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会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自主创新能力是引领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受到创新能力不足和集资途径受限的双重制约,企业普遍面临着发展滞后的困局。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对企业自身而言,必须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研发投入方式,破解融资难题,争取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对国家整体而言,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性国家。为了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提升自主研发速度,同时为了调整中国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改革,中国证监会于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同年 10 月 30 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2012 年 5 月 1 日起,深交所新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开始实施。创业板是指除了主板以外的另一个证券交易场所,在该板块上市的企业普遍成立时间较短,投资规模较小,但由于大多从事高科技行业,因此普遍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创业板上市目的是为有自主创新潜力、发展业绩较好、成长性较高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满足其融资和发展的需要,对其提供更便捷的融资场所和更为多样化的集资途径,从而有助于有后劲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获得所需资金。支持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进步,将自主创新战略落实到实处,本身就是创业板市场一直以来的历史使命。同时,为了能够开拓我国创业板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将自主创新战略落实到实处。自主创新首要的表现方式是企业的研发活动,对于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现状而言,提升研发效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融资困难。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风险大,研发周期长,效益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合理的融资方式对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至关重要。创业板市场的成立极大满足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对于资金的需求,通过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的直接融资机制能够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收益,这对于缓和企业融资困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可以引导风险投资的投向,促进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和保证,从而形成的投融资体系能够专门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围绕经理管理防御下融资方式对研发活动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查阅经理管理防御、融资方式和研发活动有关文献与相关政策,其次对三个变量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之后提出研究假设,建立概念模型,从数据库提取数据并运用有关数据分析方法对其作进一步处理,最后将处理过后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研究结果,提出参考性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法本文运用规范研究法对融资方式、研发活动、经理管理防御三个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外文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整理出理论研究框架,提出相关假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分析比照是否与假设相一致,总结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
2)实证分析法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次多元线性回归等计量方法,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对研发活动的影响规律,以及经理管理防御对上述两者之间的调节规律。
3)层次分析法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将经理管理防御这一指标下各变量之间的隶属关系建立两层递阶层次结构,将其分成三个维度分别赋于权重,对每一维度下不同变量进行赋值,得到每一变量的权重,再对变量按管理防御高低进行打分,最终得出经理管理防御指标。
........
2 研究概述
为了对融资方式、研发活动与经理管理防御之间关系进行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分别就国内与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本章主要分为三部分:融资方式、研发活动与经理管理防御,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最终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
2.1 融资方式研究概述
2.1.1 融资方式相关概念界定
融资是企业为了取得集资而采取的一种货币手段。广义来讲,它是指货币的需求者和持有者之间进行资金融入和融出双向互动的过程。狭义来讲,融资是指在企业进行生产运作、经营管理、发展运行过程中筹集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过程。融资方式也就是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按照资金获取渠道不同,可以将融资方式分成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部分。其中,内源融资是通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货币资金,如留存收益和折旧等。内源融资是企业所属的资产,成本低,风险小,使用起来也较为灵活。外源融资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向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获取所需资金,间接融资则为企业不直接向资金持有者募集资金,而是通过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传达资金需求的信息,之后向企业提供长短期贷款的行为。外源融资会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成本也会比内源融资高出很多。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是指由不同融资方式获得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以此形成的比例关系,即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这两者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说,企业很少会选择一种融资方式,通过不同融资方式之间选择搭配不仅会降低资本成本,而且会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遵循的融资方式理论主要有优序融资理论和行为融资理论。其中,优序融资理论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外部投资者只能通过企业的一系列行为判断企业内部经营状况,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公信力,不希望投资者认为企业缺乏资金或担心增加破产成本而进行股权融资,企业会优先选择内部留存收益获得融资资金,即增加内源融资,在留存收益不足时,才会选择外源融资的方式,且外源融资首先是发行债券,最后才会求助于发行股票。行为融资理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及管理者的非理性决策,从而影响企业融资方式。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单独依靠激励或约束机制无法彻底解决,还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特征,如果管理者属于冒险者,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那么他们会优先选择债务融资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如果管理者属于风险回避者,对未知保持悲观谨慎的态度,他们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而避免债务融资到期还本付息压力从而导致公司破产的严重后果。
.........
