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应收出口退税余额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策研究
摘要:要保证外贸企业应收出口退税余额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了解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流程和应收出口退税账务处理的方法,并了解企业内部退税工作的控制方法和各部门的衔接,确认企业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是否妥善。最后应当采用“盘单”、“差额调节表”等会计审计常用的各种方法进行核对,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差额部分进行账务处理,保证应收出口退税账目的账实相符。
关键词:外贸企业 申报流程 账务处理
一、如何进行应收出口退税余额账实相符的核对
从1994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相关政策和工作程序一直在变化,各地方也有其具体规定,退税率的变动也很频繁,对各单证的要求和申报的要求每年都有所不同,就笔者对退税工作的了解,要保证应收出口退税数字的精确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让这个数字尽量接近真实。我们知道,货币资金可以通过银行对账单来核对,应收账款通过询证核对,存货通过盘点核对,那应收出口退税通过什么可以进行核对呢?笔者创作了一个词,叫做“盘单”。因为退税处对出口退税的认定很单纯,就是根据所有的有效单据来认定。只要这些单据都实际存在,实际应退税的金额就可以计算出来。“盘单”并不简单,因为这些数字不是现成的,对一些产品种类复杂,出口方式多样化的企业来说尤其困难:一是已申报数据,这些应该是最准确的,每次申报后会有一个申报清单和应退税金额;二是未申报数据,只能是根据现有单据(发票及关单)计算。作为外部审计,如果这两部分数字合计和账面余额相差不多就已经是个很理想的结果了,但实际上对于有大量退税的外贸企业,特别是退税历史较久、遗留问题较多的企业来说,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可以参照银行调节表的格式做一份差额调节表,将盘单数与账面数调整到两者数字基本一致。最常见的问题是因为平均单价和库存引起的退税金额的差异。平均单价的问题可以通过将库存的应退税金额一起并入退税计算。为保证库存的正确性,还应该核对申报库存的数量是否与账面库存一致。一般来讲,对其他一些特殊情况退税员会做详细的记录并提供相关单据,证明可以在以后的申报中退回。经过了以上调整之后,数字仍有较大差误,而退税员及会计不能阐述原因的,往往就是潜在的亏损,形成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
二、做好出口退税的内部控制退税流程的内部控制
曾经是外贸企业的薄弱环节,退税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直接影响了退税余额的正确性,对内部控制的审计也是审计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因此了解企业内部对退税的控制应该是审计的首要内容之一。退税的内部控制应基于退税流程的基础之上,并随着退税政策的变化而调整。那么,我们必须知道退税申报的正常流程,即:#p#分页标题#e#
(一)单据搜集:会计在收到发票核对无误后,发票联入账,抵扣联交与退税员。
(二)单据整理:将发票与关单等一一配对,确认商品代码、数量、单位等退税信息。
(三)单据输入:将单据信息根据固定格式输入电脑,形成电子数据,计算机会进行初步的数据比对。
(四)退税处审核认可:退税处会对所有数据和单证进行计算机和人工核对,有问题的当时退回单据并更改申报数据。
(五)收到退税款。一般来讲,经过流程第4步,退税处审核认可后的退税就没有问题了,收到退税款只是时间问题,其他几步都有可能产生实际退税金额与入账金额不一致的可能,有的是暂时的,有的是永久的,而永久性差异往往就是企业的实际损失。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求退税员和核算会计都能了解彼此的工作,更需要紧密地协作和沟通,因此做好基础工作是最重要的一步。
三、造成出口退税余额账实不符常见问题解析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容易产生差异的地方来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
(一)退税率的确定:退税员会根据出口关单确定商品代码,在单据输入时,退税率就是固定的,而传统的会计核算在转成本的时候是根据品名分类,如何保证入账的退税率是否精确就成了会计核算的附加工作。因为退税率是根据商品大类来确认的,会计会根据各部门各类型业务对退税率有个经验上的判断,对一些特殊退税率的商品,业务部应在对项目进行预算并确定商品代码时通知财务部。除此之外,会计在收到退税员打印的退税清单时,可进一步核对退税率,发现有与账面不一致的退税时,应由会计及时调整成本并通知相关业务部门。
