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关于会计公允价值的几点思考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40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5181125591272
  • 日期:2011-05-1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摘 要:“会计理论的变革实质上是试图改变传统会计理论强调成本的状况,代之以价值为中心的符合逻辑的结构。”公允价值的计量体现了这一要求。同时,公允价值计量反映了计量属性的多元化趋势,也填补了历史成本无法客观反映的领域的空缺。但是公允价值计量付诸实践之前,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本文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运用意义、价值确定以及其局限性和改进意见等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以期从公允价值的角度,对会计计量变革作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探索

    “会计理论的变革实质上是试图改变传统会计理论强调成本的状况,代之以价值为中心的符合逻辑的结构。”公允价值的计量体现了这一要求。同时,公允价值计量反映了计量属性的多元化趋势,也填补了历史成本无法客观反映的领域的空缺。但是公允价值计量付诸实践之前,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公允价值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公允价值(F A I R  V A L U E )的定义,在 F A S B 第 7 辑概念公告中是指“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在ISA中公允价值是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无论各国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如何不同,公允价值的本质都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合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未来现金流量是以公允价值为目的,由于资产预期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以未来流入企业经济利益的现值确定资产价值合乎资产定义。同理,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由于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因此以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现值计量负债,也合乎负债的定义。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存马克思曾指出:“......商品的成本价格也决不是一个仅仅存在于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这个价值部分的独立存在,在现实的商品生产中会经常发生实际的影响。因为这个价值部分会通过流会计论文范文#p#分页标题#e#通过程,由它的商品形式不断的转化为生产资本形式,因而商品的成本价格必须不断买回在商品生产上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从马克思的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并不是一个定数(不是历史成本),“......商品的成本价格也决不是一个仅仅存在于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而是一个变数(是公允价值,即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商品的成本价格必须不断买回在商品生产上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此外,会计如采用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还符合实物资本维护的理论。实物资本维护的观点认为,资本是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些能力所需的资金或资源。很明显,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耗费这些能力,同时为了进行生产,又必须购回这些能力,只有这样简单再生产才能维护,扩大再生产才有基础。但企业耗费的生产能力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则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进行。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符合会计配比原则的要求目前一般认为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收入与成本、费用要保持时间上的配比,即某一时间的收入必须与某一时间的成本、费用相对应;另一方面则要求进行配比的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关系,即不同收入的取得是因为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成本和费用,而不同成本和费用的发生是为了获得不同的收入。但我觉得仅把配比原则理解为这两方面的含义是不够的。它应该有更广义的理解。它除了有上述两方面的含义外,还应有在计量方面进行配比的含义。目前,收入与成本、费用在计量的单位方面是配比的,都是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是在计量的属性方面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按历史成本计价。因此,为了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就有必要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运用公允价值能合理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较好的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经营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运用公允价值能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收益目前的企业收益计算是通过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来。而由于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按历史成本计量,很明显,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是各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但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亏现象。如企业计算收益、费用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则这种现象就可得到很好的解决。#p#分页标题#e#
  公允价值的确定公允价值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以表现为现行市价、参考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企业的可比资产特性而确定的估价、现时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按恰当的现行利率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以及按商品的合理利润确定的价格。为了兼顾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资产,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采取不同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为:如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公允价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决定;如该资产和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
