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论述
【摘要】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已有盈余管理研究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认为已有研究仅仅局限于已有会计规则的框架下来研究会计规则执行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而会计规则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规则的制定。代写会计论文本文认为,会计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是两个相互影响的环节,会计域秩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评价标准;盈余管理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为会计规则的制定提供依据,它除了关注会计规则的执行行为以外,还应将会计规则的制定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即研究在采用不同原则、方式和程序所制定而成的会计规则下的不同盈余管理行为。
#p#分页标题#e#
【关键词】盈余管理 会计域秩序 会计规则
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Healy andWahlen, 1999)。从盈余管理的实现手段来看,它可以区分为2类: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Schipper, 1989)。前者是通过会计手段(主要是会计政策)而实现的,而后者则是通过有意安排真实交易而实现的。从表面上看,#p#分页标题#e#盈余管理行为是会计规则执行者对会计规则的违背;但实质上,它反映的是会计规则本身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盈余管理不仅与会计规则执行相关,更与会计规则制定相关。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论,而后通过分析认为会计域秩序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会计规则制定与执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最后从会计规则制定的角度指出盈余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盈余管理研究:回顾与评论
(一)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的研究
#p#分页标题#e#目前,估计非预期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计量方法。为估计非预期应计利润,许多研究将报告的净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差定义为总应计利润,然后将总应计利润与正常应计利润的替代变量进行回归,没有被解释的部分(回归残差)就是非预期应计利润。属于这种研究思路的代表性文献有Healy(1985), DeAngelo (1988), Jones (1991), Dechow and Sloan (1991)以及Dechow, Sloan, and Sweeney(1995)等,它们之间的区别则在于对正常应计利润替代变量选择的不同。该方法的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估计出公司整体上的盈余管理。然而,通过估计非预期应计利润来估计盈余管理的方法是不够精确的,其原因主要在于总应计利润的构成项目较多,不同项目的应计利润到底有多少属于正常的应计利润#p#分页标题#e#,又有多少属于非正常的应计利润,它可能受不同因素影响,而且不同因素对不同应计项目的影响程度可能并不相同。但是,以上计算估计非预期应计利润的方法,就是假设不同因素对不同应计项目的影响程度是一致的。
为了克服盈余管理计量不够准确的不足,许多文献通过对具体应计利润的非预期构成进行分析来研究盈余管理。Teoh, Wong andRao (1998)发现IPO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和坏账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 Beaver, Eger, Ryan andWolfson (1989)与Liu, Ryan andWahlen (1997)等研究了银行运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 Petroni (1992)和Petron,i Ryan andWalden (1999)等则研究了财产保险公司运用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p#分页标题#e#;另外, Visvanathan (1998), Miller and Skinner (1998)和Ayers(1998)研究了递延税款作为盈余管理手段的问题。另外一种改进盈余管理度量精确度的方法是通过对公司某些真实交易安排的分析来研究盈余管理。Hand (1989)发现债务—权益转换业务的安排是公司避免业绩下降的盈余管理手段; Bartov (1993)研究了长期资产和投资处置的时间安排作为利润平滑和降低权益负债率的盈余管理手段; Perry and Grinaker (1994)发现R&D的支出是经营者在比较实际利润与分析师预期之间关系之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Black, Sellers, andManly (1998)发现,非流动资产销售安排是经营者进行利润平滑的盈余管理手段。Herrmann, Inoue, and Thomas (2003)则运用日本的数据,发现长期资产销售是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其目的在于降低管理层预测误差。应该说#p#分页标题#e#,分析具体应计利润的非预期构成和真实交易来计量盈余管理,可以提高盈余管理衡量的精确度,因为它并不是通过估计而是通过直接分析具体业务而得到的。但是相对于估计非预期应计利润方法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无法估计出公司整体上的盈余管理。
