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会计假设论文:《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36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9271400102376
  • 日期:2011-09-2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摘 要:经济全球化成为影响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要因素,它使会计主体界限难以确定,要求会计信息披露范围扩大至企业外部,会计主体假设难以成立。它加剧了企业破产、清算的风险,新的网络公司难以适应持续经营假设。各国会计分期的不一致性以及对多层次、多样性的会计信息的需要使现有会计分期假设失去优越性。多币种计量的现实、货币折算的主观性及对非货币信息的需要增加使货币计量假设也难以为继。

关键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降低,从而直接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新科技的广泛扩散与辐射,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总体上形成全球化的基本格局。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计假设论文早期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交换的国际化。由于各国比较优势的存在,客观上促使经济主体突破狭隘的国家界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交换,形成了初具雏形的国际贸易,开创了日趋国际化的市场。20世纪80年代,这种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规模巨大的国际市场已经形成。同时,由于国际资金大量积累、跨国公司的发展,客观上促使国际金融突破依附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旧格局,独立地发挥着促进和调节世界经济的作用。国际间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成为各国绕开贸易壁垒进行资本输出的有效手段,国际游资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流动,投资、生产和分配活动处于全球化的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得到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网络公司的产生和运输成本的大大降低使一国居民十分方便地消费另一国居民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成为可能,消费活动也处于全球化的环境之中。
经济全球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全球化。国际资本市场的筹资总额,由1988年的3 694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8 322亿美元,增长了一倍以上。1993~1997年,国际银行业的年信贷净额累计增长了141%,年发行债券和票据总额累计增长326%,年国际融资总额累计增长163%,年国际融资净额累计增长230%。到1998年,以国际债券发行、银团贷款和其它债务工具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额达到了12 247亿美元,比两年前增长了近50%[1];二是生产全球化。运输成本的大大降低和跨国公司的巨大发展为生产的全球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现在很多跨国公司的产品零部件都是分布于世界各国的子公司制造后统一组装,如奔驰、福特等公司。这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求人们从世界范围考虑合理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结果;三是分配全球化。以上几方面全球化的结果,一方面是生产所得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分配关系,另一方面是收益分配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四是消费全球化。运输费用的大大降低和生产分配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及产业的极大发展,为消费国际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全球化消费市场[2]。20世纪80年代以前,经济全球化并未给我国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带来多大的影响,因为这一时期全球化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很大。#p#分页标题#e#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依存度提高,全球化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因此,其影响也日益增加。经济全球化成为影响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要因素。

