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企业的会计制度与特点
摘要:小型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不大,不对外筹集资金,经济业务相对简单。会计制度论文 针对这些特点,财政部最近公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为使读者尽快地掌握小企业会计制度,笔者对比目前的企业制度谈些认识。
关键词:小型企业 会计制度 应收账款
一、《小企业会计制度》科目的设置及其特点
(一)资产类科目的设置及其特点
《小企业会计制度》共设置资产类科目12个: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益。其特点主要有:
1•存货科目具有内容归并和简化成本核算的特点。内容归并是指“存货”科目包括了大中型企业“物资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科目。简化成本核算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原则上规定了实际成本核算法,所以在科目上不设“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等科目;二是发出存货原则上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低值易耗品原则上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上述规定在实际运用上是可以变通的,如有的小零售店需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时,则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方法,设置“商品进销差价”处理。
2•应收账款科目具有内容归并和不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特点。内容归并是指“应收账款”科目包括了大中型企业“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内容。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坏账损失采用直接核销法。不用备抵法。
3•不核算对外投资业务。小企业不核算对外投资业务,在科目上不设置“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科目。如果实际发生了购买股票、债券、与他人合作办企业等方式对外投资业务时,作为所有者借出生产经营资金处理,在“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
4•不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及损失准备。小企业不核算风险,核算上不执行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大中型企业要计提八项准备金,而小企业一项均不计提。
(二)负债类科目的设置及其特点
负债类科目共设8个:短期借款、应付账款、代销商品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税金、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其主要特点有:
1•应付账款科目的归并。应付账款包括了大中型企业中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p#分页标题#e#
2•小企业实行简单的权责发生制,不预提费用。小企业的核算实行简单的权责发生制。未实际发生支付的费用不列入费用科目,所以在核算上不设置“预提费用”科目;同理,也不能预计负债入账。
3•小企业不对外筹集资金,因此不设“应付债券”等科目。小企业不对外筹集资金,不对外发行债券,不需设“应付债券”科目。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设置及其特点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共设3个:投资者投资、本年应税所得、留存利润。其特点主要有:
1•盈亏与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联系。大中型企业会计的盈亏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是设置“本年利润”核算的,其核算收支口径与税法规定的收支口径不尽一致,因此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需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而在小企业会计中,其盈亏是设置“本年应税所得”核算的。属于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收支部分,记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损益科目,期末再转入“本年应税所得”。不得抵扣的费用部分,则记入“税后列支费用”,年终转入“留存利润”的借方。
2•“留存利润”是核算小企业本年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和以前年度利润(或不能以经营所得弥补的亏损)的结存情况的科目,类似于企业会计的“未分配利润”。
(四)成本类科目的设置及其特点。生产成本类科目只设置1个“生产成本”,它包括了大中型企业“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小企业的成本核算较为简单,其间接生产成本可在生产成本中设“制造费用”成本项目核算,月末分配进行内部转账处理即可。
(五)损益类科目的设置及其特点。损益类科目共设置6个: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营业外收支、税后列支费用。其特点主要有:
1•会计规定的收支与税法规定的收支,在收支口径、收支时点上相协调。在收支口径上,会计规定依税法规定而定,属于应纳税收益及其允许在应税所得中扣除的,则列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损益科目;税法规定不允许列支或是实际发生金额超过税法规定列支标准的费用开支,则列入“税后列支费用”科目。在收支时点上,会计的规定也要求与税法的规定相符。因此,小企业所运用的会计政策应考虑到税法的规定。如固定资产折旧,应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相一致,不能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2•收入费用科目的适当合并。“营业收入”包括了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了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包括了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p#分页标题#e#