从盈余管理的动机角度来看, DeAngelo (1988)和Kasznik (1999)等研究了为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的理解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Healy (1985)和Guidry, Leone andRock (1999)等则研究了为提高经营者报酬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Healy and Palepu (1990)、DeAngelo, DeAngelo and Skinner (1994)和DeFond andJiambalvo (1994)研究了为降低违背贷款合约可能性而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 Moyer (1990)#p#分页标题#e#、Scholes,W ilson, andWolfson (1990)和Collins, Shackelford, andWahlen (1995)等研究了为避免监管部门的干预而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以上关于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的研究,它们基本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并且从总体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二)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的研究
已有文献在盈余管理频率或者幅度方面所提供的证据还远远不足以揭示客观事实。Teoh, Wong andRao (1998)发现IPO公司在IPO当年的非预期应计利润的中位数为资产总额的4~5%, Erickson andWang (1999)则发现收购股票公司在股票收购季度的非预期应计利润为资产总额的2%。#p#分页标题#e#Teoh, Wong andRao (1998)同时还发现大约有62% IPO公司的非预期应计利润比配对样本高,如果正常比例为50%,那么,有12%的IPO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这个证据在普遍化意义方面存在不足,因为这个结论是根据IPO公司或者收购股票公司得出的,它并不能代表所有公司的盈余管理频率。Sweeney (1994)研究了为避免违反贷款合约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的频率问题,它发现违反贷款合约的22家公司中,只有#p#分页标题#e#5家通过会计变更而延迟违反合约1个季度或者1个季度以上。显然, Sweeney (1994)研究的仅仅是违反贷款合约的公司,而并不包括通过盈余管理而达到没有违反贷款合约的公司,这样,它可能低估了为避免违反贷款合约而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Collins, Shackelford andWahlen (1995)发现,将近有一半的样本银行为对付监管而运用5种及5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Adiel (1996)将1980年至1990年间#p#分页标题#e#1294家保险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有1·5%的样本保险公司运用再保险金额进行盈余管理以通过监管部门的检查。可见,为避免监管部门干预而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以上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差异较大。另外, Cahan (1992),Jones (1991) andKey (1997)也报告了为避免监管而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但是,它们所运用的样本太少,因而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以往关于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的文献,有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检验结果依赖于直方图盈余间隔的大小划分#p#分页标题#e#,主观性太强; (2)检验结果仅仅基于少数样本的报告盈余,偏差较大; (3)无法估计盈余管理的幅度。王亚平、吴联生和白云霞(2004)运用所有研究样本的报告盈余信息,放弃对阈值处相邻间隔的主观划分,通过假设报告盈余服从混合正态分布,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阈值处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进行推断。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从1995年至2003年间都存在为避免报告亏损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1996年以及2001年至2003年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较高#p#分页标题#e#,并且2001年至2003年逐年呈上升趋势; 2001年至2003年平均有65%的亏损公司在阈值0点上进行盈余管理并达到避免报告亏损的目的,平均盈余管理幅度为提高ROA数据0·065;研究还发现2001年至2003年期间的盈余管理更加具有隐蔽性。应该说,王亚平、吴联生和白云霞(2004)相对于其他估计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的文献来说#p#分页标题#e#,在技术方面更进了一步,所得出的结论也具有更强的可靠性。
根据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盈余管理研究已经发展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是不同视角的盈余管理研究都还存在不足,这些不足可以通过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来予以弥补。另外,已有研究还存在一个重大的不足,它仅仅局限于在已有会计规则的框架下来研究会计规则执行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实际上,会计规则的执行与制定是相互影响的。显然,将会计规则的制定问题纳入研究范围,是盈余管理研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会计域秩序”、会计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p#分页标题#e#
1.“会计域秩序”概念的内涵。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在发生投资行为过程中所进行的合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是,合作若要取得成功,其基本前提就是需要对利益相关者所投入的不同资源和利益相关者所享有的收益进行确认和计量。这里存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益相关者对资源和收益价值的计量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所进行的博弈之后的公共选择,我们将其称为“会计域秩序”(AccountingOrder),它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源为依据而进行互动的结果,是他们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吴联生, 2002);另一方面,某一机构制定相应的会计规则对资源和收益价值的计量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进行规范#p#分页标题#e#,会计规则实际上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秩序。