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3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6111705141509
  • 日期:2011-06-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会计教育论文: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因面临知识经济的冲击而被赋予了新的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内涵,会计教育同样感受遭受了挑战。综观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变迁,有充分理由相信,如果没有完善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课堂教学的根会计教育论文本改革是不可能彻底的。因此,本文从转变教育理念入手,着重讨论了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会计教育的课程设计和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措施。
关键词:知识经济; 特征; 教育理念; 设计; 策略
21世纪世界经济的增长特征被认为是知识经济,这一新的浪潮给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会计知识体系的变化越来越快,它要求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有较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和进行知识更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会计的空间拓展越来越广泛、全面、多样。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纵观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可以说高校会计专业从人才培养计划到教学的组织实施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该从对问题的分析中选择改革的突破口。
一、现有高等会计教育的特点及缺陷
1·教育思想上传授知识重于实务训练
现有的会计教育是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以及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这些课程的教学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课程如果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确定下来,就成为教学组织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刚性”,这种相对固定的课程设置与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既使教师的教学囿于成文的规定,也使学生的学习少了自主灵活的空间, 而这一切无不是围绕着知识传授这根主线的,学生四年本科学习过程中极少有机会接触到实务训练。
2·课堂教学在理论与应用间有明显的断层
在现有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一种机械的记背替代了灵活的运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学生适应的仍然是一种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学习方式。
3·重视“专则”教育,忽视通则教育
现有的会计教育侧重于国内会计制度讲授,忽视了现代企业向全球性发展的趋势。在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里,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介绍或研究的课程几乎没有,这种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4·课程设置缺乏有机联系,且存在大量重复
现有的会计教育在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缺乏对教材体系的统一设计,不少高校都冠以“21世纪教材”等头衔编写教材,由于没有统一规划,教材中知识点的重复现象比比皆是。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在授课内容上有很多重复之处,而在课时上却按完全独立的两门课安排,《经济法》与《税法》也存在类似问题。 #p#分页标题#e#
5·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一部分、一部分地讲授课本知识,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甚至会出现会计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后,却不能系统地回答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这使得我们对现有会计教学模式究竟教会了学生什么产生疑问。
二、应对知识经济的会计教育理念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业界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相比较而言,会计教育长期以来却无大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减少教育与现实的差距。
1·教学调整要紧紧跟踪社会需求的变化
会计培育方向要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体现社会现实未来的发展需要,纵观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落后于快速发展的会计职业,会计教育目标的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21世纪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开拓型以及具备德才兼备的素质。即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广博的一般性和专业性知识技能, 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2·教材体系要反映创新活动的最新成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匮乏的。
3·培养目标要更能体现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曾针对进入会计业界的信任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职能素质( function- al competencies),包括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选择相关可靠的度量标准、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素质(personal competencies),包括适合会计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与人合作、沟通、领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三是宽广的商业视觉素质(broad business perspective competencies),包括全球视角、战略思维、行业观念、市场、顾客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压力也促使会计教育的变革,要求会计教育界从自身内部进行会计课程的战略性重构。
三、按新会计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设计
如前所述,要按照教育理念更新的要求重新进行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作为指导思想新教育理念的特点应该有以下内容。一是注重培养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21世纪的会计教育,应当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和较为宽广的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视野,真正构建起金字塔式的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的需要。二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处理纷繁的失误。企业的会计人员将不再是仅仅担负着核算、监督等功能而是能提供五大核心服务。其中五大核心服务分别是:确认性服务与咨询正确(assurance and information integrity)、技术服务( technology services)、管理顾问服务与绩效管理(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财务规划( financial planning)、以及国际化服务 ( international services)。三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联系。传统的会计教育,许多年来一直沿用相同(似)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教学内容虽有较大变更,但从总体上讲仍然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传授,而在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各地的高校,应本着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或讲座,为学生今后更快地融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的适应性将得到大大提高。#p#分页标题#e#
