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学在高校存在的问题和改进途径
摘要:高校会计教学是培养会计师的重要手段,通过会计教学为众多企业和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会计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教学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实践环节欠缺、教材内容滞后、师资严重不足及会计课程缺乏国际会计知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会计教学;教学改革;高校教学
1前言
会计是经济的语言,也是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晴雨表,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和人才培养虽然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由于近几年高校的规模越办越大,在校学生数越来越多,如何保证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在教学内涵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会计教育论文
2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环节欠缺
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一般都比较注重理论教学,上课离不开书本,考试也偏重于教材,而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虽然都在强调实践教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具体表现是学生就业之后不能很快的运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进行会计处理,到了会计的岗位以后需要相当长的磨合期,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理解,在考试的时候得分也高,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感到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都安排了实习和试验的内容,并且学时总数也基本上满足有关要求,但是由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大都在企业、事业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单位又多为经济实体,学生实习会涉及到本单位的财务机密,再加上有些单位的会计本身就没有按会计规范操作,导致很多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持不欢迎的态度。此外学生实习的时间较短,一般为1~3个月,学生本身对会计的业务并不熟悉,难免会出现差错,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牵涉到其他环节。从而导致学生的实习给财会人员造成负担。为了减少麻烦,实习单位的财会人员很少愿意指导学生。
由于近几年大部分高校为了扩大建校规模及迎接教育部五年一轮的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把办学经费的相当部分都用于新校区的建设和迎接评估的硬件建设方面,实习经费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经济杠杆在校外实习的指导方面没有起到作用。实习效果不是很理想。#p#分页标题#e#
在实习和实验方面相当多的高校都有专用的会计教学的实验机房和实验室。这是很好的现象,毕竟是有了会计实习的硬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免费安排上机实习和实验的学时不足。学生如果另外自己上机实习和实验,则须交纳“上机费”。近年来,高昂的学费本来就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少学生为了减少经济方面的支出而无可奈何的放弃上机实习和实验。同时在软件方面很难选择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分析、合并会计报表、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成本管理等单独的相关软件,大多采用一揽子式的所谓“多而全”的软件,实习和实9 9验项目的重点不突出。另外学生的实习大多安排在大四,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客观的事实,学生们不得不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去向。在这阶段有不少学生为就业而发愁,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怎奈僧多粥少,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不得不到处联系就业单位,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实习上,实习的思想很不稳定。已经落实了就职单位的,会有松一口气的思想,认为反正是有了去处,实习收获的大小并没有放在心上,实习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2)教材内容滞后
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而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大纲又是几年前按照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编制的,再加上编写和出版教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一套教材从教学大纲到学生使用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经济的发展是在一直向前的,它不会因教材没有出来而停止,也不会因教材没有出来而等待。对于随时出现的经济情况,会计处理也应随之变化,这是没有疑问的。而会计系统本身又是动态的,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会计系统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其他要素的改变,不要说学生,就连老师也是一样,为了适应科研和教学,也需要不断的充电,补充新的知识。
(3)师资严重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各个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人数越来越多,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和其他专业一样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程度,而教师队伍的编制又受到上级人事部门的制约。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特别是会计专业的教师都存在着短缺现象,条件比较好的师生比为1:16~17,有的高校师生比为1:19~20,甚至还有更少的。即使加快教师的聘用工作,也不能适应办学规模扩大的发展势态〔1〕。年青教师的急剧增加使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均学历的状态可能与教育部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相适应了,但是无论是本科学历的年青教师还是研究生学历的年青教师大都缺乏会计实践经验和讲台授课经验。有不少年青教师刚到学校任教,由于教学工作繁重、师生比例失衡而不得不上讲台,并且授课的学时还特别多。据调查,平均每周10~14学时的不在少数。还有的年青教师同一学期上几门课,超负荷的工作对于年青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但是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会计领域的研究和知识更新,面对将来走向会计岗位的学生,会计理论的接受,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p#分页标题#e#
(4)会计课程国际会计知识匮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际间的旅游、贸易、投资越来越多,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出现了不同方式的跨越式扩张和多层次融合,使经济活动逐步从国内走向全球,并向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前进。订货、资金筹集、设备购置、劳动雇用、生产组织、产品推销等,会有数千万乃至数十亿货币单位的资金在很短的时间内跨国流动,必然涉及到不同货币的交换以及这种交换而带来的外汇风险和收益。这对会计人员和会计处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规范内部的自身协调、会计规范与相近经济规范的协调、会计规范与相应民事、刑事法规的协调、中国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规范的协调、中国会计规范与世贸组织贸易规范的协调等,都要求会计人员去作好这些工作。而我们的会计教学中在这方面的知识却讲得很少,难怪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开放式的经济活动。