当然,作为人为制造的秩序,会计规则在现实中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如果会计规则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与会计域秩序不一致,它就不能为利益相关者所接受。会计规则只有与会计域秩序相一致,它才能被利益相关者所接受,也只有这样,会计信息才具备有用性。可见,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具有3个层次: (1)交易和事项的客观表达; (2)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 (3)经济后果的可接受性(#p#分页标题#e#即与会计域秩序的一致性)。现行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主要考虑了第1个层次和第2个层次,而忽视了与会计域秩序的一致性。实际上,会计域秩序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为基本的标准。
2.会计规则制定、执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其实质就是会计规则的有效性问题。根据会计规则有效性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会计规则有效性区分为“被动有效性”和“主动有效性”。其中,“被动”和“主动”是相对于执行者的行为来说的。
会计规则的被动有效性是指执行者对会计规则的恰当执行(包括不进行盈余管理#p#分页标题#e#)是被动的。按照预期效用理论,对于一个理性的人来说,他主动遵守会计规则的条件是违背会计规则所支付的成本大于由此所得到的收入。很显然,无限加大监管力度和惩罚支出,就可以使会计规则得到恰当执行,从而,会计规则具有了有效性,而对于执行者来说,他们是被动地执行会计规则。Pressman (1998)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财务欺诈发生的原因之后指出:对于财务欺诈来说,潜在收益总是巨大的。……甚至被抓到,对财务欺诈的惩罚相对于潜在收益来说总体上是小的。……除非惩罚有实质性的提高#p#分页标题#e#,否则欺诈的供给方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吴联生(2001)在运用简单模型分析了中国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规则的成本与收益,认为对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口径过窄,力度不够;而对会计人员的处罚则是有效的。Press-man (1998)和吴联生(2001)直接从会计规则执行成本与收益方面来考虑会计规则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也有很多学者直接或间接探讨了公司治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会计规则被动有效性的影响,如Beas-ley (1996)、Beasley, Carcello, Hermanson, and Lapides (2000)、Chen, Sun, andWang (2002)、Fran-cis, Philbrick, and Schipper (1994)、#p#分页标题#e#Bonner, Palmrose, and Young (1998)等。可见,会计规则被动有效性是依靠会计规则的执行机制而得到实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会计规则被动有效性也可以称为会计规则的“执行有效性”。但是,会计规则若要具备完全的执行有效性,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就在于监管存在着成本约束,而惩罚支出所带来的福利损失对于某些人来说也可能是很小的。这样,会计规则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仅仅依靠会计规则的执行机制,很难使会计信息具备高质量的特征。另外,即使依靠会计规则的执行机制使会计规则具备完全的执行有效性#p#分页标题#e#,会计信息也不是高质量的。执行有效意味着执行者被动地执行会计规则,这说明会计规则并不是他们自己所选择的会计规则,也就是说,该会计规则并不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按照会计域秩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评价标准观点,依靠“执行有效性”方式得到执行的会计规则,其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一定不是高质量的。
会计规则的主动有效性指的是执行者对会计规则的恰当执行(包括不进行盈余管理)是主动的,即它并不依赖会计规则的执行机制。正如韦伯(1998)所指出的:“通常所谓一个法律规范的有效性,决非内在地就意味着#p#分页标题#e#:遵守它的人之所以遵守它,主要地或不管怎样地都是因为存在着……一套强制机构。”那么,怎样的会计规则不依靠执行机制就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制度的角度来予以回答。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制度就是博弈的特定参与人,诸如“行业协会、技术协会、大学、法庭、政府机构、司法等等”(Nelson, 1994)。显然,将制度理解为博弈的参与人,它根本无法解释制度的起源、变迁及其实施,因而也不为经济学界所重视。第二种观点认为制度是一种博弈规则(North, 1990; Hurwicz, 1993, 1996),第三种观点认为制度是一种博弈均衡(Schotter, 1981; Sugden, 1986, 1989; Yong, 1998; Bowles, 2000; Grei,f 1989, 1994; Milgrom,North, andWeingas,t 1990; Grei,f Milgrom, andWeingas,t 1994; Calver,t 1995)#p#分页标题#e#。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虽然对制度的理解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它们都认为制度是自我实施的,而非需要借助实施机制才能够得到执行。这里的制度就是“自发的秩序”(Menger, 1883 [1985]; Hayek, 1973)或自组织系统。制度所处的状态实际上就是纳什均衡①。假设有n个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战略不变的条件下,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个人战略最优可能依赖于也可能不依赖于其他人的战略),所有参与人选择的战略一起构成一个战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战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组成,也就是说,给定别人战略的情况下#p#分页标题#e#,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任何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纳什均衡,如果一个协议不构成纳什均衡,它就不可能自动实施,因为至少有一个参与人会违背这个协议。