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会计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摘 要]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现行会计制度入手,列举了国有商业银行未能充分运用稳健会计政策的主要表现,论证了国有商业银行运用稳健会计政策是保证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防范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稳健经营、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尽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要求,是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要求。商业会计论文 并强调了运用稳健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国有银行 稳健会计政策 必要性
Abstract:Viewed fromthe existing accounting system, the authors cite the main factsthat the state-owned Banks failed in a full play of the safe account-ing policy, indicatingthat it is a must for the state-owned bankstomake a good use of the polic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asset quality, prevent operatingrisks, transformoperatingmachnismandmake a rapid fulfilment ofmodern enterprise systemaswell. Still the safe policy is a necessity forthe state-ownedbanks to follow the inter national praction national practions in their future compititions with their fellow banks abroad.
Key words:state-owned banks; safe accounting policy; necessities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保守主义,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基本前提。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原则,是对会计指导思想或观念的描述。这一原则在会计发展史上已成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惯例,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发展,其内涵越来越丰富,且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实施稳健性原则对银行经营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受一些因素影响,现行银行会计核算还存在不符合稳健性原则的表现,使提供的会计信息还不能公允地反映实际经营状况,未能有效发挥风险防范和预警作用。
现对稳健性原则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运用谈谈个人看法。
一、国有商业银行未能充分运用稳健会计政策的主要表现
1.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严重,不符合资产价值确认的谨慎原则
表现在部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差较大,又未能计提应有的资产损失减值准备,背离了资产确认的谨慎原则。按现行制度规定,银行的信贷资产、投资资产以及待处理偿债物均是按原始价值入账。但随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许多资产的实际公允价值或可变现价值已大大低于其账面价值。根据谨慎原则的要求,对于这部分减值损失应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列入当期损益,使会计报表上的资产价值能反映其公允价值。而按银行现行制度,信贷资产和投资资产的损失准备都是按资产的余额计提一定比例的准备金,这种做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资产所遭受的损失。#p#分页标题#e#
2.对当期收入的确认未能严格遵循谨慎原则
按谨慎原则的要求,确认收入应符合以下条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但按银行现行制度,对贷款利息收入的确认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后按贷款的积数定期确认利息收入。其中不能及时收取现金的贷款利息作为应收利息,同时计入当期收入,而不考虑借款单位是否有还息能力,这就导致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没有收到现金,而银行还要按税法规定对虚收的利息收入支付营业税金及附加,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收益质量。
3.对当期费用支出的确认未能充分体现出谨慎原则的要求
按谨慎原则的要求,为实现收入而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应在当期全部列入损益。而银行过去和现在对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的确认都有不符合谨慎原则的表现。有些银行对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是按存款的平均余额乘以当期平均利率计算得出,而付给储户的利息是按储户存款时的利率计算,并在存款到期时支付的。在国家利率下调时,按下调后利率计提的利息支出可能就会小于应实际付给储户的到期定期存款利息,按原制度规定,一些银行被迫用“应付利息”科目持账列支这些当期计提不足的部分,而不能在当期损益中将其全额列入各大金融企业的应付利息项目相继出现红字,这种对应付利息风险的低估,说明了现行的应付利息的确认方式严重违背了谨慎性原则。此外,银行在“其他应收款”、“递延资产”、“应付福利费”等科目中有大量的诉讼费、案件损失、福利费超支等已经实际支付现金的费用支出。按谨慎原则,这些支出都应在实际发生时列入当期损益,而银行由于一些政策因素一直未计入损益。
4.未按谨慎原则确认抵债资产变现损失
银行为了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曾经收取了大量的偿债物,但对于偿债物变现过程中形成的资产损失未能按谨慎原则加以确认。虽然财政部1999年《关于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监督若干问题的通知》曾对抵债资产的价值确定及损益的处理作出过规定,但只是要求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抵债资产变现收入,而未按谨慎性原则确认抵债资产变现损失。按照这一规定,金融企业要健全抵债资产管理制度,控制接收抵债资产的范围,严格接收标准;企业接收的抵债资产原则上不准自用,必须组织拍卖变现;特殊情况需要自用的,应专项申报,并视同于新购固定资产,必须有固定资产购建指标,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金融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取得的抵债资产,要按法院裁决确定的价值或借贷双方协商议定的价值或借贷双方共同认可的权威评估部门确认的价值(扣除法定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和处置变现费用)入账。自用抵债资产列入固定资产,非自用抵债资产列入待处理抵债资产,同时等额冲减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按照上述规定,金融企业在实务操作上是在“待处理偿债物”科目下设置“待核销偿债物折价”科目核算拍卖、变卖偿债物所得金额小于原待处理偿债物入账金额而准备核销的折价损失。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下设“偿债物溢价户”核算变现价值高于入账价值而产生的营业外收入。这种对偿债物抵债的变现溢价收入计入当期损益、而对损失不及时确认的做法明显背离了谨慎性原则。#p#分页标题#e#
