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探讨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协调问题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1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12202127462813
  • 日期:2011-12-2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探讨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协调问题

摘要:财政部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从该制度所依存的法律环境、制度形式、制度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它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特色 会计制度 会计法

1.《企业会计制度》与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相适应。新修订的《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因此,《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规范,由财政部制定下发,而不是由某个事业单位或民间社会团体制定公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这是符合中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的,对于提高《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程度和应用范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指出:从建国以后,我国的会计规范就采取“制度”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但在我国由来已久,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而且制度向来被认为是法规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强制性。因此,这同国家需要直接管理全国会计事务,统一会计制度的制订,更好地适应统一财政经济体制的需要相吻合。

3.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比如说,“公允价值”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计量属性,但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健全和规范的情况下,超前地引入“公允价值”,极有可能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因此,《企业会计制度》对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尽可能地回避了“公允价值”,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加强了与国际惯例的协调。
首先,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积极贯彻国际通行的稳健会计政策。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利润虚增等现象。《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会计稳健原则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对那些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改,规定企业对不实资产必须提取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从会计制度规范的角度,努力解决企业的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促使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其次,实行国际通行的会计与税收相分离的做法。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和税收相互分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比如,股份有限公司提取的八项准备,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资产状况自行确定,这就必然会出现会计制度规定与国家税收规定不一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进行纳税调整。如果不实行会计与税收相分离,会计的“稳健”等若干会计原则将无法贯彻。
第三,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规定。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均由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会计制度只是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市场经济发展至今,企业实行了自主经营,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之后,重大问题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会计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客观上要求恢复“会计”的本来面目,即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全过程作出规定。此次《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与国际惯例中的财务会计概念是一致的。
此外,专门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会计惯例,是指经济实质重于具体表现形式。例如,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确认作出如下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控制;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可见,收入确认就贯彻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收入确认的条件不是所有权凭证或实物(如现金)形式上的交付,而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发生转移等实质性条件。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