基于上述理念转变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基本设计可以这样表述: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我们在每一门课程开始之前,应先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再分部分讲解。比方说,在学生已有一定专业基础时,大二先开设为期二周的“计划”课,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想自己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述自己的新产品、进行企业与市场分析、制定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策略,并作出书面与口头的报告。通过这个短课程,既可以使学生了解职业团队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会计课程的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让学生针对自己两周时间内所发现的问题快速补充“营养”。当然,这种短课程的开设并无参考教材或范本,在学生整体减负的趋势下,也不允许我们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所以更为现实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作一些企业的调查实践,到一些部门(如税务、财政、金融等)去实习。作为教师,则在授课时多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或许这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另外,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使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事件,进行真实的核算、决策、咨询,而教师在其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要求,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不过,这需要企业的大力配合,需要教师对相关的知识比较熟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许多大学尝试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电子邮件或闭路电视来进行远程教学。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而另一方面又大大增加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这与我们目前实施的有关学籍管理办法中的学分制是不矛盾的。不论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式如何,其理念始终应该与会计教育的需求为依托。使其能确实的掌握时代变化的脉搏。这不仅关系到整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同时对中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四、改革教学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要加大基础课所占比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过于狭窄,技术性太强,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必须拓宽专业基础,加大基础课的比重。为此,会计教育的专家学者们必须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自愿修改课程计划,增加非会计专业的课时。美国会计学在1967年就已提出了这种要求:学生应该学会欣赏人文科学,包括艺术和文学,要理解数学、物理以及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这样的学习能够有助于使其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在人类知识活动的广阔领域中兴趣广泛……将来的会计师必须具备全面广泛的教育背景。#p#分页标题#e#
第二,要淡化专业界限,减并一些不规范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中财会类专业很多,今年又设置了比较多的专业方向,存在着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的倾向。这就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专业性很强,知识面很窄,适应性很差,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合并。就目前情况来看,比较规范的专业有三个:会计、审计和理财。其中后两个是从前一个中分离出来的,三者有很多共同之处,另外由于财、会、审三个专业的很多课是共同的,因此学生入学时可不分专业, 到大三或者大四后再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当划分专业方向。这样,有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第三,要适当归并专业课,减少专业必修课门数,调整专业选修课。我们认为,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只设如下六门: 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含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电子计算机会计与审计。这些课程全部在大一至大三讲完。大学四年级时,根据专业方向,从如下课程中选修一定课程:高级会计、国际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经济效益审计、管理咨询、纳税咨询、证券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我们认为,这样做有如下好处:一是财会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五门课程都是必修课,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要修,体现了宽口径的要求;二是大学四年级时,根据专业方向,选修一定的专业课程,体现了对课程学习深度的要求;三是专业必修课经过归并后,避免了重复。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归并在一起,能够避免这两门课在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方面的重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重复也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把短期决策部分纳入成本管理会计,而把长期投资部分纳入财务管理。
第四,加强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不断完善教学环节。在我国很多院校的会计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讲授和作业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着重于传授和吸收知识,而忽视应用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是 “传”、“授”的对象,成了理论知识的接受器、储存器。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会计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财会法规中所规定的操作方法,但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认为,广泛地开展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能比较好地弥补上述不足。第五,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质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以及教师质量都不过分。的确,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一切都无从谈起。关于提高教师的质量,我们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必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纵观本世纪的中外会计教育,的确有一部分会计理论的大家,不断地推动中外会计理论的发展,引导他们的学生如何正确地学习和思考。如美国的佩顿W A(Pa- ton)和利特尔顿A C(Littleton),中国的杨纪琬等教授,都十分注重会计理论教育。尽管他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些学者在会计教授中之占较小部分,其余大部分人仍然满足于讲授那些以法规为基础的基本教育。二是必须让大学教师接受如何进行教学的培训。现在的大学教授们几乎没有或很少受#p#分页标题#e#会计教育论文过如何教学的正规培训,只有极少数学过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幼儿园的教师们在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上却受过更多的正式教育,这是很具有讽刺性的。三是多方努力,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加强教学在高等院校各方面工作中的地位,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不断地奖励那些在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韦恩迈克马纳斯·会计学:数字是什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2] 刘兴云·中西会计比较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3] 刘 锋·会计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 周明星·国际对接:中国教育的樊篱与跨越[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
[5] 张硕星·中国会计教授会2000年年会观点综述[J]·上海会计, 2000, (9)·
[6] 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J]·会计研究, 2000, (9)·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