5.对或有损失未能在会计报告中充分披露,背离了或有损失确认的谨慎原则
银行在为企业开立信用证、开立保函、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过程中承担着担保责任。曾经有许多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或信用程度较低未能履行约定付款义务。银行由于承担担保责任,被迫替企业履行付款义务,并形成对企业的债权。由于这些企业资信程度较差,不能向银行还款,使银行承受较大的资产损失风险。有的损失金额也能够确认,按或有事项的确认原则应作为一项损失支出在会计报告中加以单独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相应披露。
二、国有商业银行运用稳健会计政策的必要性
1.运用稳健的会计政策,是保证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现实要求
银行资产质量好坏直接反映银行经营的安全程度,并影响到银行盈利的多少、资本损失的大小、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强弱以及银行信誉的高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低下已成为困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未能执行谨慎的会计政策,使其现实经营中不仅面临着巨额不良资产的沉重历史包袱;而且不良资产的结构进一步恶化,“双呆”贷款比重不断上升,损失比例进一步加大。要完成国务院突出的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的降低不良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为此,按照谨慎的会计原则,客观分析形成巨额不良资产的历史原因,谨慎核算和确认现实经营中的有效资产,合理冲销不良资产,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运用稳健的会计政策,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保证稳健经营的现实要求
商业银行本身即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其经营存在各类风险。实行谨慎的会计原则可以充分反映和抵减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该原则可以对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做出审慎的反映,试图保证充分地顾及业务经营中的所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其核心是“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实施谨慎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正视现实,真实反映,就能使其在实际发生之前引起重视,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银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从另一个角度看,实行谨慎的会计原则,有助于增强发展后劲,缓解将来的经营压力。按照“两不”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从短期看,会使当前的账面利润有所减少,这似乎对完成经营指标不利。但从长远来看,现在充分考虑了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则为将来的业务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排除了后顾之忧,保证了银行的长期稳健经营。
3.运用稳健的会计政策,是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尽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安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为目标,具备条件的可以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行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上市条件。”通过商业银行会计改革,完善稳健的会计制度,为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和综合改革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4.运用稳健的会计政策,是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要求
实施谨慎原则也是国际公认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第一号国际会计准则中,即将审慎原则作为决定会计政策选择的三个要素(审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之一,得到了各国会计界的普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对谨慎原则所下的定义为:“谨慎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所要求的预计时,在所需用的判断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便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突出银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便于国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便我国银行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是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运用稳健性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实行稳健性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在稳健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只有适度地应用稳健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揭示稳健会计的本质。“极端”的稳健原则会导致“秘密准备”和“隐匿资产”,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地揭示,损害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从理论上讲,稳健性会计原则虽然具有较强的倾向性,但恰当地应用它并不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适度应用稳健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有充分保证的,它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协调一致的。恰当地运用稳健性原则需要会计人员大量的职业判断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陈一江.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立性[J].会计研究,1998.
[2]孙宝成.稳健主义原则的理论思考[J].财务与会计,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