  从以上公允价值确定原则可看出,公允价值的确定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存在很大差异。
  简单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的确定简单市场是指近乎完美或完美的经济市场,即活跃市场。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不存在私人信息,市场预期该资产所蕴含的未来现金流量的价格,就是该资产的市场价值,并且市场会对企业资产的价值进行“调整”标价,因而资产的市场价值反映了资产的真实价值。这种假设条件下,所有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明确界定,具有可观察性。
  复杂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复杂市场是指市场并不完美和完善,存在着诸如资产交易不活跃及大量私人信息等现象的不完全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并非所有资产都可以交易,资产的市价难于取得,因此,公允价值也不是唯一的,可以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被认为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受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在技术上是多样的,但下列一般原则是普遍适用的:
  在可能范围内,对未来现金流量和利率的估计应当反映未来事项不确定性的假设。
  用于现金流量的折现率的内含假设,应当同估计现金流量时所内含的假设一致。否则,一些假设的影响将会被重复考虑或被忽略掉。例如,一项借款合同约定现金流量利率为12%,这个利率考虑到该借款可能违约而发生拖欠的风险,如果另一项借款在预计现金流量时已考虑到违约损失的风险,假定它的利率也是12%,则12% 的利率就不宜作为这项借款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率。
  现金流量与利率的估计应当客观公正,不应有偏见。
  为了某种目的,故意高估或低估现金流量都是不对的。
  估计的现金流量与利率,应考虑每一个估计数及其出现的概率(可能结果),而不应采取单一的最可能,最小的或最大的金额。#p#分页标题#e#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现值,来恰当反映公 允 价 值 呢 ? 主 要 有 两 种 计 算 现 值 的 方 法 — — 传 统 法(Traditional approach)和期望现金流量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下,都可以用来估计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第一,传统法,按照传统法计算现值,通常使用单一的一组与估计现金流量成正比的利率。它只考虑一种可能,即最大可能或者最低的现金流量。
  传统法的特点是简单易用:如果有合同约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和负债,运用传统法计量的结果同市场参与者对该项资产或负债的数量表述能够趋于一致。
  但是,采用传统法,关键在于识别和选择“与风险成正比”的利率。为此,需要找到可比较的两个因素:
  (1 ) 被计量的资产和负债;(2)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相应的、可观察到的利率,具有相似的未来现金流量特征的另一参照性质的资产或负债。在较为复杂的计量问题中,找到后一因素相当困难。例如,若干非金融资产或负债,既没有市场价格,在市场上也找不到类似的参照物。
  第二,期望现金流量法,按照期望现金流量法,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考虑到每一种可能的现金流量的发生概率,加权平均,以求得可能现金流量的平均期望值。
  按照期望现金流量法进行现值计算,如果现金流量的时间安排是不确定的,期望现金流量法同样可应用于现值技术。
  关于折现率的选择,我认为选择折算利率,关键是要克服主观性。对资产所有者来说,折现率应当反映其消费偏好,愿以此为等价原则折算其未来收益,对资产购买者来说,折现率应当反映是含风险的投资报酬率,反映对未来收益风险度量。
  以此衡量将要得到的资产价值,只有双方愿意,且所选折现率可反映此意愿的前提下,计算结果才可反映公允价值。按无风险利率折现的期望现金流量可能是公允价值的最佳预测,理由是:在许多情况下,风险溢价的确定无法得知,即使风险溢价的确定可以得知,按投资组合理论,在有效市场中除系统风险外,风险溢价与期望现金流量的关系不大。
  总的来说,在会计计量时,若无法采用某种可观察到的、由自由市场客观决定的市场价格(其转化形式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或直接按现行市价)信息时,就不能不转而采用未来先进流量估计值,但现金流量的简单加总或其现值均不是计量属性,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算是为了探求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当前非强迫或清算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达成的资产买卖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现值的计量也可用于负债。来自一笔贷款的收入就是贷款人将未来流入量的许诺作为一项资产而付出的代价。应付债券的公允价值就是该证券在市场上作为资产交易的价格,这样,使用现值技术去估计一项公允价值,就可以把它转换为对一项资产的估计。但使用现值技术去估计一项负债时,不同于计量资产的特点是:必须反映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资信的好坏决定借款利率的高低。所以,这是采用期望现金流量法更为有效。因为,一个企业发生负债,意味着该企业将会有现金向外流出,从概率看,此项现金流出是一个随机变量,它有一个可能的取值范围。#p#分页标题#e#
  如果流出的金额很低,违约的概率也很低,如果流出的金额很大,违约的概率也很大,企业的资信状况可以较明显地反映在按期望现金流量法进行现值计算的结果中,利用现值技术最相关的负债计量通常反映企业清偿负债的资信状况。例如,两个企业都承诺在五年后偿还人民币500,资信状况好的企业现在就可获得人民币374(利率为6%),资信状况差的企业现在只获得人民币(利率为12%)。两个企业都是以公允价值作为债务确认的基础,其借款所得之间的差额反映了两个债务人不同的资信状况。
  企业资信状况对债务公允价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按照债务条件还款的能力,如果债务由政府机构担保,则一般不会有违约风险,如果有偿债基金或抵押资产,这些在估计企业资信状况对债务公允价值影响程度时都要予以考虑。对两笔债务作新起点计量,在债务的公允价值中考虑企业资信地位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资信状况不同的两笔负债的差异。
  公允价值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公允价值要体现“公允”,交易就必须公平,因此交易双方都必须了解交易情况,自愿地进行买卖。但实际上,很多的交易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例如,一项资产买卖中,如果买方对所购资产情况了解不深, 卖方又故意隐瞒所售资产缺陷,该资产就能以相对较高价格出售,这时,我们就不能得到该项交易真正公允的价值。另外,用现值技术探求公允价值时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和折现率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受企业管理当局意志的左右,可靠性受到影响。如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对金融工具交易有了更多参与,这给现行会计计量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现行会计计量模式不能充分反映经济现实。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开始倾向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
