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精修:管理会计在应用实务中的推广与实践分析
【摘要】 顾客日新月异的需求要求企业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不同的新产品,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管理会计论文 作业成本法在工业制造企业开始发展了。我国的整体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只有一些管理和制造环境程度较高的企业开始了这种实践。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作业成本法在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实务中得到普遍推广及实践。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制造费用 管理会计
在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及多变性、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这种形势下下作业成本法就产生了。作业成本法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重新认识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
一 作业成本法的内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起源于二十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美国会计学家科勒(E. Kolher)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思想。作业成本法就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上的,它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在工业制造企业中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 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
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有证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所占的比重,美国为35%,日本为26%;就美国日本的电子与机器工业看,这一比重,日本高达50% ~60%,在美国高达70% ~75%。而在二十世纪初,制造费用所占的比例约为10%。与此相应,直接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的比例从40% ~50%下降到不足10%。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法”(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从而不能正确核算工业制造企业自动化的效益,不能为工业制造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会计信息。其最终后果是工业制造企业总体获利水平下降。工业制造企业总体获利水平下降的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如下:①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落后,给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②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对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缺乏认识。③成本管理方法模式单一,管理目标和范围狭窄。再加上社会需求的日趋变化,反映到生产组织方式上来,其结果使得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或趋势。 #p#分页标题#e#
(二) 制造费用在两种成本法下的会计处理比较
现代制造业中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提高产品成本法的正确性看,还是从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看,都要求成本核算把工作重点放在制造费用上,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作革命性变革。众所周知,传统的成本法,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按各产品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形成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在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很高的情况下,传统成本核算的弊端就会日益突出。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基本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计算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确认作业、主要作业、作业中心,按同质作业设置作业成本库;以资源动因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第二步,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三 作业成本法在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一) 作业成本法下的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成本性态分析,作业成本法对多数决策模式的冲击源于其对成本性态分析的扩展。作业成本法用成本动因来解释成本性态,基于成本与成本动因的关系,可将成本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三大类。短期变动成本一般在短期内随产品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故仍以产量为基础(如: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原材料耗用量等)来归属这些成本。长期变动成本往往随作业(如:生产批次、产品项目)的变动而变动,故以非产量基础(如:检验小时、订购次数、整备次数)作为成本动因来归属成本。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性态分析,拓宽了变动成本的范围,更大部分地明晰了投入与产出间的联系,是传统成本性态分析的扩展。
(二) 作业弹性预算
计划具有前瞻性,决定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应采取的行动。作为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预算是面向未来的财务计划。建立作业成本法下弹性预算,真正发挥预算的诸多作用已是大势所趋,作业成本法用作弹性预算的一种方法可以称之为作业弹性预算。作业弹性预算以作业中心为基础来确定责任中心并编制预算。作业基础预算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指导思想,通过预测计划期生产、销售产品数量,从而预测相应的作业。作业弹性预算在编制方法上仍然是弹性成本预算,同时也可以包括固定预算。其预算控制点已从传统责任部门和生产车间转变为作业中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作业),可以涵盖传统预算的部门和生产线。#p#分页标题#e#
(三) 作业成本法下的控制系统
控制制度的选择则与工业制造企业的经营环境密切相关,现代工业制造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不断地变动,要满足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需求,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控制方法。
1 标准作业成本的制定
作业成本法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强调产品的顾客驱动,以是否增加顾客价值为标准,将作业区分为不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将作业成本区分为不增值作业成本及增值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控制就是要强调事前、事中控制,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效益,从而消除不增值作业成本。
作业管理要求把成本的控制深入落实到影响产品成本形成的每一作业上,标准作业成本的制定是以作业为核心,考虑作业的效率和作业的产出,选择最优的或理想的增值成本作为标准。同时标准作业成本又是动态的,通过不断地变化以反映新的条件和新的目标,支持不断改进。因此,以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的标准成本,能够非常接近产品的实际成本。
2 标准作业成本的差异分析
作业成本法下的差异分析是在将作业分成增值和非增值的基础上,确认作业动因的标准数量,比较作业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根据作业成本的性态进行具体地分析。标准作业成本差异分析可分变动作业成本和固定作业成本两类进行。当作业供应超过作业需求时,就会发生由于未充分利用资源而浪费的现象,因此当工业制造企业执行一定的改进措施后,会减少对某项作业的需求,这时管理者应及时调整作业,减少消耗在此作业上的资源,达到供求平衡。作业基础差异分析突破了单一的产量基准视野,更为精密的在各个作业层面上分别展开,以达到更为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控制和考核。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下的控制系统,将形成产品的各项作业作为责任和控制的中心,从成本发生的根源上展开分析,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建立最优的、动态的增值标准,不断改变作业方式,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贤海,孙延明.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研究[J].机床与液压, 2006(5).
[2] [美]罗纳德.W.希尔顿,著,耿建新,译.管理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 [美]Gary.M. Colons,谭军等译.作业成本管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4] 武卫东.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在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会计, 2004(4).
[5] 韩朝晖.浅谈作业成本法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影响[J].财会月刊(综合版), 2006(1)..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