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育创新,探索大学会计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摘 要:文章就大学会计教育如何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推进会计教育创新的前提,培养目标的重构是推进会计教育创新的关键,专业及课程体系的优化是推进会计教育创新的重点。
关键词:会计 会计教育 会计教育创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大学会计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会计教育取得了快速、超常规的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01年底全国会计专业本科在校生达会计论文网109865人(见《中国会计年鉴2002》);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种学历教育层次俱全,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共同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表现在师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毕业生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会计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会计教育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对大学会计教育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思路,这是我们高校的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推进会计教育创新的前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会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推进大学会计教学创新,关键在于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
1.应在大学会计教育中强化素质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重知识轻能力,把传授知识视为教学的惟一目的,把灌输视为教学的惟一途径,现行的大学会计教育模式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根深蒂固。通过对近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考察,可以看到,有些毕业生虽然在校学到了大量的会计理论知识,但却不能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甚至有人利用所学知识,做假账,贪公款,走向犯罪。这些应引起大学会计教育的深刻反思。人才的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素质教育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大学会计教育,应把会计知识教育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把通识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把传授会计理论知识和培养会计基本技能相结合,使学生所获得的不是教条的知识,而是一种真正的能力;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训练和创造方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创造中学会创造,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p#分页标题#e#
2.应在大学会计教育中强化人本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地讲授,学生在下面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学会计教育至今仍存在许多陈规陋习,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人本教育观念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以人为本”,在教育活动中,这个“人”就是学生。就是说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处于第一位的,教师则处于辅助的第二位。树立人本教育观念,就要做到学校的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与学这种双边活动中,要把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互动效应,促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应在大学会计教育中强化终身教育观念。终身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教育思想,是对教育思想史的一大贡献。它改变了教育的时空观,使得教育在时间上扩展到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扩展到全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人们时刻都面临着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挑战,新的市场规则、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管理方法,等等,都需要人们去学习和掌握。所以,我国的会计教育应以终身教育观念为指导,推进会计教育的不断创新。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彻底转变“学校充电,社会放电”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具备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搞好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有机环节,高等院校除提供正规的学历教育之外,还要发展非学历教育,为已经离开学历教育系统而又需要学习新知识的在职人员提供培训。总之,推进会计教育创新,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特别应强化以上几个教育观念,并据以指导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培养目标的重构是推进会计教育创新的关键
大学会计教育创新首要的是培养目标的转变。如何确定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同的学历教育层次应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就大学本科教育而言,应以通用型的高级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注重全面素质,加强通才培养。例如日本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法国提出:把人文素质与各种学科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限制的法国人”。不论是“世界通用的日本人”,还是“不受任何学科界限限制的法国人”,都是培养目标的重新调整和定位。大学会计教育的创新,也应以培养通用型的高级会计人才为目标。通用型高级会计人才的特点表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几个方面:#p#分页标题#e#
1.知识———既有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相关知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时代里,知识的积累明显加快,传播速度急剧增加,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二是学科朝着更加综合和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综合的趋势更加明显。三是人文科学将受到重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会逐渐加强。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重要问题,单靠科学技术或单靠人文科学都是解决不了的,这就要求未来的高级会计人才除掌握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同时掌握如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的知识,知识结构必须精深而广博。单一的会计专业知识无助于他们对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也无法使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多门学科的知识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既是各学科知识运用中的客观趋势,也是各学科自身深入发展的历史必然。
2.能力———既有会计专业的基本技能,又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并将逐步完善,金融市场将走向成熟,法律制度会比较健全,国际合作与交流会日益扩大,这将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除记账、算账、报账外,更要参与决策和管理,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服务除会计报表签证外,朝着管理咨询、决策咨询等方向发展。这些变化要求未来的高级会计人才除应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外,还要具备应用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技术的能力、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等等。
