指标设计的报表体系,统一报表的格式、内容;商业要加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完善数据信息系统,对现有的部门设置、职能划分、流程优化等作出重新安排,以确保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