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成本会计论文:2005年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年会研讨会综述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0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6121616511518
  • 日期:2011-06-1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成本会计论文:2005年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年会暨第18次理论研讨会于2005年7月14~15日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承办。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197篇。经筛选,确成本会计论文定入选大会论文 151篇。来各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会计实务界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通过专题报告、主题演讲、分组讨论、专家点评和大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就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会计法》、会计规范与会计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和质量控制,以及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会计、财务与审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一、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

现代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配合风险管理,以实现企业目标。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也是本次会议研讨的中心议题之一。
与会代表一致认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内部控制因企业特征和企业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代表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各自的见解。如有的代表阐述了ERP环境下、计算机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有的代表从ISO9000族标准体系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江苏大学陈留平等从工作评价和数学模型两方面提出关键控制点确定的数量方法,弥补了此类研究的不足。
部分会议论文聚焦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问题的研究。代表们普遍认同的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既有密切联系也存在差异。有的代表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包含了内部控制的系统过程;有的代表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只能防范风险,而风险管理则是一个系统的循环流程,内部控制仅与风险管理流程中的识别、评估环节密切相关。也有的代表指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不是绝对对立的,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利用风险管理框架有效的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东北财经大学张宜霞认为, COSO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既是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一个超越,也标志着内部控制的转型。有的代表进一步指出, COSO并没有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取代内部控制框架,而是将内部控制框架纳入其中。这样,在实务中, 企业不仅可以借助风险管理框架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而且可以借此建立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程序。
代表们普遍认为风险管理已成为保障并提升企业价值的策略性武器。在企业价值增长的过程中,尤其应当对风险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南京大学陈志斌博士就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增长、创值和风险三要素与现代企业战略现金流之间的关系及其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就实现可持续增长、创造价值以及防范现金链断裂风险进行了细致分析。清华大学王海提交的论文与其观点类似,认为价值增长与风险存在着互生互依的逻辑关系,企业在价值创造的同时不能忽视对风险因素的控制。有的参会论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定义并研究了超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实证结果发现,对于财务状态不佳的企业,超可持续增长将会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的被动选择,即企业为支持增长而被迫提高债务比重,从而给企业带来高负债率的风险。#p#分页标题#e#
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于控制企业风险来说至关重要。多数代表认为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治理结构,一个是治理机制。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机制包括聘用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二者共同决定了治理效率的高低。厦门大学陈汉文教授等将公司治理分解为基于社会公正的通用公司治理和基于公司效率的剩余公司治理,创新性地提出公司治理在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在实践上表现为社会公正和公司效率的并行与平衡。诚信则是制约公司治理的隐性制度。作者认为,通用公司治理、剩余公司治理与诚信三者有机耦合才能有效地规范公司治理行为。关于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效率问题,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企业绩效视角来进行的。海南大学胡国柳博士后等则另僻蹊径,从企业投资多元化决策的视角,探讨了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效率。还有一些代表从激励机制的角度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山大学卢锐等通过对管理层激励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的梳理,构建了管理层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有的代表基于代理理论,探讨了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管理层激励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显著,但激励水平与公司价值负相关。从而证明了缺乏良好治理机制的上市公司,经理层往往会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方式,多元化即是他们的方便之选。湖南大学伍中信教授等对传统委托—代理模型进行拓展,构建了独立董事制度运行机制的数理模型,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此外,有的代表就董事会、监事会职能和绩效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有代表则指出,我国监事会在制度设计和实际职能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需要进行彻底反思,而不是修修补补。

二、《会计法》、会计规范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的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会计法律法规及会计规范对于会计信息的影响则是不言而喻的。在本次会议上,代表们从不同侧面对此类问题进行了研究。
代表们普遍认为,以法律形式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华林等对我国《会计法》颁布执行二十年来的历程进行了追溯和思考,对会计人员身份、会计法律责任、会计监督主体、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修改方式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会计法》上承宪法下统其他会计法规,其规范的内容应是社会属性层次而非技术操作层次。代表还就《会计法》实施过程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相应提出了改进意见。有的代表通过对我国《会计法》执行现状的分析,归纳了会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引入刑罚理论和私人执法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实行会计执法的私人执行。#p#分页标题#e#
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表现是会计信息失真。部分代表从会计准则这一技术性规范的角度探讨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江西财经大学蒋尧明认为会计信息真实性侧重于程序真实,是遵循程序理性的结果,并据此提出会计标准是衡量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直接依据。厦门大学刘启亮则通过分析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公共领域”,认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的融合,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实践内涵体现为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二者的并行。
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充分、是否透明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是重大的。部分代表就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厦门大学陈凌云等从公司特征的角度,研究了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可以延缓不利信息披露,降低市场负面影响的 “年报补丁”问题。通过对沪深两市2001~2003年633份出现年报补充及更正公告的公司的分析,发现此类公司的业绩较差、公司的总资产增长较快、较少设置审计委员会且审计质量较差。天津财经大学田昆儒教授等区分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认为前者仅指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后者还包括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质量和生成过程质量。此外,有的代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与保证体系进行了研究。有的代表从会计公关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会计信息传播概念。还有的代表认为可以从会计公正的角度研究会计信息产生过程和结果。