2 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基本假设的挑战

2.1 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挑战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要严格地限定在每一个经营上或经济上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或主体之内。也就是说,要以各单位为空间界限,会计信息系统所接受、处理和提供的数据和信息都不应超出这些单位的界限。会计主体假设解决了会计为谁服务的问题,在会计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一直沿用至今。但是这一会计理论的基本假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困境[3]。
(1)经济全球化使会计主体的界限难以确定。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递速度迅速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网络经济”成为可能。网络经济下的网络公司是一种无实体公司,它的创建成本和退出成本都非常低廉,仅仅凭借少量的成本便可注册成立,在经营过程中又可通过互联网络将世界范围内的成千上万的个体联系起来并可支配大量资金,形成巨大的规模。在业务完成后迅速解除这种联系或以极低成本注销公司。网络公司地域界限、资金规模、业务范围、领导机构常常处于变动之中,如何正确确定网络公司的会计主体范围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一大难题。
(2)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可能使会计信息的披露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已经不可能局限于一国范围之内发展壮大自己,必须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迎接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居民越来越重视社会发展质量,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提供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社会成本的报告,否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受到制约。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无形资产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过有形资产的重要程度。这些会计事项很多都已经超出传统会计主体的范围,也不是基于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使用者乃至全社会的利益的要求提供会计信息[4]。
(3)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金融工具和企业自创商誉问题越来越突出,企业内部任何经济活动本身不产生利润的信条难以为继。根据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上所报告的利润,必须来自不同会计主体间的交易,任何企业内部活动都无法产生利润。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合并日益增多,收购企业付出的价格远远高于被收购企业净值,有的甚至是帐面净值的10倍以上,大量的商誉确实客观存在,并且是由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形成的。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以“期权”、“期货”、“互换”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第三代金融工具只是表现为一纸合同,企业真正的经济业务活动并未发生。但由于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可能产生大量的利得或损失。如果我们把因企业收购和金融工具交易而产生的巨大的利润或损失确认为不同主体交易发生时产生的,显然与事实和稳健性原则不符,因此确认主体会计业务发生前的利润或损失成为必要。企业自创商誉问题和国际金融工具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要求会计理论对企业内部以及主要经济业务发生前是否能够产生利润或损失问题突破现有会计主体假设的思维进行再探讨。#p#分页标题#e#
2.2 经济全球化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挑战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除非存在明显的反证,都将假设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下去的。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各个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是期望清理或是清算;二是假定各主体能够执行现有的经营活动,包括各项合同、各种既定的经济活动等,并无法确定其结束时间。
(1)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加大企业破产、清算的风险。首先,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相互传导,一国企业破产、清算可能导致其他国家企业的破产,加大了企业提前终止的概率。其次,高新科技产业的高风险也使高科技企业经常面临破产风险。高科技企业竞争是世界范围的竞争,其激烈程度远比传统企业剧烈,这类企业的开发成功率也很低,一般不到20%,有的甚至只有3%[3]。更为关键的是现代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开发费用数额巨大,而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对应是这些费用的资本化和摊销。这种会计方法的处理与企业面临的风险是不相适应的。
(2) 网络公司的会计业务处理不适应持续经营假设。数字技术高度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是经济全球化的典型特征,它使网络公司的进入成本、退出成本以及转换成本极大降低,因此会计主体可能以极快的速度出现,也可能以极快的速度消失。作为知识经济代表的网络公司也处于激烈竞争之中,经济活动面临较大风险,许多网络公司刚刚成立便面临破产清算或者名存实亡状况。网络公司经营活动的短暂性、进出的迅速性决定网络公司的业务处理不能简单应用持续经营假设。
2.3 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分期假设的挑战
所谓会计分期就是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等距离的时间间隔,以便于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持续经营假设较为科学地解决了进行会计核算并提供报告的时间问题。会计分期假设实际上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这两个基本假设相互配合产生了一系列会计原则,如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等等。
(1)各国会计分期的不一致性,增加会计计量的难度,使会计分期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存在的优越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我国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会计年度。但是,在会计分期上各国规定并不一致,而是根据各国经济发展及民族习惯等因素决定。如有的国家以7月1日至次年6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还有一些国家则以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在一国范围内,各企业会计年度可以做到一致,这样在会计核算时一般不会产生多大问题。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产、投资和分配都会涉及其他国家企业和居民,会计分期的不一致性必然会在涉及到母子公司的一些经济业务和所得税问题和其他问题上产生冲突。例如,按照一国会计分期进行核算时有较为丰厚的利润,但是由于会计分期的不一致性,按照另一国的会计分期核算时则利润很少甚至亏损。这样必然会造成税收抵免时出现较大的冲突。#p#分页标题#e#
(2)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管理难度和经营风险加大,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处于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现代企业,企业规模已经今非昔比,经营风险日益加大,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及时作出决策。因此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手段必须得到进一步改进。现代管理会计、作业会计以及战略会计的推行都是为了及时提供企业管理人员多层次、多样性的会计信息需要而产生的。数字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为适时会计信息的提供创造了前提条件。
2.4 经济全球化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信息的提供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计量假设是会计经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次优选择,它为历史成本等一系列会计原则的运用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战后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货币计量假设特别是币值不变的假设日益受到批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一会计假设更是难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使币值不变假设更加难以成立。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生活中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促使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为世界范围内的产出最大化、提高全人类的福利提供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它也会使世界经济更加处于自由放任和无政府状态,使经济危机也向全球化转化。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货币贬值的传导机制。长期来看,我国也难以摆脱这一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统一的货币会计计量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首先,加入世界经济竞争的企业非记帐单位业务比重日益加大,我们用统一的货币计量企业经济业务本身就带有较大主观性,也难以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全貌;其次,各种货币汇率是人们根据一定方法计算的结果,缺乏客观基础(例如,采用购买力理论计算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比现行汇率要高得多);第三,各国工业化发展程度不一致,各类产品价格存在很大差别。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工业产品价格较低,发展中国家一般劳务服务价格较低。会计假设论文用同一汇率折算不同类型产品使之失去了可比性。
(3)经济全球化下单纯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相关性,期望财务报告提供更多面向未来有利决策的非货币性信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要求会计提供更多相关的非货币性信息。如果我们仍然局限于以货币计量的会计信息,那么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现代会计新领域都将排除在会计系统之外[3]。

参考文献:

#p#分页标题#e#

[1] 鄂志寰.全球化和国际资本流动百年历程[J].https://www.chinaforex.cn.
[2] 郭道扬.论经济全球化中会计改革的新视角[J].国际财务与会计,2000,(4):5~11.
[3] 陈 宏.知识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假设[J].财务与会计(人大复印资料),2000,(2):12~13.
[4] 郭宗文.对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人大复印资料),2000,(6):26~27.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