3•不设“投资收益”科目。如对外投资取得收益(如对外购买股票、债券或合营联营等获得的股利、利息等),作为所有者个人的收入处理,不记入小企业账内。
二、小企业会计核算具有较大特色的部分
(一)接受投资的核算
1•接受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或协议价)
贷:投资者投资
如果投资者的出资与入股要求不相等时,制度未规定应采用商誉法处理还是采用津贴法处理。本人认为采用商誉法处理宜于被投资者接受。
例:张三投资15万元,李四投资20万元,但要求股本一致。采用商誉法核算时:
借:银行存款35 无形资产———商誉5
贷:投资者投资———合伙人投资(张三) 20
———合伙人投资(李四) 20
减少投资、转让投资时则借记“投资者投资”,贷记有关的账户即可。
2•合伙人退伙
合伙人退伙时,视其经营积累情况,可按面值退股、高于或低于面值退股。
(1)按投资账面价值退股
例:张三账面资本20万元,现要求退股,同意退还20万元。(注:将“合伙人投资”提升为一级科目核算,下同)
借:合伙人投资———张三20
贷:银行存款20
(2)按小于投资账面价值退股时,差额列入“营业外收支”;承上例,假定同意退还15万元
借:合伙人投资———张三20
贷:银行存款15营业外收支5
(3)按大于投资账面价值退股时,差额列入“税后列支费用”承上例,假定同意退还25万元
借:合伙人投资———张三20 税后列支费用5
贷:银行存款253•
合伙人散伙合伙人散伙时,有关的经营损失、处置资产的损失等,均应冲减其原投资者投资。不足冲减部分由原合伙人凑足,以便于清偿债务,损失冲减其原投资者投资后的剩余部分,则由各投资者享有。
(1)合伙人的投资足够分担损失的例:假设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飞达商店在散伙清算前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商店收回应收账款8万,存货变现获得50万,均收入存款户,有关会计如下:①亏损额按比例抵扣合伙人投资
借:合伙人投资———甲1 ———乙1 ———丙1
贷:留存利润3②
资产变现及损失分配资产变现损失=10+60-8-50=12
借:银行存款58 合伙人投资———甲4 ———乙4 ———丙4
贷:应收账款10存货60③
清偿债务
借:短期借款43 应付账款30
贷:银行存款73④
退款给合伙人剩余存款=30+58-73=15
借:合伙人投资———甲5 ———乙5 ———丙5 #p#分页标题#e#
贷:银行存款15(2)合伙资产不足抵偿合伙企业债务,应分担亏损承担额的处理承上例,假定应收账款收回8万元,存货收回29万元。有关会计如下:①亏损额按比例抵扣合伙人投资
借:合伙人投资———甲1 ———乙1 ———丙1
贷:留存利润3②资产变现及损失分配资产变现损失=10+60-8-29=33
借:银行存款37 合伙人投资———甲11 ———乙11 ———丙11
贷:应收账款10存货60③
收回合伙人负担的损失额损失额=43+30-30-37=6
借:银行存款6
贷:合伙人投资———甲2———乙2———丙2④
清偿债务
借:短期借款43 应付账款30
贷:银行存款73
(二)生产成本及其各项损益的核算
1•核算原则:
(1)允许在税前开支的———按性质列入“生产成本”、“营业费用”、“营业外收支”科目
(2)不允许在税前开支的———列入“税后列支费用”
2•会计核算
(1)支付时已明确是税前列支或税后列支的,直接按上述原则处理。例:以银行存款交纳税收罚款支出3万元。
借:税后列支费用3
贷:银行存款3又例:本月实发工资3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中属于标准工资内的2万元(生产工人工资1•5万元,管理人员工资0•5万元)。①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工资3
贷:银行存款3②
分配工资时:
借:生产成本1•5 营业费用0•5 税后列支费用1
贷:应付工资3
(2)平时尚不能确认该支出是税前列支或税后列支的,先按税前列支处理,年终明确后才予以结转。例:平时发生业务招待费5万元,均以存款支付;年终决算后,已知全年收入800万元。①平时发生支出时:
借:营业费用———业务招待费5
贷:银行存款5
②年终调整:按税法规定,年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时,5‰的部分为税前列支。则税后列支部分=5-800×5‰=1(万元)
借:税后列支费用1
贷:营业费用———业务招待费1
(三)损益结转及其留存利润的核算
1•核算原则
(1)分账户性质结转盈利。当期应税收入及允许税前抵扣的费用转入“本年应税所得———本年经营所得”(收入部分转入其贷方,费用部分转入其借方);收大于支时,“本年应税所得———本年经营所得”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利润;收小于支时,“本年应税所得———应弥补亏损”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亏损。
(2)年终将盈亏结转“留存利润”。“本年应税所得———本年经营所得”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则转入“留存利润”账户的贷方;“本年应税所得———应弥补亏损”账户(借方余额),如已超过规定的税前弥补期(5年),则转入“留存利润”账户的借方;如未超过规定的税前弥补期,则不结转,仍保留在“本年应税所得———应弥补亏损”账户。#p#分页标题#e#
(3)年终将“税后列支费用”结转“留存利润”。结转后“税后列支费用”无余额。
(4)各项利润分配均在“留存利润”账户核算。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投资者个人应交的个人的所得税、利润分红等,均直接在“留存利润”账户核算。所得税在大中型企业是作为费用处理的,而小企业不同,是作为利润分配处理的项目。
(5)亏损弥补分税前利润弥补及税后利润弥补。如为税前利润弥补,由“本年应税所得”进行。(借记“本年应税所得———本年经营所得”,贷记“本年应税所得———应弥补亏损”);如为税后利润弥补,由“留存利润”进行。(借记“留存利润”;贷记“本年应税所得———应弥补亏损”)2•核算图示(以收大于支为例)
例:某小型企业“本年应税所得———应弥补亏损”期初借方余额3万元,其中01年亏损1万元,02年亏损2万元。03年发生收支如下:营业收入30万元、营业成本20万元,营业费用3万元、税后列支费用1万元。计提当年应交个人所得税0•8万元。
(1)结转收入
借:营业收入30
贷:本年应税所得———本年经营所得30
(2)结转税前成本费用
借:本年应税所得———本年经营所得23
贷:营业成本20营业费用3
(3)当年税前利润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借:本年应税所得———本年经营所得3
贷:本年应税所得———应弥补亏损3
(4)结转当年应税所得
借:本年应税所得———本年经营所得4
贷:留存利润4
(5)计提个人应交所得税
借:留存利润0•8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0•8
(6)结转税后列支费用
借:留存利润1
贷:税后列支费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