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探索《初级会计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12152032532755
  • 日期:2011-12-1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探索《初级会计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认为《初级会计学》应按会计核算流程组织教学,并通过同步会计实验进行强化,这样才能让初学者切实掌握会计核算程序,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核算流程 实验

《初级会计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很少有学生能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不能准确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文拟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方法及其初步实施成效,以供同仁参考。

一、学生未能切实掌握《初级会计学》课程内容的原因分析
1.教材内容未按会计核算流程安排。目前,普通高校会计专业使用的《初级会计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普遍存在主线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现象。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及教育部推荐教材,由朱小平、徐泓和郭建华主编的《初级会计学》(第四版)一书为例,全书十二章共有366页。第一章总论,介绍会计的含义、职能、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原则等,占24页。第二章会计处理方法,介绍会计循环中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各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占18页。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介绍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因及原则、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和账户分类等内容,占13页。第四章复式记账原理及运用,介绍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在供、产、销等过程中的运用以及账户的分类,占59页。第五章才介绍会计凭证,占22页。其中原始凭证内容总共不足11页,主要介绍原始凭证的种类、格式、基本要素、填制要求和审核内容。如果不做会计实验,课堂教学约两学时即能讲完。记账凭证内容共有9页内容,介绍记账凭证的种类、格式、基本要素、填制要求和审核内容。如果不做会计实验,课堂教学3学时足够。第六章账簿,占26页。第七章成本计算,占20页。第八章编表前的准备工作,占36页。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占36页。第十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占65页。第十一章计算机会计,占20页。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组织,占26页。笔者认为,会计核算流程始于原始凭证,它是会计核算的第一步,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经过记账凭证(第五章),记入账簿(第六章),最后进入会计报表(第九章)。由于教材内容未按会计核算流程安排,再加上复式记账原理及运用所占的篇幅较多,在课时安排上占用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学生对《初级会计学》课程内容的印象主要为讲述会计分录、复式记账也在情理之中。
2.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不适当。目前,各学校对《初级会计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安排不尽相同。部分学校不安排《初级会计学》课程的实验,部分学校将实验安排在《初级会计学》课程结束之后,还有的学校将其作为综合实验的一部分安排在大四课程结束之后。上述几种安排均不利于学生对《初级会计学》课程内容的掌握。将实验安排在《初级会计学》课程结束之后,即先上理论课再上实验课,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上理论课时,学生感觉会计抽象、枯燥,很难激起学习兴趣;实验课上对账页和凭证新鲜、好奇的感觉很快被差错和烦琐代替。另外,由于期末考试在即,考试成绩对学生更为重要,此时学生将集中精力准备各门课程的考试,会将会计实验放在次要的地位,甚至对其采取应付的态度。将《初级会计学》课程的相关实验作为大四课程结束之后综合实验的一部分,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解决课堂上未能弄明白的问题,影响后一学期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由于时间间隔较长,学生除了会作会计分录,对其他内容比较陌生,在进行综合实验时需要复习会计原理的知识,造成对所学课程的内容混淆不清。