三、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和质量控制

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质量不仅间接受到行业管理模式的影响,更直接受到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影响。与会代表围绕着上述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
在我国未来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方面,代表们的观点各异。有的代表认为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有的代表认为应当是政府管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还有的代表提出未来的监管模式应该是独立监管型的;对于独立监管模式,也有代表持谨慎态度,认为其运作效果尚需要时间的检验。南京理工大学韩晓梅通过分析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后PCAOB监管政策的导向,认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应当采取控制导向的审计质量监督模式。对此,有的代表指出,在借鉴国外经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尽管存在多种观点并发生多次交锋,与会代表们达成了下列共识:第一,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制度依赖的特征,别国适用的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第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监管对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仍将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因此今后的研究主要应当关注政府监管的适度性问题。
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形成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会计和审计专业判断、审计技术和方法等。中国人民大学戴德明教授等从会计判断的角度分析了会计不确定性对审计师意见的影响,认为高质量财务报告准则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厦门大学韩洪灵利用透镜理论研究和评估审计决策与判断过程,考察审计职业判断对审计意见形成过程的影响。北京大学吴联生博士通过分析变动收益和固定收益下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及其行为特征,研究了相应监管策略。另外,代表们还分别从审计委托形式、审计契约关系以及审计意见等若干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代表认为独立董事制度安排可以实现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有效需求;有的代表则认为,独立董事能否发挥作用受限于公司治理结构。因此,仅依靠独立董事并不能有效弥补现有委托模式的缺陷。#p#分页标题#e#
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方面,代表们普遍认为,健全完善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的审计准则和检查制度难以对业务质量进行有效的衡量和评估的状况,中央财经大学李爽教授等借鉴CO- SO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建立一套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质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功效系数法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为了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参会代表还认为应当从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风险意识、组织结构以及股权设置等方面入手强化事务所质量控制。东北财经大学王棣华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合伙制事务所的合伙文化建设。有的代表建议在分析事务所关键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将会计师事务所的股权细分为财产股、岗位股、贡献股, 以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出现的组织结构混乱和利益纷争等问题。

四、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会计、财务与审计问题

产生于20世纪中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相关利益之间的一组契约”。透过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研究财务与会计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在本次会议研讨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
中国海洋大学王竹泉教授就利益相关者会计问题做了大会报告,指出, 21世纪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世纪,同时伴随着对价值管理的关注和企业个性化的增强。上述三者的结合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会计理论的解释力变得越来越弱。王竹泉教授因此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框架,即以企业和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个性化为出发点,从而建立的用以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代表们普遍认识到传统的股东至上财务观念的缺陷。南京理工大学温素彬等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财务观念,并构建了和谐财务管理模式,认为和谐的财务管理不仅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利益和谐,还要考虑当代与后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谐,以及人类与非人类物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谐。南京大学李心合教授对此发表了类似的看法,认为企业的财务目标除了增进股东财富外,还应当包括对利益相关者的考虑,把公平与协调、公共利益等概念融入公司财务目标体系。由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目标存在冲突,财务目标应当强调真实性。此外,鉴于财务作为企业合约的组成内容,在性质上是一种明确各利益相关者财务权利和责任的制度安排,李心合教授提出了构建制度财务学的新思路。成本会计论文湖南大学王善平教授等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对审计契约机制的研究,认为独立审计是保护企业利益相关者产权的公共契约。进而提出,为从确保审计师独立性的角度来维护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应当将审计师聘任权安排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有代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由企业利益相关者来聘任审计师在实务中可能不易操作,其运行成本会有大多,如何对其进行监督等问题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p#分页标题#e#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就财务教学问题、制度财务学的构建、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链管理、企业成本控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建立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会议有交锋、有共识,充分展示广大中青年财会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会议还评选出中洲光华杯学术创新奖和优秀学术论文奖。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