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会计学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
摘要:目前我们在会计学教育教学方面的探讨,重点是放在课程的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如何设计得更科学合理,更能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使学生会计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结合等方面仍缺乏研究。本人就“会计作业”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意见,借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会计学教育 模式 会计理论
一、“会计作业”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1.思考题作业缺少“思考性”我国现有的会计教科书,有些在每章后面配有“复习思考题”,教师一般布置给学生作为作业用以预习或复习本章的重点内容。考查一下所谓的“复习思考题”,我认为严格地说应称之为简答题或问答题。例如“什么是原始凭证?其作用是什么?填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等等,而且几乎所有的“标准答案”在教科书中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缺少“思考性”。这种作业,起不到预习和复习的作用,学生也不愿意做。
2.分录题作业缺少“实践性”由于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其记账、算账、报账有一定的程序,编制记账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初始阶段,如果记账凭证存在错误,就势必影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而会计分录作为记账凭证的主要内容,在教材中常把它视为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被教师作为课堂重点讲述对象,也是布置给学生作业量最大的部分。其典型的出题方式如下例:例:企业于7月15日销售A产品,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该批产品成本为6500元。要求: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学生则按题目要求编写以下两笔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1 7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00借:主营业务成本6 500贷:库存商品6 500这种出题方式,题目简捷,要求明确,学生做题也干脆。但是,对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且会计模拟实习机会不是很多的在校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脱离实践的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只能抽象地去理解“借”、“贷”关系,无法感知具体的经济业务以及证、账、表之间的关系,本来与实际联系很紧密的业务题,学生做起来很盲目,觉得与毕业后所要从事的会计工作岗位相差甚远,因而做作业的积极性不高。
3.实习题作业缺少“指导性”实习题作业是指会计模拟实习作业,这种作业是非常接近于实际会计岗位操作的一种训练。它将各种仿真性的凭证、账薄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会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自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等并从中感受会计的基本职能作用。但是,据本人调查,许多会计岗位模拟实习资料,也包括我校的会计基础单项实习资料、综合实习资料、中级财务会计的会计岗位实习资料,都缺少能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操作指南。没有操作指南,学生的作业只能依靠老师,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思想,同时,由于缺少了学生自己琢磨和体会的过程,会计模拟实习作业的功效也降低了一大截。
4.作业题型缺少“多样性”会计作业目前最常用的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分录题以及名词解释、填空、问答等题型。单一的题型,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疲于应付,效果欠佳。而且,这些题型实际上都是针对应试考试的,布置这样的作业,虽然可以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却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作业题目缺少“层次性”一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常发出感慨:“好学生就是好学生,差学生就是差学生,做起作业来就是不一样”。实际上,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业题目缺少“层次性”。教师在出题时,忽视了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用划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使学生吃不了,吃不饱的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吃不了的学生又没有学习的兴趣。
二、会计作业设计改进建议
1.强调问答题的思考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力由于课本对知识的表述都是十分简练的,它隐去了知识的背景和曲折、复杂的探索过程。如果教师在布置学生作业时只是让学生看课本找答案,就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实质所在,因此教师在设计诸如问答题这一类型的题目时,应要求不能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经过比较、分析、思考、归纳,最后得出结论。比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原始凭证的定义,掌握审核凭证的要点,可以给学生一些发票、借款单等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去说明这些票证所隐含的经济业务,填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最后再去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这样,既不使问答题枯燥,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力。
2.改进分录题的出题及答题模式,使作业与实际结合会计分录既然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目前分录题的出题方式和答题要求进行改进,要求学生在根据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时,既要能根据原始凭证判断经济业务的发生,又要能根据经济业务掌握填制记账凭证的技巧,使学生能通过作业尽可能地与实际业务联系起来。其出题方式及答题要求以上例为例,可改为:7月15日,会计收到业务部门转来的原始凭证三联。(1)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联)一联,基本内容为: 7月12日,本企业销售金华机械厂A产品数量10台,单价1 000元,金额10 000元,税款1 700元。(2)银行收款通知一联,基本内容为: 7月15日,付款人为金华机械厂,金额11 700元。(3)出库单一联,基本内容为: 7月12日,实发数量10台,单位成本650元。要求:依据以上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注明记账时间、摘要、分录、附件张数及附件内容)学生则在作业本上编制的记账凭证模式为:编制记账凭证两张第一张,时间:××年7月15日;摘要:销售A产品;附件贰张为:专用发票、收款通知;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11 7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00第二张,时间:××年7月15日;摘要:结转A产品销售成本;附件壹张为:出库单;会计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6 500贷:库存商品6 500通过这样的作业方式,除了学生可以依据教材所介绍的会计原理和会计制度学会编制会计分录以外,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编制记账凭证的技能,为其以后参加工作尽快上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模拟实习题中增加操作指南,增强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在模拟实习题中增加操作指南,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又可以使学生通过认真研究操作指南,独立完成实习作业,从而加深对凭证传递一般流程的印象和加深对一些特殊凭证填制要求的印象。指南的设置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实习的目的和实习的步骤;②每步骤所需填制的自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制单人的身份;③填制凭证中应注意的问题;④每张凭证的传递流程;⑤常见错误及更正方法等。
4.布置多种形式的会计作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教学的创新原则,教师应努力改革会计作业布置模式,变单一为多样,变机械重复为新颖有趣,变消极应付为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会计作业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比如,为了使学生熟记会计科目,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将会计科目制作成扑克牌,并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对垒,一方出牌,另一方出对应科目牌且说出代表的经济业务;为了使学生掌握装订凭证、账簿的技巧,教师在课堂上教会一种方法后,布置学生课后去寻探更多的装订方法;又比如,为了说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或为了使学生体会会计报表的重要性,可以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列举有关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报表造假的案例及造成的危害;再比如,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些会计案例分析作业,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课本有关内容,如何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剖析会计案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分层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在设计学生的作业时,应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低层次学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中层次学生有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发展。如,可以将作业设计为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第一类题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注意班级中的暂差生或学困生,内容以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主;第二类题面向班级中中等以上的学生,题目的设计力求有一定的难度,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三类题面向班级中学有余力的优秀生,内容在二类题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发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鼓励超前学习。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基础题。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其尝试二类题和三类题,若不会做的不要紧,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后再做。中等生除了完成二类题外,还要要求他们努力去完成三类题。这样一来,各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都会很高,学生在完成规定层次的练习后,还能带着胜利的喜悦去做高一层次的练习。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又减轻了学习负担。学生还能通过努力得到收获,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总之,作业的巧妙布置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措施。如何将作业设置得更科学,更具有灵活性、趣味性,能激发学生#p#分页标题#e#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