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会计教育改革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 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着教育培养目标笼统、定位过高, 课程设置过细, 重理论、轻实践, 师资力量薄弱,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以及忽视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等弊端。为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高职会计教育要改革会计教学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判断能力和信息加工、整理、分析能力, 加强会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高职学校; 会计教育; 改革思考
一、当前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培养目标笼统, 定位过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会计专门人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 以“专门人才”为定位目标。显然, 这样的培养目标过于笼统, 定位过高。这一目标定位误区导致高职学生在毕业后眼高手低, 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无法从基层、从具体的工作做起。
2、课程设置过细, 课业繁重会计学作为管理学下设的一门学科, 本应以培养通用性人才的目标出发, 而高职院校在会计学下设立过多课程, 并一味强调培养全面人才, 课程与学时过多, 加重学生负担。
3、会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这是一个高职会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育本是培养学生会计修养的最好方法, 但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 过分重视理论教育, 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得不到锻炼, 理论教育也无法得到实践的强化。
4、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现今高职学校教师, 多为理论水平较高, 实践操作经验少, 没有企业实践的经历, 教学上依旧以“填鸭式”教学为主, 与学生互动较少, 只强调会计的理论学习, 使得学生理论学不透, 实践能力又较差。
5、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面对当前多元化的社会, 市场实际要求的不仅仅是专业理论扎实的专才, 同样要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大多高职院校以考试为主要的考察手段, 只能检验学生的“背功”,而不能检验学生综合素质。6、忽视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的不断发展, 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 尤其是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而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诚心教育则更加重要。在这样一个强烈呼吁诚信的社会, 德育教育尤显重要, 而对高职会计教育的诚信教学则更加重要。而高职教育中, 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明显不够。这一状况, 将会对会计界, 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p#分页标题#e#
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与经济学院会计教育的基本做法与实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与经济学院的高职会计教育一直遵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且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能力水平。
1、培养学生具备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力及综合知识的博览学习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基本业务知识, 熟悉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 还必须掌握国际贸易、财政金融、信息处理等相关知识。学生要不断更新知识, 改变思维观念,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强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生产认识实习、阶段实习、毕业综合实习, 强化处理问题的能力, 使理论与实践结合, 即用理论指导实践, 强化对理论的理解,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思维能力、充分的表达能力和运用新知识、新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 逐步提高学生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判断能力和信息加工、整理、分析能力将来的时代, 会计核算将是网络会计极其普及和繁荣的时代, 网络化将是未来企业会计输入、加工及输出财务信息的主要作业形式。所以, 作为高职学生应该具有职业判断能力, 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会计对会计人员信息加工、整理、分析技术能力的特殊要求。学院加强了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加工、整理、分析技术。通过会计理论、会计实验及电算化操作三个环节的学习, 加强了学生的业务处理能力, 增强了自身的岗位竞争能力, 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
三、对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1、改革会计教学观念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教学观念。以“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为原则,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学习, 重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执业道德的培养。二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观念。高职会计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真正把所学理论融会贯通, 内化、吸收、掌握。三要树立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及道德品质的教学观念。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在踏入社会后能够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通过创新而达到真正的运用; 强化道德品质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避免学生因社会环境的误导而误入歧途。
2、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实施以基本的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 改变我国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 采取启发式教学, 在知识传授的同时,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改变单一化的教学方式,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加大案例教学和实务教学力度, 提高专业课程的真实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可接受性。设立执业道德教育课程, 完善教学培养模式, 增强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质量。#p#分页标题#e#
3、改革会计教学内容会计教学内容是会计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会计改革的关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遵循以下五原则: 针对性原则, 即教学内容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与会计改革需要, 要适应会计教育改革的总方向,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先进性原则, 即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引进先进的会计理念, 使学生了解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层次性原则, 即建立学生独立的会计理论框架体系, 引导学生联系、协调和统一各门专业课程与交叉课程。总结性原则, 即总结前人会计教学经验, 吸收并加以利用。指导性原则, 即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使所学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4、改革会计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以能力测试为主, 以考试测试为辅。考试测试虽能从一定程度上检验出学生的理论水平, 但考察形式过于单一, 不能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 应以实验考察、论文考察、上机考察、实践考察等多种能力测试方式为主, 同时进行考试测试、专业测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 以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正确评价。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面对当前师资力量的单一化、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式陈旧、学历水平不高等现状, 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已迫在眉睫。应鼓励吸纳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高学历, 有水平的人员作为专业教师, 引进具有一定社会资历的成功企业家作为导师, 引进国外学者到学校进行专业教育。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更高学位, 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风尚, 在学生中树立高尚会计执业道德。加强高校间的联系, 促进师资资源的共享。
6、借鉴国外优秀会计教育改革经验就会计教育改革走在最前端的美国而言, 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首先在于必须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 使高职教育树立合理的目标, 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需求的会计人才; 其次从学生入学条件、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存的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最后在借鉴国外改革经验的过程中, 注重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消除盲目照搬的倾向。
参考文献:
[1]阎达五.面向21 世纪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兴述.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
[3]朱志晖.当代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探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
[4]刘玉廷.中国会计改革理论与实践.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