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浅谈实证会计研究的科学性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8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203251208543384
  • 日期:2012-03-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浅谈实证会计研究的科学性

【摘要】本文从实证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逻辑等方面对实证研究法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说明实证会计研究的科学性,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会计实证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关键词】会计学 实证方法 证伪主义

一、实证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实证会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实证法,即所谓的“假说演绎法”。其逻辑是:假定→理论分析或逻辑分析→假设→验证。在这里,假定指的是理论假说或理论命题,包括变量定义和变量之间的逻辑联系;假设则是从分析中派生的预测,即理论的逻辑推断,它是可以进行经验性检验的各种经验命题;验证则是搜集经验证据并与假设相对照。如果经验证据与假设一致,则理论假说或理论命题被证实;如果不一致,则理论假说或理论命题被证伪。
当今西方会计权威文献,流行的是实证研究法。传统的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理论只能来自经验的归纳,而演绎只是同义的反复。通常把这样一种推断称作“归纳的”推理,即从单称陈述,例如对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述,过渡到全称陈述。在归纳主义者看来,一方面,科学理论是从观察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或者至少已经得到了相当数量的经验材料的证实,亦即科学创造的源头应是客观的经验事实及其归纳。
另一方面,我们判断理论的真伪,只能看它是否同实际经验相符,此外并无其他的客观标准。证伪主义的创立者卡尔•波普认为,从逻辑的观点来看,我们从单称陈述中推论出的全称陈述是不能得到证明的,因为用这种方法得出的任何结论都可能是假的。波普认为,在归纳推理思想中,经验事实的客观性是根本不可能保证的,因为任何经验事实实际上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其客观性总是有限的。波普指出,事实上归纳推理既不能得出必然知识,也不能得出或然知识。其理由是,过去的多次重复既不能证明未来的必然重复,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能重复。从数学的观点看,无论过去重复多少次,它总是一个有限数,而未来是无限的,一个有限数与一个无限数之比的概率只能是零。
在上述反归纳原理的基础上,波普反对归纳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他认为科学知识或理论是不能用经验来“证实”的,亦即这里的所谓“证实”不具有绝对的意义,而只具有有限的意义。他又认为,只能用经验来“证伪”理论,而这里的“证伪”具有绝对的意义。因此,波普提出了“经验证伪原则”。波普认为,其证伪原则是以“逻辑不对称”原则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用数量极大的个别不能证实一般,而数量极少的个别能证伪一般。波普是想用这种“逻辑不对称性”来表明证实与证伪在科学研究中不对称的重要性。其结论是:一个“证实”只能证实一个经验事实,而一个“证伪”却能证伪整个理论。证伪主义的思想还表明,具体科学研究中的正确方法是演绎方法。与归纳法相反,演绎法的基本思想,以猜想(或已知)的一般命题(知识)为前提推断出个别性的结论,是一种从一般(假说)到个别或特殊性的思想或研究的方法。演绎方法的基本特点是,由于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其前提的范围,前提和结论之间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属于必真推理的范畴(即假说为真,则结论亦真)。在实际思考和研究中,演绎方法的过程可简单描述为:提出假说(猜想),然后进行逻辑推理,导出具体需要或关心的结论,最后进行实际检验,或(暂时的)证实或证伪;若被证实则暂时接受结论,若证伪再进行新一轮的演绎过程。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逻辑了解证伪主义的有关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会计学及其实证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经济现象的异常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影响了会计学作为实证科学的性质,影响了会计学研究对象及其分析的客观性,因而要使会计学成为一门科学,自然的思路就是要引入逻辑严密、推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而实证会计研究正好具备了这一基本特性。假设T是一个被检验的会计理论命题,而P是由T导出的一个会计理论推断或预测,我们可以用符号“T→P”表示P可以从T导出的关系,读作“如果P是真的,那么T也是真的”。假定P是假的,我们可以写作P,读作“P是假的”。已知可演绎关系T→P和假定P,我们能推出T,读作“T是假的”,即我们认为T被证伪。已知可演绎关系T→P和假定P,我们能推出T,即我们认为T被证实。如果我们用一个点放在代表两个陈述的符号之间来表示两个陈述的舍取,我们可以把证伪推理写作:[(T→P)•P]→T,读作“如果P是真的,那么T也是真的;P是假的,因此T是假的”。证实推理可以写作:[(T→P)•P]→T,读作“如果P是真的,那么T也是真的;P是真的,因此T是真的”。上述逻辑结构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
1.提出理论假说及有关假设条件。
简单地说,建立任何科学理论,就是要从庞大而复杂的现实事实中,创造性地抓住少数关键而易于控制的要点(变量),进而当这些要点被某种巧妙方法结合起来构成模型后,就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现实本身的替代结构。具体地说,一种理论建立的初始阶段,提出理论的假说思想及有关假设条件,正是会计实证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复杂、最困难的一步。可以认识到,会计理论假设条件的合理提出并没有固定模式可循。根据自己的初步认识,认为可从某些关键词上去把握,例如已有会计理论的假设条件、所研究会计问题的实质、关键变量概念及实质、数学模型及影响、问题的短期性或长期性、结论的可检验性等。总之,合理会计理论假说及假设条件的提出,完全取决于会计研究者的综合素质及其创造性。
