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内涵是纷繁复杂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大致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一般说来精神文化是最深层的文化层面, 它深刻影响并构建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 制约着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限于篇幅, 拙文以下仅就古代审计文化的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略做探讨, 发掘若干对当代审计文化建设富有借鉴意义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代写会计论文封建社会里, 由于剥削阶级本性所决定, 官场大多污浊不堪, 官风往往腐化堕落, 官吏多为贪恶暴虐之徒。但是, 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 历代也有少数官吏“矫然自拔于污世”, 史称清官、循吏、良吏等。
清官的形成具有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主观因素,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上, 几乎所有的清官在国与家、人与己、荣与辱、生与死、廉与贪、俭与奢、善与恶、勤与惰的选择上, 都具有崇高的人生目标及价值取向。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姚崇的“与其浊富, 宁比清贫”;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安石的“洁白之玉, 寒于冰霜”; 司马光的“于物澹然无所好”,“恶衣菲食以终其身”; 于谦的“要留清白在人间”
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和俭约淡泊的生活, 必然使他们在从政中会自觉以廉为本, 克己奉公, 殚精竭虑, 以实现一生孜孜以求、治国安民之夙愿。
古代优秀的审计官吏除具备清官的共性之外, 还因其工作的性质而具有一些特性, 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古代审计文化的光辉,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自奉俭约, 廉洁正身, 无私无畏。古代审计工作的性质是进行经济监督, 这就要求审计官吏更要正身守道。有守者乃能监督, 无瑕者方可律人, 己之不廉, 而欲正人之贪污, 自古及今未之能行。
如《旧唐书·韩 传》载 “性持节俭, 志在奉公, 衣裘茵衽, 十年一易, 居处陋薄, 才蔽风雨。弟洄常于里宅增修廊宇, 自江南至, 即命撤去之, 曰:‘先公容焉, 吾辈奉之, 常恐失坠, 所有摧圮, 葺之则已, 岂敢改作, 以伤俭德。’自居重位, 愈清俭嫉恶,弥缝阙漏, 知无不为, 家人资产, 未尝在意。”正因为韩 具有这样自律奉公、以身作则的品德, 其在担任审计工作期间,“清勤检辖, 不容奸妄, 下吏及四方行纲过犯者, 必痛绳之。”从而以“公洁强直, 明于吏道 评究簿书, 无遗纤隐”而在中国审计史上留名。
其二, 刚正不阿, 不畏权贵, 嫉恶如仇。古代审计作为治吏的工具, 其监督的对象是各级官吏, 因此在工作中必须有浩然正气, 其嫉恶如仇, 勇于同不法官吏作斗争。如明朝著名清官海瑞“生平为学, 以刚为主, 因自号刚峰。”他曾效法古人尸谏之义, 上书指责明世宗为了求仙, 不理朝政, 致使官横吏贪, 民不聊生, 从而以刚直名震天下。正由于他有这样大无畏的精神, 连高官权贵也闻风丧胆。他“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 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 闻瑞至, 黝之。”#p#分页标题#e#
(《明史·海瑞传》) 又如西汉盖宽饶“为人刚直高节, 志在奉公”;“进有忧国之心, 退有死节之义”;“职在司察, 直道而行。”其任司隶校尉期间,“刺举无所回避, 小大辄举, 所劾奏众多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使至长安, 皆恐惧代写会计论文莫敢犯禁, 京师为清。”
(《汉书·盖宽饶传》)其三, 守法公正, 不徇私情。古代审计对官吏在经济上进行监督, 其工作的依据就是国家的各种法律, 因此懂法守法、依法办事是保证审计工作公正权威的根本。
如汉代薛宣主张“吏道以法令为师, 可问而知”, 坚持在审计工作中“用法平而必行, 所居皆有条 教可纪”(《汉书·薛 宣传》) 。其在审计处理高陵县令杨湛、栎阳县令谢游贪猾不逊之事时, 按照法律程序, 以事实为依据,“阴求其罪臧, 具得所受取 乃手自牒书, 条其奸臧”, 最终顺利地将二者罢官。薛宣任御史中丞时, 职掌监察审计各级官吏的大权,“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 所贬退称进, 白黑分明, 由是知名。”( 同上) 又如东汉苏章年轻时就因为博学品高被举荐为贤良方正。为官后执法公正无私, 任冀州刺史时,“故人为清河太守, ( 苏) 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 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
‘人皆有一天, 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 私恩也; 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 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 望风畏肃。”(《后汉书·苏章传》)其四, 勤于政事, 一丝不苟。古代审计的主要工作是查核财经帐簿、凭证等, 有时还要对照实物进行清点, 其特点是相当繁杂琐碎, 工作量很大。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勤勉尽职, 认真负责。《宋史·陈希亮传》载: 其判三司户部勾院时,“三司簿书滞留者, 白天禧以来, 末帐六百有四, 明道以来, 生事二百一十二万, 希亮日夜课吏, 凡九月, 去其三之二。”我国古代审计史中不仅出现了不少勤于吏治的官员, 而且还涌现出一批名不见经传的下级吏员,在工作中兢兢业业, 默默无闻, 恪尽职守。
他们“出入朱墨, 钩校精核, 代写会计论文一毫必利于公上, 一豆不落于人手。”(《双溪集》卷 11)纵观中国古代审计史, 审计官吏中的佼佼者所体现的思想、品格、气质和行为准则等, 是中国古代审计文化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今天, 我们若能以此为镜, 照照自己, 深刻反思, 那对于审计 队 伍 的 建 设 和 审 计 工 作 的 开展, 以及对于进行反腐斗争和廉政建设,都将是有所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