2.2 研发活动研究概述
研发即研究开发,它是企业为了创造或者改进新技术、产品、服务等提高企业业绩和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它是一项创造性的复杂工作,在整个研发活动中,需要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创造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等,我国专利法中规定将专利进一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专利类型。研发活动作为引导高科技创新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发展的重要企业活动,具有以下两方面特征:第一,成功几率不确定性,一项新的研发活动东通常需要不断的探索和试验,最终才能确定最合适的材料、技术、环境等,即使以上因素都考虑在内,也不能完全保证最终研发成功,因为研发周期长,等待研发结果出来时可能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高投入与产出滞后性,研发一项新技术或研发成果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期间需要投入高额研发费用和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却没有利润产生,因此企业在研发成功之前的几年时间内一直处于现金流不充裕甚至为负的状况,从而容易表现出公司业绩不好的状况产生。现当下,国内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主力军是科技型企业。国务院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需要促进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集中科技力量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06-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与改革。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征程,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研发支出水平逐渐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科学技术发展由模仿为主的的引进技术向自主研发创新所转变,企业逐步成为研发支出的主体,以改进创新为主。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虽与主要知识产权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同时科技研发创新体制改革获得快速发展。#p#分页标题#e#
..........
3.融资方式及研发活动的相关理论分析......... 17
3.1 融资方式对研发活动的影响效应...........17
3.2 经理管理防御的调节效应...........19
3.3 模型建立...............21
4.融资方式对研发活动的实证研究设计......... 23
4.1 研究假设...............23
4.2 变量设计...............25
4.2.1 自变量定义及说明...............25
4.2.2 因变量定义及说明...............26
4.2.3 调节变量指标说明及权重设置.......26
4.2.4 控制变量指标及说明...........31
4.3 样本选取...............32
4.4 模型设计...............32
5. 融资方式对研发活动的实证分析....35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35
5.2 相关性分析...........36
5.3 回归分析...............37
5.4 稳健性检验...........45
5 融资方式对研发活动的实证分析
经过一系列理论分析及模型的构建,本章主要对融资方式、研发活动和经理管理防御三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及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对所选的 2012-2015 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5-1 列示了各变量的统计结果。对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调节变量及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解释变量融资结构的相关指标具体分析如下:在 1646 个样本中,内源融资(IFA)占总资产比例为 19.4492%,股权融资(EFA)占比达到 52.6767%,债务融资(DFA)占比仅为 9.0014%,表明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大多数企业融资方式来源于股权融资,其次为内源融资,少部分来源于债务融资。调节变量经理管理防御指数(MEI)的均值为 0.8647,若各指标分别取最大值,通过管理防御指数计算公式可以得出极大值为 2.06,可推出创业板公司管理防御指数趋于中等偏下的程度。由表中可以看出,控制变量销售净利率(ROS)均值为 12.8395%,极小值则为-327.23%,说明我国创业板市场中有部分公司利润为负,依然存在较大风险;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平均值约为 7.4666%,离散程度较大,这表明我国创业板公司投入资本回报率存在较大差异;行业类别(Ind)平均值约为 0.3420,表示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属于电子及生物医药行业的占公司总数三成左右;年度变量(Year)均值为 3.6555,比 2-5 的中位数 3.5 偏大,证明创业板公司数量每年较上一年有一定幅度增加。从被解释变量研发活动来看,研发支出强度(RDE)均值为 7.2971%,极小值仅为 0.02%,表明我国研发投入强度普遍较低,但仍然有部分企业重视研发活动;专利申请总量(P)均值约为 17,年申请量最小值为 1,最大申请量达到 377,标准差约为 27.4133%,说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产出水平离散程度高,不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来看研发投入和产出能力依然不足,研发活动有待加强。
.........
结论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企业融资方式对研发活动的影响、经理管理防御及其与融资、研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文献综述。并以披露研发信息的 2012 至 2015 年共 1646 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与研发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经理管理防御机制对融资方式与研发活动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论。
结论一:内源融资与研发投入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经理管理防御对两者之间关系并无显著性调节作用。通过分析可发现,目前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内源融资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内部积累的资金进行研发投入能够避免周期性还本付息的现金流压力,同时不需定期向股东分红,减少融资成本,有助于企业尽快融通资金投入研发活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经理人角度分析,内源融资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所面临的破产风险更低,更有利于经理人固守自身职位;但该项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留存收益,这对于大多数企业将公司绩效作为考核经理人能力和薪酬标准来讲,内源融资又不利于经理人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基于以上对经理人的分析权衡,经理管理防御对待内源融资并不具备显著的调控作用。
结论二:内源融资对专利申请量具有负向影响,且经理管理防御的存在对两者关系起到促进作用,但显著性并不明显。对于研发产出而言,尽管笔者多次改变回归变量以及数据处理的方式,但回归结果并不理想,仍然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从以往文献中可以发现,内源融资与研发产出关系的研究较为罕见,并且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这两者之间与理想状态下的研究假设不一致,因此可以推断出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导致专利产出水平与内源融资关联性与理论分析有出入;经理人的管理防御动机对两者关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