二、《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思路设计
1.按会计核算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许多种,但效果却大相径庭。传统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并有可能导致其思维僵化。学生通过上课听、课后练,考试时或许能够考得高分,但是对所学的知识并未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切实掌握。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承已有的知识,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如何把枯燥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和教学实践,对于《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总体思路是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逻辑顺序,让问题自然而然地出现,以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而不是直接按照教材内容采用填鸭式的方法灌输给学生。#p#分页标题#e#
具体为:第一章讲总论时,简单介绍会计的含义、对象、对象要素、基本职能、核算前提条件、会计核算原则等,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个大致了解,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消化、吸收。第二章讲原始凭证。按一般教材,第二章应该讲会计处理方法,内容涉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这些概念、内容对初学者来讲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由于他们不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些问题,也就不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兴趣。因此,应先讲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第一步,经过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进入会计核算系统之后,出现的问题就是对大量原始凭证如何归类,属于资产、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具体会计科目是什么?此时引入第三章记账凭证。按一般教材,第三章是会计科目与账户。如果不是因为大量原始凭证需要归类,学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如何归类,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学习也就没有动力。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时可利用真实的记账凭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外购记账凭证上有“借”、“贷”以及“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字样,这样问题就自然产生:“借”“、贷”是什么意思“?科目”又是什么意思?此时,向学生解释“确认”的概念,结合总论中讲过的会计要素,再向他们解释“科目”就较为容易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记账凭证上的“借”“、贷”?此时讲解“借贷记账法”正符合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记账凭证编完之后,问题自然而来:面对大量的记账凭证应该如何汇总?此时学习“账簿”顺理成章。类似地,最终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总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拘泥于教材,而是让问题随着基本会计核算的流程自然而然地产生,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该课程的内容。
2.课堂教学与实验同步。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初级会计学》,它主要讲述会计核算程序。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如何审核凭证、如何作会计分录、如何登记账簿,那么当学生真正面对原始凭证、被要求编制记账凭证进而登记账簿时,极有可能不知所措。《初级会计学》教材的部分内容抽象、难懂,如第二章确认与计量的关系对一个初学者来说确实不易理解。因此,将会计实验与平时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并且增强趣味性。如在第一章总论里给学生讲会计主体,学生也记住“会计主体(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指的是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会计人员进行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界定”,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样的概念很难真正理解,而通过填制或者审核原始凭证能够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这一概念。因为绝大多数外来原始凭证(除了车票、飞机票)均有“客户名称”一栏,而且该栏必须填写,并有财务章或者发票专用章。通过“客户名称”以及财务章或者发票专用章,可以让学生理解“会计主体”的概念以及划分“会计主体”的必要性。总之,通过边讲、边做、再总结消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初级会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效果
笔者通过对《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总体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在2004年之前,笔者已意识到会计实验的重要性(根据以往的考试情况,学生卷面不及格率在15%左右),利用课余时间在课程考试之前带领会计专业学生做会计原理实验,结果只有2个学生不及格,最低为51分,卷面不及格率为6.25%。2004年,笔者正式向学校提出安排会计原理实验课的要求,学校同意安排两周做会计原理实验但具体时间是在《初级会计学》课程考试之后,而且只针对会计专业。这一安排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会计原理实验安排在课程考试之后,部分学生认为反正该课程也考过了,思想上不重视,加上邻近期末,还有其他课程考试要准备,因此存在应付实验课程的心理甚至有缺课的现象,也有学生为了完成实验任务,抄袭他人作业。同时实验对考试成绩没有影响,不能判断实验的成效,2005年卷面不及格率依然居高不下,为17.82%。在总结以前年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06年笔者开始尝试将会计原理实验融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堂上讲完原始凭证之后,就让学生练习原始凭证的填制,然后利用学生自己填制的原始凭证讲原始凭证的审核,同时让学生互相检查原始凭证填制的正确性,之后讲记账凭证的编制,利用学生自己填制、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登记账簿、报表。结果全年级有90多人参加实验课程,且凡参加者考试成绩良好,整个年级卷面不及格率为6.93%,不及格者基本上为未参加实验者。#p#分页标题#e#
课堂教学与实验同步的教学方法也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从学生写的实验总结中可见一斑:会计实验课以前对原始凭证的重要性理解不清,以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分开保存,做完实验后才发现,若没有原始凭证,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都没有依据,原始凭证附在记账凭证后面是正确的;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真正理解了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用途,登记方法以及试算平衡的目的;理解了期间费用账户的用途,尤其是收入和费用类账户的结转;真正理解了“结转”一词的含义。按会计核算流程组织教学内容,让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会计实验,实行会计实验与课程教学同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熟悉会计实务,由于实验的过程比较繁杂、琐碎,需要任课老师耐心和细心,这远比通常按教材内容按部就班授课、不做实验花费精力。学校领导应对任课教师予以支持和鼓励。另外,为方便教学,可以尝试将《初级会计学》教材按会计核算流程编写,将现有教材内容按会计核算流程重新组织再造。

主要参考文献
朱小平,徐泓,郭建华.初级会计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