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体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逐渐迈进IT时代。会计假设作为对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和假定,在当前面临着挑战与革新的压力。会计假设形成的历史线索入手,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IT环境下探讨了工业经济时代所提出的会计主体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会计假设 IT环境 会计主体
一、会计主体假设形成的历史线索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以软件、硬件、网络、通信、多媒体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T己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IT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现行会计体系将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而会计假设作为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基础,实质上是对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和假定。既然,会计依存的环境己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那么,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会计假设也必然受到冲击与影响。1922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w•A•paton)首次提出了会计假设概念。会计学界和会计职业届才开始普遍意识到会计假设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们对会计假设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和明晰,最终形成了为会计界基本认同的四个会计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及货币计量假设。
二、IT环境对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与影响所谓的IT环境简单的说,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国际互联网为纽带,知识创新和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呈乘方速度繁衍,信息的产生披露和应用呈立体平台交互交流模式,是经济、技术、信息、资源、交易、决策等适时完成的全球一体化经济环境。随着网络化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了新的实现场所,出现了“虚拟企业”(又称网络公司)这一新的组织形式。现行会计系统将面临一个全新变化了的客观经济环境。这种变化带给现行会计系统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实质性的,彻底改变了现行会计基本假设建立的客观经济环境基础。既然会计依存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那么,基于工业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与“实体企业”经济环境基本适应的会计假设也必然到强烈的冲击与影响。会计主体亦称为会计实体,它确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和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但是,随着IT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来的虚拟企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组织,其“主体”是受命于空间随时间而变化的松散联盟。因此,IT环境下会计主体假设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一)IT环境下会计主体变得模糊不清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便捷和紧密,为众多企业联合形成一个联合体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易活动,从而完成单个企业不能完成的市场功能提供了可能。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虚拟公司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的空间概念,使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会计主体对应于两个空间,一个是“实”的物理空间,即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另一个则是对应于网络中的“虚”的媒体空间,各种“网上实体”便处于“媒体空间”中。虚拟公司往往没有有形的办公场所、固定资产等,仅仅作为一个抽象的联合体而存在,其主要资产是知识产权及载体人力资源,从而导致虚拟公司外延界定困难,导致会计主体假设的模糊。更为重要的是媒体中的虚拟公司使企业的空间范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灵活地进行联合或分组,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也使得会计主体认定产生困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因此,这一传统假设已不再能为网络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立场提供基本的支持。另外,在互联网社会中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使企业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进入媒体世界,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在IT环境下,网络经济的全球性、虚拟性与速度性使得会计主体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和难以把握。特别是在按不同交易事项自由组合经营主体的情况下,一个主体在完成某项经济活动之后,很可能在下一交易事项中按照其资金、技术和知识的要求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主体进行经济活动。这就使得会计主体的认定产生困难。因此,会计到底为谁服务很难判断,同时,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无数个非实体间的交易也给会计实务提出了难题。于是,根据虚拟企业界限的模糊性,会计主体假设可定义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以适应其形式的不断变化。
(二)以传统会计主体反映的报表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的局限性表现为其收益观念的狭隘性和其资产观念的有形性。这与网络经济格格不入。网络经济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并且强调无形资产的投入是产出的主要来源。以往会计核算对象和服务对象均是实实在在的“实”空间,随着社会进步,现代会计也将无形资产等“虚”空间纳入核算范畴。现行会计侧重“土地、资本、厂房、设备”等有形物质资产,IT环境下会计注重“知识、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因为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本等突破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范畴,延伸到企业主体外。现行会计没有(即使有,也很不全面)把这些无形资产纳入视野,没有做出完美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安排,从而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最终影响投资者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和分析。诸如思科和微软这样拥有5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其账面价值仅有市值的10%左右。现代会计主体基本假设与网络化经济环境犹如“身穿西装,足穿草鞋”,极不协调。将有围墙的会计主体理论运用于无边界的现代企业,似乎有些不再合适了。因此,需要重新定义IT环境中“会计主体”的内涵,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IT环境下会计主体假设的重新构建与创新
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强调单个绝对实体的信息使用观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观,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也就是说,会计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的物理空间,还对应于网络中的“虚”的媒体空间。从本质上说,会计主体的界定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有可控的资金或资源;第二是要有独立的经营目标。因此,只要是为了共同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究竟有多少个部门或多少个独立的企业所组成,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这一定义是将经济利益的高度统一性作为衡量和判断会计主体的标准,其中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作为不与外界发生联盟关系而独立运作的企业,即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或依照一定的协议而相互协作的企业,由于其内部各部门都明显地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都可直接视作会计主体。其二,对于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企业联盟体,如网络公司等,其企业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职能分工,如同单个不联盟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一样,为着相同的利益目标而协调、高效地运作,因而,也可将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总之,IT环境下,网络化、信息化已经以不可挡之势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对于会计这门学科来说,逃避变革与创新就等于选择死亡;固步自封,只会束缚其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宏观经济环境与企业管理背景的微观环境基础上,只有去捕捉会计学科内最有价值的新动向才能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铮,韦华宁.试论信息时代会计假设受到的冲击与影响[J),财经研究,2000(3)
2.陈海清.试论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上海会计,2000(3)
3.AICPA.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