与此类似,会计规则如果能够得到执行者主动的恰当执行,则意味着它必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最优战略的组合,即它是利益相关者充分博弈的结果,它既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已经被利益相关者所接受,即会计规则的实际经济后果与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经济后果的预期相一致。这样,包括执行者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会主动遵守会计规则。可见,这种有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相关者所认可并接受的公共选择充分反应在会计规则的内容之中#p#分页标题#e#,它只能在会计规则制定环节中得到实现,因而,我们可以把会计规则的主动有效性称为会计规则的“制定有效性”。制定有效的会计规则不仅能够得到执行者主动的恰当执行,而且它所生产的会计信息才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为它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选择的结果,它就是按照会计域秩序的要求而产生的会计信息。
依照上述观点,会计规则的有效可以是执行有效,也可以是制定有效。执行有效虽然可以使会计规则得到恰当的执行,但它所生产出来的会计信息并不具备高质量的特征;制定有效不仅可以使会计规则能够得到恰当的执行,并且它所生产出来的会计信息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见#p#分页标题#e#,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会计规则执行机制的作用是第二位的,而会计规则的制定则是最为重要的。另外,从会计规则的社会执行成本的角度来看,由于制定有效的会计规则可以得到执行者主动的恰当执行,因此,社会执行成本为零;而执行有效的会计规则是依赖执行机制而得到恰当执行的,因此,社会执行成本一定大于零。因此,制定有效的会计规则可以节约会计规则的社会执行成本。目前,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恰当执行(包括盈余管理)已经困扰着世界各国。这种情况首先与会计规则执行机制相关#p#分页标题#e#,如投入的监管资源不够,但它同时表明,这种会计规则一定不是制定有效的会计规则,即使通过完善会计规则执行机制使它得到恰当的执行,它所生产出来的会计信息仍然不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见,提高会计规则与会计域秩序的一致程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盈余管理最根本的途径。
三、简要结论
会计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是两个相互影响的环节,它们的目的都在于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域秩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评价标准,它是利益相关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源为依据而进行互动的结果,是他们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会计规则如果与会计域秩序一致,具有可接受性#p#分页标题#e#,那么,它不仅可以得到执行者的主动有效的执行,并且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也在最大程度上代表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如果会计规则与会计域秩序不一致,不具有可接受性,即使借助于执行机制使会计规则得到执行者的被动执行,其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也不是高质量的,因为它与会计域秩序并不一致。
盈余管理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控制盈余管理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为会计规则的制定提供启示与依据。已有盈余管理研究关注的仅仅是会计规则执行层面的问题,而会计规则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规则的制定。因此,盈余管理的研究除了关注会计规则的执行行为以外,#p#分页标题#e#还应将会计规则的制定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即研究在采用不同原则、方式和程序所制定而成的会计准则下的不同盈余管理行为。这样,盈余管理的研究就可以结合会计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两方面,它不仅能够得到在某一会计规则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基本规律,同时还可以得到会计规则的不同制定原则、方法和程序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从而为会计规则的有效制定乃至会计规则的有效执行提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 2004.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作论文
韦伯. 1998.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p#分页标题#e#.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
吴联生. 2001.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合约安排.经济研究, 2
吴联生. 2002.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经济研究, 4
吴联生. 2004.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参与特征———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3
俞乔、杜滨、李若山. 200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研究.#p#分页标题#e#复旦大学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