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会计教育理念完善会计教学模式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职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会计教育长期以来却无大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会计教育进行改革,以减少教育与实务的差距。
l.从社会需求看会计教育论文
根据对会计师事务所所做的调查发现,在事务所的第一次面试时,最重视的因素依次为应试者的整体平均成绩、会计工作经验、业务操作能力等。而对会计师的调查显示,目前学校会计教育最应有效加强的会计课程依次为税务、审计、财会、成本会计、营销管理课程等。这些需求有的是我们已经满足了的,而有些则是我们做得不够的。
2.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匮乏的。
3.从对会计专业认识提出的要求看
美国对进入会计业界的新人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职能素质,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素质,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角素质,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顾客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压力也促使会计教育的变革,要求会计教育界从自身内部进行会计课程的战略性重构。
二、改革后会计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及教学改革设想
1.基本特征
(1)培养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迈进21世纪的会计教育,应当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和较为宽广的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视野,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式的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需要。
(2)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处理纷繁的事务。企业的会计人员将不再是仅仅担负着核算、监督等功能而是能提供五大核心服务。其中五大核心服务分别为:确认性服务与资讯正确、技术服务、管理顾问服务与绩效管理、财务规划以及国际化服务。#p#分页标题#e#
(3)联系经济发展的需求。各地的高校应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或讲座,为学生今后更快地融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的适应性将得到大大提高。
2.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1)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首先,课前认识,部分讲解。比如,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利用两周时间让学生规划自己,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述自己的新产品,进行企业与市场分析,制定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策略,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通过这个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界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开设《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交际礼仪》等课程,让学生针对自己问题补充“营养”。当然,这种短课程的开设并无参考教材或范本,在学生整体减负的趋势下,更为现实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做一些企业的调查实践,到一些部门(如税务、财政、金融等)去实习。作为教师,则在授课时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其次,直观性教学。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发和应用会计教学系统软件。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会计各科所学所涉及到的核算原理和过程、图式、帐表以及帐户间的勾稽关系等内容,制成电教片、幻灯片、挂图等,这些教具直观性较强,可以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开发和应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要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要进行测试,可以将考试分两部分:一部分理论,一部分是不同的模拟操作或案例。对理论部分的试题可制作成试卷,采取笔试的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回答的方式,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次,建立会计实训室,专业实践活动要落到实处。为了调动学生在学习会计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应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主要讲授重点、难点、热点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操作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分配大体为1∶1。必须建立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操作,其内容应包括基础会计模拟实习、财务会计模拟实习、成本会计模拟实习,并分别与该学科理论授课时间穿插进行。同时,学校应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在实习财务环境中,去接触、感受和从事会计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