3会计教学改革的途径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改变学生毕业后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会计岗位工作,在课堂上可采用直观式教学,将涉及到的核算原理、核算过程、账表等用现代电化教学的形式展现出来。除了在课堂上强化会计基本技能之外,在实习经费方面应有大幅度的增加,学校可在企业、事业的实习基地聘请有经验的会计师为现场指导教师,并给于稍高的报酬。按照企业、事业提供的实习内容分项进行实学经济杠杆的平衡。如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方法及记账规则、结账方法和错账的更正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会计处理技能。每项给多少报酬要事先说清楚,以激发实习基地会计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在选择实习基地方面,应有各种类型的企业、事业、学校、政府机关、医院、银行、证券、各种公司、各种商业等,使学生能够在各种会计环境中直接感受和接触会计工作,个别学生已经联系好就职单位的,也可以到即将就职的单位实习,以便在涉及到财务机密的时候容易处理,并可以直接感受会计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程序,毕业后可很快适应岗位工作。
在实验方面,应以增强学生毕业后就职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把单项模拟实验、综合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比方说在讲过会计凭证的内容之后,让学生练习凭证的填制,使学生既是原始凭证的填制者又是凭证的传递者,对会计凭证的种类、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审核方法等都有具体的感受。在做完各种单项模拟实验以后再将各个单项结合起来,对会计处理的实际操作形成总体认识,从机构设置、人员安排、业务程序、凭证传递、账簿组织、设备器材等进行综合性的模拟实验,一个班可分为主办、出纳、成本、工资、材料、仓储、供应、销售、银行、税务、承运等各种模拟岗位的实验小组,使学生受到各个会计岗位的模拟训练。在完成手工记账的同时应加强会计电算化的训练,在一些常用软件的应用方面让学生反复进行科目设置、记账凭证输入、自动分账、生成报表等一系列的操作。经过这样的实践环节之后,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毕业以后适应性和实践能力应该大为改善。#p#分页标题#e#
(2)加强师资建设
高校的会计专业的师资与其他专业同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针对目前高校师资短缺和青年教师急剧增加的现实,可从企业、事业单位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在会计岗位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处理经验,可以把平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传授给学生,既解决了师资短缺又解决了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刚到学校任教的年青教师不要安排上讲台授课,青年教师至少要有1~2年的助课经历才能登上讲台。在助课过程中了解会计专业各门课程应该怎样讲、讲什么、学生哪些地方易懂、哪些地方不易懂、课程的哪些内容是难点、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应该突出的讲、哪些内容可以略讲甚至可以自学。从而为自己登台授课奠定基础。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选派新任教师到会计岗位上实践〔2〕,在企业、事业单位挂职工作1~2年,这样可以克服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听课到讲课、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陷。就学校来说,暂时可能认为是种损失或浪费,实际上青年教师有了这样的经历以后再登讲台比没有这样的经历要充实得多,这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对青年教师本身的提高都是有益的。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自然就欢迎,学生的就业也就容易,学校的声誉就会提高,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被用户认可就是名牌、品牌,对学校有百利而无一害。
(3)教材革新
所谓全国高校会计专业统编教材有它一定的好处,事实上对培养会计人才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它规范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使全国会计专业的学生水平相对统一,但就其内容来说有不少是滞后的。克服会计专业教材滞后的途径是给学生讲授新的会计规范,这首先要从全国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大纲改起。教学大纲除了规定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特别强调允许高校根据现实的经济情况增加某些讲授内容。会计专业的教师也应该把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进展情况编写补充教材看作分内的工作,用新的会计规范充实教学,使讲授的内容“与时俱进”。将会计教学融汇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之中,并且把教材的建设和研究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当会计规范发生变动时,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首先进行学习、理解和研究,适时的向学生介绍会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推广经验。此外还要克服会计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不足,合理的设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拓宽传授知识的口径,并不断的增加学科发展的新鲜内容。使学生在选修课程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增加社会经济的视野。#p#分页标题#e#
(4)增加国际会计知识教育
在国际会计知识教育方面,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可贵的成果,但有学者提出“会计教育国际化”,这种提法是值得商讨的。“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也就是说会计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内容、方式、方法与国际完全相同,以我们现在的国情可能做不到。而“国际”是不是可理解为“国”与“国”之间、各个国家?如果是这样的话,所谓的“化”就无所适从了,与那个国家完全相同呢?是不是使用“国际会计知识教育”或者“国际会计教育”的用语更为合适、确切一些?建议进行讨论。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市场经济并不是很成熟,过早的突出会计课程国际化应该说不太符合我国的实际,比较理想的是将国际会计的有关知识融汇到会计课程之中。在初级会计课程中增加外汇业务、国际会计准则、国外会计报表等内容。在中级会计课程中加入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固定资产会计等内容。在高级会计课程中加入国外子公司合并、外汇结算等内容。也可介绍国外先进国家的经营绩效评价、管理会计实务法规、外汇风险管理、跨国公司会计实务等内容。在税收课程中加入国外公司的课税、外汇交易、税收协议等国外的会计知识。也可以作一些专题讲座,介绍国外会计的准则及实务情况,这些国外会计知识虽然不是很全面、系统,但是可以让学生对国外的会计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在走向会计岗位以后遇到国外会计处理的问题,经过进一步学习理解,不至于束手无策。
4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师资、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等都有令人担忧的问题,尽管教育部已经发现这些问题,对本科院校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某种程度上有些有改进,但是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深入的进行教学改革还要走相当长的道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会计人才是值得讨论的课题,并且这种讨论应该长期的、坚持不断的进行下去。会计教育论文
◆参考文献:
[1]杨绚丽.试论会计教育改革[J].财会月刊(B综合),2005;(5):80.
[2]钱淑芬等.论大学会计教学改革[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9):109.
[3]何全新等.会计教育国际化及学科建设[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3):51.
[4]陈红等.对当前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诱因、障碍和途径的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