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成本会计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本文由代写会计毕业论文中心整理资料提供,并主要就《成本会计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同时也对其特点作了一些研究。
一、《成本会计学》课程的特点
(一)《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核算量大成本会计学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课程内容涵盖成本预测、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因此,成本会计学不同于其他会计课程,成本费用的归集计算、分配方法较多,核算工作量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二)《成本会计学》课程的系统性强成本会计学课程与财务会计学课程联系紧密,在讲授过程中经常还涉及到财务会计学中凭证编制和账务的处理。同时成本会计学课程首先从费用要素的归集分配、到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的归集分配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最后是系统通过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等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因此,成本会计需要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其系统性很强。
(三)《成本会计学》课程实践性强成本会计学课程理论知识需要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成本会计涉及方法多,而且企业生产类型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参观考察企业实际情况,便于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程序以及成本计算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知道什么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什么费用,需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采用什么计算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成本会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成本会计学》课程实验性强前面已经谈到成本会计学课程核算工作量大,因为成本费用的分配要用到许多方法,而且各种费用分配方法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就需要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与试验课程相结合,通过试验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计算分配方法以及之间的联系,巩固学习成果。
二、现行《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试验教学环节薄弱当前有的学校基于课时等因素的影响,实践、试验课时严重不足,实践教学几乎没有,学生没有机会接触企业,缺乏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了解和认识,缺乏对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感性认识,制约学生对成本费用计算分配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实验课程课时不够,不能强化对成本费用计算分配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学生对成本费用计算分配方法的试验是不完整、不系统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单一根据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教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七个方面。但是,目前很多学校成本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成本核算、报表编制以及成本分析几个方面,教学内容单一、体系不完整。特别是本科教学,如果仅限于以上内容,那么与大专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没有本质区别,这必将使教学质量和水平大打折扣,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受到影响和制约。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低,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现在成本会计学的教学方法虽然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板书教学转为多媒体教学,但是从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多媒体教学也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教师制作的课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课件计算过程展示不充分,虽然能把计算过程表现出来,但不能将过程与各种表格中的数据很好统一起来,给学生学习带来不便,甚至听不懂,又无法作好笔记;有的课件各种表格中的数据显示不清晰,哪个是本期计算填写的,哪个是期初留存的,数据来源依据不清,易使学生混淆。另外在课件制作中PPT格式应用不灵活,很多费用分配表无法展现,而采用Word格式连接又不太方便,影响和制约高水平成本会计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效率,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成本会计学》与《管理会计》的内容重复交叉目前成本会计已不再是单单为财务会计而进行的产品成本核算,它还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会计毕业论文范文考核以及目标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前沿专题等。虽然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管理,而成本会计侧重于内部控制,但管理会计要进行内部管理离不开内部控制,由此造成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界限的模糊,反映到教材上则是内容的重复交叉,例如标准成本法、成本决策、责任成本等。
三、《成本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措施余途径
(一)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事先制作好的计算分配公式、费用分配表和成本计算单等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展现出来,比过去板书教学节约大量时间,可以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练习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和使用效果,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使各种表格数据在课件中表现出来源、用途以及数据间的联系,让学生看得明白,学得轻松,真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原有《成本会计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过去成本会计学教学内容主要讲授成本核算、报表编制及成本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竞争的加剧,学生只掌握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不光要有战略的眼光和方法,也必须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因此,除了讲解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作业成本等内容外,还应增加战略成本、环境成本、质量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成本管理前沿的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战略意识,提高学生理论水平。
(三)整合《成本会计学》与《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虽然从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发展来看二者密不可分,其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二者还是存在不同。成本会计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其主要任务是核算、分析成本费用,加强成本预测、决策和控制,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主要从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入手,主要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上,以定量分析为手段,对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价值控制,考核评价各方面的经营业绩,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献计献策。
(四)改革传统单一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务模拟、现场教学法和成本会计软件等多种方法,使学生较快较好的掌握和理解成本计算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通过对实际发生的成本核算业务案例的操作与分析,大大拉近了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的距离。成本会计的实务模拟,让学生感觉如同亲临企业进行成本模拟,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操作技能的理解及掌握。现场教学法是学生尽早融入社会和企业的必经之路。
(五)建立会计学专业实验基地和实习基地,完善实践、实验教学体系成本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应用能力。现有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公式化教学方式,学完之后学生感觉很麻烦,既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不能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出开拓创新的新型人才。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完善的会计专业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到企业看一看,到车间去参观,使他们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知道产品是经过哪些环节生产出来的。让他们到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去学习,从而了解成本计算的方法及应用情况,明白不同企业采用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原因。
(六)期末成绩考核多元化成本会计技能、技巧的形成是以学习成本会计知识为基础的。技能、技巧的掌握,除课堂上讲解例题外,主要是由学生做课程实验和课外作业来巩固和掌握。因此,成本会计学期末成绩考核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构成,平时作业成绩和考勤占期末总成绩的10%,课程实验成绩占期末总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代写会计毕业论文这样使期末综合测评成绩更加合理、科学,避免由于学生期末考试没发挥好而导致成绩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