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探索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206212313204169
  • 日期:2012-06-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探索

会计论文范文由会计毕业论文发表中心整理提供在各高职院校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会计论文范文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道路的背景下,依据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外部保障、内部共同需求以及合作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实现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共赢。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学资源、两种环境条件,实现人才培养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形式,是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创新。高职会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结合企业财会工作的实际来学习会计理论,并重点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性能,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的要求。
2、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是整个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的核心。近年来,由于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有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据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连续两年发布的《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攀升,特别是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已经不低于甚至有超过非“211”本科院校的势头。《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撰稿人王伯庆也曾在报告中指出“:会计硕士毕业论文高职高专院校之所以能在就业市场取得不断攀升的成绩,主要是因为这些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往往结合就业的产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职业定位明确。特别是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大大地提升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经验值得许多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性本科院校学习。”在保证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的前提下,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寻求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每一位高职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正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

二、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笔者在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深入分析。
1、国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研究现状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异,工学结合方式也不尽相同。
(1)德国的“双元制”。“双元制”是指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以学徒身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应的知识培训,一方面在非全日制的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中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其内涵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目的是培养既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
(2)英国的“工学交替”与学徒制。英国的证书模式与“工学交替”的“三明治”课程。英国制定国家资格职业证书制度,建立起证书等值、互换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通道,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证书的等级(大学学位)联系起来。
(3)美国合作教育。合作教育贯穿于社区学院办学的全过程。工学交替是主要形式之一,实施主体是社区学院。美国于1962年成立了合作教育委员会,1963年在委员会的推动下成立了合作教育协会,1965年在《1965年高等教育法》中被确定下来,并推动了世界合作教育事业的发展。
(4)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定义“合作教育是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监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的成立,标志着这一教育模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2、国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研究现状(1)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校企合作结合能力相对有限。(2)部分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学生生源,而忽略了师资队伍建设,导致定位不够明确,办学观念转变不够。(3)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地方特色,造成高职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4)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与“学”两方面缺乏合理对接

三、高职学院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方面路径探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发展道路”的方针,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
1、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根据高职教育特色,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我国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的变化,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熟悉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电算会计、财务会计及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报表分析与审核、会计软件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能力,主要在现代装备制造业、其他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统计及财务管理与审计等工作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2、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会计教育应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二个培养层次,即因村施教,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与助理会计师证书的会计人才,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达100%,助理会计师证书60%。三个结合环节,即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单项基本技能训练与会计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三个核心技能,即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与分析能力,税务与审计能力。
3、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教学组织与实施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制定教学计划前,深人人才市场调研,全面掌握市场需求及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从职业分析人手,列出会计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各项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根据各项能力及所需的知识要素确定课程平台和教学模块,实施“三平台”的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包括出纳实务、财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流程操作、会计电算化、会计顶岗实训等。职业领域拓展模块包括企业管理应用、公共关系、市场营销、跨级准则解析、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规划、财政与金融、高级财务会计、行业会计比较等等专业限选课。突出显示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四、结论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战略性转变。作为应用性操作性特点明显的高职会计专业做好工作结合这篇文章,实质性地与企业开展针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代写会计毕业论文,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这是高职学院会计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