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简析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观在商业银行会计课程的课程改革上的应用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207011830274231
  • 日期:2012-07-0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简析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观在商业银行会计课程的课程改革上的应用

代写会计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会计是一门实操性强的应用型课程,不管是会计专业还是金融保险专业都可开设该门课程,会计论文发表网它还是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能力本位课程发展模式仍是当今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主流,为此,把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观应用在商业银行会计课程的课程改革上,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法五个方面提出该课程的改革思路。

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我们应该培养面向基层一线的实用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必须以“能力”为主线,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关键。商业银行会计是金融保险专业的主体专业课程,也是高等职业学校金融与证券、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基于能力本位的商业银行会计课程改革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理念能力本位教育思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股世界范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思潮,它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把能力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它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为导向,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供行业对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实际能力。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商业银行会计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改革的内容通常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传统的商业银行会计课程目标通常被描述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商业银行会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结构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处理方法,了解银行会计工作内容以及核算、监督、检查、分析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计论文范文这种对课程目标的表述具有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它从理论教学的角度出发,缺乏能力本位所要求的目标具有职业性导向性;二是传统课程目标的过于笼统,缺乏能力目标的明了和直观。对课程目标的改革应结合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分析,重新定位商业银行会计课程的功能。具体来说,即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把该课程分为若干个工作项目,项目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提出相应的结果性能力要求。
(二)课程结构商业银行会计作为会计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其课程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商业银行会计的基础知识,对商业银行会计系统做了总体描述,具体包括银行会计的对象和作用、基本核算方法等;二是讲述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是如何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生成出来的,在内容上涉及存款业务的核算、贷款业务的核算、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联行电子汇划清算、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损益及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三是讲述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加工利用系统,主要涉及会计报表的分析利用等。以能力为本位的商业银行会计课程结构改革,应把上述传统课程体系内容进行重组,把课程结构体系划分为新三大部分,一是业务处理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会计基础理论和业务核算理论;二是前台业务实训,银行柜面业务包括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前台业务即存贷款核算、票据支付核算、联行往来、内部资金往来、同业往来和与中央银行往来等业务,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业务进行接票和票单录入,完成记账的程序;三是后台业务实训,它主要包括日终轧帐、查账、冲正和日终四个方面,在现代银行临柜业务中,基层网点柜面人员只办理接票及票单录入(录入时电脑系统自动记账),而复核、清算、稽核、对账等复杂业务都交给后台。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会计课程结构的研究,多提出把它分为理论知识部分和实操(实训)部分,而笔者提出把后台业务单列出来,是因为后台业务事实上是对第一和第二部分内容的提升,也是对理论知识和前台业务操作水平的检验。通过对后台业务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温故而知新,对商业银行会计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从宏观上领会商业银行会计业务的要旨。
(三)课程内容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建构与优化,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根本问题。该问题的提出就是要解决商业银行会计“教什么”,从我国现阶段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来看,实操实训都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或者说是首要的位置上,仿佛这样才能彰显工学结合和能力本位。商业银行会计确实是一门实操性很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的课程,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过分强调实务操作,对于实务中为什么要如此操作却涉及甚少,实操容易变成机械式操作,这样会使教学内容陷入另一个误区。这种注重专业,强调实务的课程内容结构完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限制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不符合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观。笔者认为商业银行会计的课程内容改革宜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要割裂银行会计理论与银行会计实操,学生学习的顺序可以安排为:基础理论→理论指导下的实操。
第二,手工记账与商业银行会计电算化相融合。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具备某个职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可以说是能力本位高职教学的核心。因此,商业银行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必须和实际工作紧密相连。银行会计电算化是银行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一项重大变革。它给银行会计理论与实务带来重大影响,是银行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实现银行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也不仅仅是银行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重大变革,其更为深刻的含义是,将会给传统的银行会计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引起银行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进而推动银行会计工作现代化的进程。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银行会计电算化对传统银行会计的冲击和影响。目前的商业银行会计软件大多采用的是“仿真式”,即仿手工式,手工条件下的银行会计理论必须与计算机信息为主的现代化技术条件相匹配,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认真处理好手工记账理论与银行电算化的关系。
(四)课程的实施从能力本位出发的项目教学法是利用一个典型的工作过程为背景,针对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项目内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沟通与合作,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是提高这门课程实效性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因此,商业银行会计课程的课程结构应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计若干项目,项目下包括相应的模块。项目设计以其工作任务为载体,模块设计以其业务操作为依据,将岗位能力分解融入各个项目、模块之中。具体来说,可以包括:银行会计从业准备、核算个人金融业务、核算对公金融业务、核算支付结算业务、核算资金往来及清算业务、核算外汇业务、所有者权益核算及年度决算与财务报告共八个项目。每个工作项目下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模块,所有模块均以真实的商业银行会计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整合和设计。
(五)评价方法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改革,其教学评价就应该以能力本位的标准来进行。能力本位的评价标准一改过去的学科本位考试,强调对能力的考核。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商业银行会计课程仍采用传统的学科本位评价方式,即期末用试卷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代写会计毕业论文这种“一考定分数”的制度忽视了对技能的测试,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致使“高分低能”的学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尝试根据实际工作技能水平评价学生的工作能力,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最终结果。但是,由于这种评价受到场地、操作方法、评价标准和时耗等条件的限制,效果仍未如预期。在今后的商业银行会计高职课程的评价方式改革中,应继续推进以“能力”为核心课程评价,做到银行会计工作场景即学习场地,也即考试场地;银行会计工作过程及学习过程,也即考试过程。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