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会计教育改革的步骤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作为会计基础工作的会计教育也因此而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传统会计教育的不足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新形势下会计教育改革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会计教育 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
当前,国内会计教育界不断着手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我国的会计教育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而随着经济的日益迅速发展,传统的会计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国的会计教育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教育目标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明确的会计教育目标。各高等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特色,任意确定会计教育目标,导致各高校的教育目标很不一致。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已使传统意义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化为“大众教育”,这种形式的转变首先要求高校会计教育目标的调整。因此,树立明确、符合实际需要的会计教育目标是当务之急,否则,整个会计教育系统就会茫然无措,甚至南辕北辙。
(二)会计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由于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清,各高等学校在设置会计课程时没有以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依据,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调,专业课越来越多,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越来越少;2.忽视培养学生理论功底的课程;3.相关专业课的设置存在明显的遗漏;4.各课程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课程开设的时间顺序不当;5.能够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实验课时不足;6.专业课之间的内容重复。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会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会计教学内容问题1.会计教学内容偏重法规制度解释,专业性较强,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相关的内容不足。2.教学内容不能和最新的会计信息结合。3.侧重于教授国内会计制度,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4.会计教学内容中缺少职业道德教育。这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从而大大影响了会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
(四)会计教学方法手段问题在我国会计教育依然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知识,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务知识,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实验教学的“三重三轻”现象,过多地强调讲授和作业的重要性,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五)会计教学工具的问题会计教育的教学工具主要是教材和教案。目前,我国公开出版的各类会计教材不胜其数,虽不乏精品,但大多数教材结构、内容雷同,缺少自己的特色,教材编写重复混乱,各成体系,资料陈旧。另外,教案的质量也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而我们却缺乏合适的会计教案。
(六)会计实践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因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远行机制;其次,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也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再次,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挤掉了实践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即使有实践环节效果也不理想。
二、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会计教育目标的设定设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会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各院校在制定会计教育目标时,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别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特点,培养出具有特色、专长的会计人才。与“精英教育”旨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不同,“大众教育”应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实用性、可塑性强、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知识型劳动者”。从长远的发展观点看,会计教育并非是要让学生在刚从事会计职业时已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能终生从事学习,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学生不仅要掌握各项会计知识,而且还应注意掌握人际沟通、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其所需的文化、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甚至美术、艺术等一般性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学生必须首先对本专业认同,确立会计道德信念,养成会计道德习惯,并乐于从事会计工作。
(二)会计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应既注重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业务素质培养,又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1.适当加大基础课程的课时数,并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实习,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应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2.综合考虑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尽量避免课程间的重复。3.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会计新的发展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加强会计战略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4.会计教学不仅需妥善运用资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合的能力以适应实务界的需求。
(三)会计教学内容的丰富
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学生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将其贯穿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始终,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法制教育,将相关法规知识渗透到有关会计课程中,把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纳入整个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会计职业道德。还要在课堂上将那些滥用权力,恣意妄为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危害,防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违背会计职业道德所面临的风险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以警示和教育学生。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必须充分关注当代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关注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对会计学科的渗透和影响,实现文理知识交叉、兼容与结合,淡化专业界限。在教学中,强化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有关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企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及职能部门的特点,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合理;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带来的新经济业务、经济现象,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运行的规则和国际会计发展前沿,达到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思维方式的拓展,满足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与合作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从观念、原理、技能方法、职业判断等角度加以阐释,使学生在会计实务操作上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根据最新动态编写补充资料发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
(四)会计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提倡“教、学、做”相结合的“三明治结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主体,跟随教师的引导、启发,参加实训项目,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这种模式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满堂灌”。采用和尝试新教学方法的原则是注意新方法的实质效果而非表现现象,以及成本效益的考虑和时间限制。可行的方法有: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操作、小组辩论、会计图解教学、文章研讨等。会计教学应是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和教学目的的组合选用。
(五)会计教学工具的加强1.加强教材建设。第一,教材应重视理论讲解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通用性。应及时将已经出台的《财务通则》、新《企业会计准则》等权威性文件引入教材,因为这些文件既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和原则,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结晶,第二,应及时把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引入教材,使教材内容充实、新颖,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各高校教师可集中精力发展教案,教案在教学中应起到主导作用,成为教学当中的主要教学工具。2.自行编写教学辅助资料。习题集、案例、会计模拟核算资料、教学版会计较件、教学录像,这些教学资料需要自行编制或收集。另外要建立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换机制,以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国外类似的教学工具也可引进编译,最好能形成此类教学工具库,如:题库、案例库、软件库、录像库等。3.搜集实业界的经济资料。主要包括经贸政策、财税法规、股市行情、经贸报刊杂志、企业财务报告等。
参考文献:
〔1〕郝玉贵.知识经济下的会计教育模式的创新[J].经济师.2004,(2).
〔2〕史建梁.浅谈如何加强会计实践教学[J].财会与审计.2004,(12).
〔3〕刘永泽,吴大军.现代化教学手段#p#分页标题#e#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N],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