(二)单据的审核:经过会计的初审,退税员的复审,再经过认证,单据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虽然被减少到极点,但因为退税工作的复杂性,依然会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单据退回的现象。无论是发票出现问题,还是其他单据的问题,单据退回必须有一个固定的流程并能随时查询到清晰的流转路径,由退税员进行记录跟踪,若不能在限定时间内予以修正,退税员应书面通知财务部,会计将根据实际能够退税的金额来调整应收出口退税的账面余额,并确认因此产生的损失。
(三)期间的界定:退税在每年年初会有一个对上年退税申报的清算工作,清算的申报程序与日常申报有一定的区别,清算的数据也包括了全年所有应退税的数据。退税清算的截止日期往往是以报关单出口日期为准。而会计核算的截止日期会有一定的延迟,通常会在出口后获得相应单据并能基本确定收入会流入企业后确认。清算工作是对一定期间所有退税的一个完结,为保证退税工作的正确性,退税员和会计应就清算的申报进行一次核对。根据清算表和应收出口退税年末余额进行核对时,应调整因期间问题产生的退税差额,往往需要加上部分当期期初的应收出口退税账面发生额。#p#分页标题#e#
(四)库存的影响:严格来说账面的库存和在退税处留下的库存数量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际操作中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差异。库存数量大多是临时性的,退税员应加以记录并能通过各部门的协作进行调整。若因单证或其他问题产生的库存无法处理,应及时通知财务部和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原因并调整相应账目。
(五)单价的影响:外贸企业的会计核算通常是采用分批认定法根据实际金额和单价入账的,而退税则是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退税金额的。单价的影响不会改变退税总金额,但如果出现库存现象,就会影响到已退税金额和库存应退税金额,因平均单价牵涉到商品代码及往年的数据,很难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只有将已退税金额和库存应退税金额合并计算,可消除平均单价产生的影响。应该注意的是,会计上认为退税率的变动所影响的退税金额是实际应退税的金额,实际上,如存在库存时,考虑应退税金额的变动应在平均单价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六)政策变化的影响:在出口退税工作开展的十多年间,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实际退税金额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退税员和会计人员应根据新政策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差异金额,并分析原因,调整应收出口退税的同时,计入相关损益科目。
(七)人工误差:因退税工作的繁杂性,特别是在输入过程中,操作人员常常输入错误数据,有些会通过自动比对和人工审核发现问题并得到纠正,有些问题则一直隐藏于某处,或迟或早地对企业的实际退税金额产生影响。其实无论是哪种原因形成的误差,归根结底都是人工产生的误差,或是手误,或是责任心的原因,或是程序的不完善,也或是认知方面的原因。因此将申报退税数和库存数与账面数据进行核对,才是基本杜绝各种误差的最为可行的办法。
(八)电子信息比对:近几年来,退税工作采取了与海关电子口岸和税务局金税系统的比对工作,企业输入的申报信息必须与相关部门的反馈信息相符之后,退税处才接受相关的信息。这样对企业的退税工作又增加了一些程序,并增加了产生退税损失的可能性。对比对信息异常的,应当记录在案,积极查找原因并妥善解决。对确定不能退回的部分,经批准后调整相关成本。
四、造成出口退税账实差异的账务处理对应收出口退税账目进行分析时,应对账面的构成内容进行分解,逐项核实其计提时间,计提依据,与实际申报数额核对后,将应收出口退税分为可退回、不可退回和有可能退回。一般来讲和应收账款的性质一样,时间越久,越是有问题的退税,更需要加以关注。对不可退回的应及时分别原因予以冲销,有可能退回的酌情提取准备金。作为会计人员,至少每年年末进行1次盘点,保证账面数据与申报数据经调整后相符。作为审计人员,应当核实会计和退税人员提供的差异明细表和相关单据,并进行抽样审计,以此判断应收出口退税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了解退税整个流程及计算原理后,理论上应当检查出申报数与账面数不一致的所有因素,对部分始终也不能查明的差异原因,建议经批准后将不明差异部分纳入当年的营业外支出。其出口退税损失的会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营业外支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损失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