  2002年,IASC(2001 年4月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取代)发布了第39 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9)。该准则规定,特定的金融工具特别是为交易而持有或可供出售的衍生工具、负债及权益性证券,必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发布后遭到了质疑甚至抨击。2001年8月,IASB宣布将着手对IAS39 进行修订。
  2002年,修订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建议,在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交易发生时,给予企业对金融工具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不可撤销的选择权。2003 年12 月,IASB 发布了修订后的IAS32 和IAS39。经过广泛咨询后,修订后的准则改进不少。但是,由于公允价值具有计量属性上的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因而其所形成的会计计量模式在理论上是令人困惑的,FASB 亦未就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这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和在实际应用上的困难,主要体现为:#p#分页标题#e#
  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方面选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样一个非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的模糊性计量概念来作为会计计量的目的和手段,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从事实性基础出发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性的信息,但在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上却不敢保证能提高多少或至少不会减弱。
  市场环境的预知性方面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确认的,但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市场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尤其对于长期性的应收应付之类的项目,在市场环境的预知性上难以把握。
  与企业主体计量的一致性方面企业主体对某些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价值的确定,通常是基于其未来收益(或损失)与不确定性的计量(估计),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这种价值信息一般更有助于投资者的预决策即更能提供对企业管理当局有用的信息,但往往与其公允价值不完全相符。
  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性方面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在的现金价值的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但因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难度很大,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亦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易推行应用的难点。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也许有人认为,如果波动性存在,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反映这种波动,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获得更相关的财务信息。但是,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我国 9 9 年实施了《债务重组》准则后,就出现了很多重组企业人为低估资产公允价值以创造重组利润的情况,于是不得不修改准则,在新准则中淡化公允价值的作用。对于重置成本或市场价格的形成,则包括了许多因素和预期,是众多市场参与者讨价还价的最终结果,现值计量只能大体反映这一复杂的过程,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即使我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公允价值,但由于现有会计法规上的漏洞,公允价值也有可能被目的地人为高估或低估,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克服公允价值本身的局限性受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和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等外部因素限制,待相关条件成熟,公允价值就会越发显露其优点。现阶段我们可以做到的有以下几点:#p#分页标题#e#
  首先在观念上要解决好可靠性与相关性的辨证统一问题历史成本因可核而可靠,公允价值因资料不易取得,主观随意性较大而不可靠。但由于按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要受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信息使用者在现在使用这些信息,则要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经营决策。这样按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信息就有可能由于其不相关而变得不可靠;反过来,由于公允价值是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 尽管它也要受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信息使用者,在现时使用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来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经营决策时是较相关的,并且由此而变得可靠。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计量属性的选择必需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电算化水平以及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较低等,这些都限制了公允价值的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此外,由于不同的会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目的对会计信息也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即使是同一种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也要受成本 - - 效益原则的限制。因此,在现阶段不可能、也不应将所有的会计要素都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应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做法,即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公允价值,以求得会计信息有用、相关、可靠。
  并且在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会计由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过渡。
