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全球经济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处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作出重点规范,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件仍然屡屡发生,笔者认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整治防范是最重要的,要做到刚柔相济。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内在的原因
1.政治利益。多年来,单位经营业绩考核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而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会计职称论文代写及会计报告,为此单位就可能对其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包装粉饰,尤其是一些经营业绩不佳的单位更是挖空心思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
2.经济利益。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意给亏损和缺乏信用的单位贷款,为此,经营业绩不佳的单位只有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另一方面,为了偷逃税收, 单位往往采取仿造、变造、隐匿或擅自销毁账簿、凭证等手段, 虚列多列成本费用,不列或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偷逃流转税、所得税。另外,对于那些拟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公司来说,为了筹资发行股票债券,或保证上市公司不被摘牌,也只有按条件做出一份虚假会计报告。
(二)外部原因
1.会计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会计法规制度不相协调,法规制度实施不配套,法规体系还不够规范科学。二是对现有法规制度贯彻不力,主要体现在对会计法规宣传教育不深入和执法不严等方面。
2.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指单位的会计体系监督,外部监督指财政、税务、审计、工商、银行等部门的监督。从会计监督来讲,改革赋予单位自主权和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一些单位领导就有我是领导我说了算的思想,错误的认识造成会计核算失真,监督在不少单位基本失控;而审计监督,由于面广,任务重,即使是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后,也与其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这都不能从外部监督上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3.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素质的制约。《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但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是一种依赖关系,不具备监督应用的独立地位, 其工资、奖金等经济生活命脉掌握在单位领导人手中,会计人员只能唯命是从。另外,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从事会计核算尚有不足,更何谈参与监督和决策。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要刚柔相济
从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不难看出影响会计信息 质量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会计信息防范就必须刚柔相济 ,既要有严格的法规制度,又要有充满人情味的人本管理,两者相辅相成。 #p#分页标题#e##p#分页标题#e#
“刚”指的是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认真贯彻《会计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提高法规的严肃性,加强监督的力度。
(一)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我国已出台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10个具体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及一系列会计核算制度等法规、规章、制度,对于这些制度应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补充完善,对于已过时的则加以清理,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会计法》,尤其是对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宣传,使《会计法》精神深入人心,自觉地指导各单位的会计行为。
(二)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法规的严肃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几个环节要齐抓,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数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
(三)加强监督的力度。各级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部门应协调配合,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各级主管部门更应负起责任,对其所属单位的会计人员在业务上进行指导,核算上进行监督、检查。还要发挥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柔”指的是人本管理。
(一)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包括敬业爱岗,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会计人员必须以会计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从事会计工作的自豪感,运用“会计”这一工具,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学习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根本手段,应对在职的会计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和职称考试等,使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吸收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加入会计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第一,从会计人员任用管理着手,取消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设立会计会计职称论文代写核算中心,实行统一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廉政建设。第二,严格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把好会计入口关。第三,对会计人员实行考核。财政部门在办理年检时,可进行必要的考核,淘汰一些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差的会计人员,纯洁会计队伍,从而激发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