3.素质———既有较强的会计业务素质,又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21世纪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中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中国会计人才将不再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问“为什么”、“怎么会计论文网做”,而是要跻身“世界会坛”的主导地位。过去十几年的大学会计教育在介绍西方、学习西方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努力实现中国会计与国际接轨。这种学习精神是必要的,这个接轨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但我们不能老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中国要复兴,中国会计也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就要求高级会计人才不仅要有精深而广博的知识,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而且要有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者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知识恰当地发挥其作用;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与升华,是体现人的品格、潜质、底蕴和境界的一种深层属性。确立大学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片面强调知识传授是不可取的,而离开知识传授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也是不存在的,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渐次升高,共同构成大学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p#分页标题#e#
三、专业及课程体系的优化是推进会计教育创新的重点
为实现大学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整合有关专业,加强基础课,调整专业课,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实现专业及课程体系的优化。这些是推进会计教育创新的重点内容。
1.专业设置的优化。我国目前大学会计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问题。各高校设置的相关专业有会计、审计、财务、国际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这些专业虽然突出了适应性,但与培养通用型高级会计人才的目标不符。应当承认,在会计本科阶段设置几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并按各专业要求开设课程,以使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定向化,毕业后能立即投入社会并加以发挥,这种指导思想不无道理,并且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或社会里,特别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是卓有成效的。然而,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增长的社会里,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培养未来高级会计人才的角度讲,会计本科学生的专业划分太细,就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专业性很强,知识面很窄,适应性很差,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弊大于利。因此应进行改革,淡化专业界限,废除那些不规范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专业设置的创新,首先,应取消会计、财务、审计专业的界限。会计、财务、审计虽然在理论上属于三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但是三者又密切联系,以会计为基础,所以在高校不宜分设三个专业,即使有些院校单设了财务或审计专业,其课程与会计专业也没有很大区别。其次,应取消国际会计和电算会计等专业方向。即使是一般会计专业学生也应掌握国际会计和电算会计知识,应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有较多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体系及其内容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为实现通用型的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原则,对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基本思路是:加大基础课,调整专业课,增加案例课。首先,必须克服目前会计专业的课程过于狭窄的不足,拓宽专业基础,加大基础课的比重。有许多国内外会计教育的专家提出,要增加非会计专业的课时比重。在我国已有的财经院校开设了《普通物理》一类的课程,应该说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其次,必须调整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使其更加合理化。要压缩或减少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因为有些所谓“专业课”与其说是专业课程,不如说是一个专题,内容空洞,与其它课程内容重复。要增设相关学科的课程,尤其是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以及应用数学类的课程。要按整体原则、系统原则来组织课程,在课程的时间先后及横向搭配上,都应尽可能系统化,特别是一些有承接性的课程,在内容和时间上都应做好衔接。最后,针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技能性强的特点,增加案例课。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环境中,提高专业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许多教师都很重视案例教学,在讲授有关内容时,增加实际例子或综合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是本文所称的案例课,这里的案例课是指在教学计划中单独列出的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甚至跨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完整性、真实性的特点。#p#分页标题#e#
3.教学内容的优化。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会计国际化的进展,各高校在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仍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深度、交叉重复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更新、充实和调整。一是更新,目前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据说有位已毕业几年的大学生有机会又回到母校,又一次听了他刚入学时那位老师的课,然而,这次他所听的内容竟然与在校时听到的那堂课几乎完全一样,令这位学生大失所望。如果是小学里的数学课这是正常的,可这是大学里的日新月异的专业课。二是充实,目前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无法与理工科专业相比,不是学科本身没有什么难东西,而是人为地避重就轻,避难就易。三是调整,目前有些学科的教材在编写时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书越写越厚,实际上是拉进了其它学科的内容,造成同一内容多次重复讲授,所以应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合理安排/huijilunwen/huijilunwenfabiao/教学。调整教学内容,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交叉: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交叉,如会计准则、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等内容;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交叉,如期间费用核算等内容;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交叉,如责任成本、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制度等内容;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如货币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