  在修订基本会计准则时,增补有关公允价值的概念与运用原则等内容众所周知,发达国家是先有具体准则,后有“概念框架”。在“概念框架”没有制定出来时,具体准则就已多处涉及公允价值,所以只好在许多具体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下定义。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地位和作用与外国的“概念框架”相似,旨在指导具体准则的制订。但是,我国的具体准则还处于初建时期,应当具有“后发优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及对会计基本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入,基本准则的修订看来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因此,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时不能“依样画葫芦”,而应当在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将有关公允价值的内容写入具体准则,一是可避免有关准则中的大量重复;二是可增强具体准则的系统性和理论说服力;三是有利于具体准则的宣传、学习和贯彻实施。
  鉴于会计信息可靠性方面的考虑,具体准则中对运用公允价值的细节问题应尽可能详尽地予以规定或说明,同时结合采用稳健原则公允价值的致命弱点是可靠性差。尤其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经验还比较缺乏,尽量详尽的会计规范可以减少粉饰报表的行为,也有利于实务操作。具体讲,应当在有关准则中明确指出:1 、时采用公允价值,何时采用历史成本;2 、在二者均可采用时,何者为首选方法,何者为备选方法;3 、在采用公允价值时,对不同的资产、负债,具体选用何种计量属性;4 、采用公允价值后因帐面价值调整而形成的差额如何处理,是计入损益还是调整资产准备,计入正常损益还是非正常损益,是涨跌均调还是调跌不调涨,等等。事实上,我国已发布的具体准则在这一点上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个别地方仍有完善的余地。如在确定“类似资产的市价”时,如果“类似资产”不只一种,是否可规定采用其中市价较低的一种(理由是稳健)?#p#分页标题#e#
  又如,在采用折现模型估价时,是否可对折现期、折现率的选择予以说明?另外如果存在多个市场价值呢?应该取平均值,还是最高值或最低值?我认为应该根据该项资产存在于企业中的目的来决定,而不是一概采用最高值。比如,固定资产就可以采用高的市场价值,因为固定资产本身就不是为了出售而存在的。而存货就可以平均的市场价值,因为存货在公司中的目的就是为了销售,获取利润。如果用最高值计价,在实际出售时,市场价值低于公司用于计量的价值,那么就会给投资者产生误导。还有,如果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相关会计准则,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和风险意识,公允价值就并不意味着管理当局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财务报告数字,其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
  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协调当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公允价值与资产获取时的公允价值不同时,是否应当调整?如果要调整,那么企业对资产计价的操纵空间就会增大。但是,如果资产的初始价值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的偏离很大时,仍然用历史成本计价,对于投资者来说信息的有用性会大幅下降。因此,必须对两者进行协调。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处理:对外披露的资产负债表仍然采用现行的模式(即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结合的办法)。在报表附注可以反映公司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包括计量依据)。但是,可能由此导致的会计成本会有所增加。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当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时,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专业技术高超、诚信的评估师队伍以及高素质的企业会计人才,以准确界定未来的现金流量并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当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都难以确定时,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必然加大,从中国现状来看,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更不敢与国际同行相媲美,因而过多地使用现值来描述公允价值的风险比较大。
  另外,从会计信息需求的角度讲,我国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严重不足,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弱势有效特征及投资人的构成及素质密切相关。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一方面是有些用户根本不想了解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另一方面是许多用户可能看不懂或不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分析,就我国目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现状而言,笔者认为,对相关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提到日程中来,这种现状一方面为我国逐渐普及公允价值的专业技能和计量思想腾出了时间,另一方面也为中国会计准则目前可以慎重使用公允价值提供了可能。但是目前我们对于必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p#分页标题#e#会计论文范文的一些经济业务,比如金融资产,我国也应该尽量要求使用,并在今后有意识地、逐渐地将这类业务扩展,比如对于:1 、存在比较成熟交易市场的资产计量和列报,如有价证券、汽车、房地产等长期资产。2 、未来现金流量和内含利率基本能够可靠确认会计要素的计量和列报,比如融资租赁的资产、期限较长的赊销收入及一些长期负债等。3 、难以用历史成本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和列报,比如金融资产及衍生的金融工具等业务在条件成熟和必要的时候,都可以尝试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
  总体上,必须处理好在运用公允价值上长期与短期、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辨证地对待公允价值。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会计职业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应采取既积极又谨慎的态度,进一步完善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迎接对会计计量的挑战。

  参考文献
    崔建民:《最新国际会计准则》,浙江人民出版社,年10月、《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01 年1 月1 日实施。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 世纪的计量模式》,中国财会网。
  张为国、赵宇龙:《会计计量、公允价值与现值》,中华财会网,2003年3 月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及应用》,中华财会网,2005 年9 月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