2.建立会计理论模型并得出结论。在理论假说和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构造会计理论模型就是寻找与其理论假说一致的数学模型,即在把握各个变量相互作用的机制、方向和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做出其数学表述及数学推理,由此得出理论假说具体的和可检验的数量结论。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会计理论模型的建立既是会计理论科学性的要求,也是会计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基础。
3.会计理论假说及模型的经验检验。会计理论假说及模型的构建并非实证研究的终结,对其主要结论的检验是实证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现阶段而言,计量经济学及统计分析等是会计实证研究最主要的检验手段。经验检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已有的经验事实数据检验理论假说的真实性,进一步增强其说服力。
4.检验理论假说,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一般来说,通过理论检验既可能暂时确认理论,也可能找出理论假说的不足,不断推动实证研究向纵深发展。另外,解释检验结果也是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解释检验结果并没有明确标准,往往与理论假说本身及价值观相联系。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检验理论假说往往不是实证研究的终点,而是实证研究的重新开始,是会计学能够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会计实证论文的规范写作掌握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逻辑是我们开展实证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但要真正做好实证会计研究,只此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会计实证论文的基本结构。因为有了一个好的论文结构就能够保证实证研究的规范性。会计实证论文的结构大体分为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理论模型、经验实证、研究结论五大块。虽然这种标准结构有点像我国古代“八股文”的形式,但事实上它是一种创新的文化范式。选题背景与意义,即问题的提出,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写这样的题目,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何在?我们知道,科学研究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回答“如何”(how)和“为什么”(why),或者说“实然”的问题;研究的是“是非命题”,而不回答“应然”(ought to)的问题,不去研究价值命题。事实命题非真即伪(yes or no),有客观的衡量标准,而涉及价值的问题很难找到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文献综述部分要澄清所要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就是说要就该论题划出“一棵大树”,明确这棵大树的每个树根、每个树干和树枝是如何被前人描绘出来的,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走的是哪条路径,得出了什么结论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将要在这颗树上划出哪条树枝。可见,不认真读书者很难撰写文献综述,对文献不熟悉者也很难写好文献综述,更谈不上创新。文献综述的写作应遵循“5W”原则,即什么人(Who)、什么时候(When)、在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提出了什么学术观点(What)。文献综述的写作应采取实引方式,对所引述的观点要严格采用被引述作者的原文,不可断章取义。真正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应该让读者能够查阅并迅速找到文献的源头。现今流行于我国会计学界的许多所谓的文献综述是不规范的,比如“米勒和莫迪蒂安尼(1958)提出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无关性定理”,这种转述性的文献综述毫无价值可言,因为读者很难把握作者所依据的文献。理论模型部分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所做的理论创新部分。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亦应是论文的精华所在。#p#分页标题#e#
文献综述固然重要,但它是“前人的”和“他人的”,不是“自己的”。评价论文质量要看文献综述即对前人成果的继承,更要看我们自己的创新以及创新的高度。经验实证是应用材料对理论模型的论证和支撑,即通过古今中外的实证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这部分要求材料丰富、数据准确。只有那些具有足够材料支持的理论模型,才是“靠得住”的理论模型。因为会计学科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或一个物体的研究中概括出普遍的定律,而会计学家则不能通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研究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这意味着会计学科需要选取更多的样本。研究结论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论文完成得好,结论部分的写作是顺理成章的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主要参考文献
1.余国杰.析实证经济研究的逻辑.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3
2.布鲁诺•雅罗森.科学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殷正坤,邱仁宗.科学哲学引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