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论文: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会计国际化也将成为会计行业会计制度论文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年,我国在加入WTO后,经济的发展也在以一个日益加速的趋势融人到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实际上也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于此同时,面对国际上一系列的会计问题,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过程中,该如何制定我国的国际化会计准则呢?
国际会计准期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目前在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两种会计准则是:一种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SB,其前身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现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另一种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前者建立在基本原则基础之上,注重反映企业经济的实质,而对具体交易不做详细规定;后者建立在详尽规则基础之上,更注重技术细节,强调财务报告在技术上必须符合准则。
多年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制定自己独立的会计标准,认为自己制定的公认会计原则,其程序最公开、最独立,其内容也最详细、最完善,所以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的地位。当然,在19%年后,因利益驱动,其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对话。随着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的发生,人们也开始深刻反思美国财务报告制度的缺陷,特别是引发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由“以规则为基础”(rtde一based)转向“以原则为基础”(principlebased)。
规则导向会计准到和原则导向会计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订的公认会计准则可谓是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典范。以规则为基础制定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特点:(l)过于具体化的可操作规则和过多的例外事项。除了规定某一对象、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财务报告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外,还对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原则运用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规则。这里的“所有可能情况”,是指既包括适用准则的情况,也包括不适用准则的有关例外情况。为了对具体规则予以说明,准则中还包括大量的解释和执行指南;(2)较少的职业判断。规则导向下的会计准则比较严密、完备,可操作性强,需要的职业判断少,有利于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及各方在会计方法选用上的分歧,以保证相似交易、事项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并且便于SEC等证券监管部门实施监督。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规则为基础的美国会汁十准则在运用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一,会计准则体系过于繁复庞杂,令人难以适从。FASB紧急问题工作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FASB特别任务执行小组四个不同机构制定了成百上千的规则,洋洋洒洒数千页,但其内容相对却比较分散,有时对同一事项的处理要用好几项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前后相抵触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使用者无所适从。其二,准则不可能回答所有的情况,难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再详尽的规则也是以已发生的事实、或发生事实的预期为考虑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事物也在不停的产生,着眼具体规则的准则往往难以及时给出恰当的答案,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刽十造假者有机可乘。正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委员会主席所说,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的最大危险是,人们不能满足所有的规则。而当有非预期事件发生时,他们会加以辩解:“我的情况没有被准则包括,所以不应有问题”。美国也正是因没有及时对新兴衍生金融工具和表外融资等事项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导致了安然事件的发生。其三,使会计人员过分关注准则的具体规定,而忽视了应有的职业判断。机械地套用规则代替应有的职业判断,使得会计职业人员重形式轻实质,披露的会计信息也就可能失去了价值。#p#分页标题#e#
另外,较多的例外事项也为会计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不顾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是致力于寻求适用于例外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
国际会计准则是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典范。以原则为基础制定的会计准则,其特点与以规则为基础制定的会计准则相反:(l)没有过于详尽和过于复杂的操作指南,没有过多的例外事项;简洁明晰、浅显易懂,便于使用者阅读和理解。(2)赋予使用者较为宽泛的职业判断自由。以基本原则为依据,进行职业判断,以便更好地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在面对非预期事件时,原则导向准则也将能做出较为迅速的反应,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原则导向的准则制订模式固然有其优越之处,但是,同样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一,宽泛的职业判断空间,可能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对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原则导向会计准则规定的条款不是很具体,比较富有弹性,可能导致不同企业在应用上出现差异,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其二,可能诱发使用者滥用职业判断,歪曲反映交易实质的会计信息。原则导向会计准则赋予了使用者宽泛的职业判断自由,以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但没有提供辩别交易或事项经济实质的规范依据,降低了会计规则的可操作性。一些使用者可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滥用职业判断,提供背离交易或事项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原则导向会计准则,还是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各有其利弊,不能简单地说谁优于谁。
中国会计准则及制度的国际化
作为IAsc的成员国,面对“高质量、全球性会计准则”的未来,我国应以积极的姿态改革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积极吸取国际上各种模式会计准则的经验教训,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促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其一,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并改善会计准则的质量。我国会计准则在参与国际化过程中,虽已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除了数量上的不足,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透明度都有不小的差距;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业务的创新也使会计准则时刻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我国必须加大会计的改革力度,加决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速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和改善会计准则的质量,随着IASC的改组,国际会计准则质量水平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国应在本国国情基础上,参照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积极借鉴和引进国际会计准则,以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为我国会计国际化及早做好相关准备。#p#分页标题#e#
其二,不断改进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在美国一系列的财务丑闻发生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由“以规则为基础”转向“以原则为基础”的呼声日益升高。但实际上,两种制定模式各有利弊,帕玛拉特的丑闻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也不是完美无缺。正如威尔逊教授的观点,既要有原则,又要有一定数量的规则,关键问题是在原则和规则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目前,欧洲和美国的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欧洲国际会计准则(IA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CAAP)之间的共通之处。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不高,会计监管水平相对也较低。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应该是在原则基础上偏向于“规则导向型”。安永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汤云为认为,在中国马上提出“以原则为导向”,还为时过早。他指出,美国相关机构自“安然事件”后,开始检讨其准则制定方面的不足,这是建立在准则制定已经很完善的基础之上。中国目前在对具体会计处理还没弄清楚,若一味偏向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技术上会有难度,而且难免会对造假者开方便之门。他还认为,“以规则为导向”可能是走向原则导向为基础的一个路程。
其三,强化会计监管机制。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过程中,强调会计准则本身的内容国际化,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固然重要,但是确保会计标准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同样十分重要。近年来,在证券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案子都与没有有效执行会计标准有关,所以,当前除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核心的强制约束系统和以会计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自我约束系统外,还应当花力气加强外部监管。建立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社会监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监管企业与监管监管者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监管体系,以确保会计标准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lASB . IASBeonstitution.2002.
[2]葛家漪.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3]冯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基本态度和所面临的问题.《财务与会计》.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