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法论述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古人对教师工作的高度概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通过自己的方法使知识的接受者理解、掌握并真正能运用所教的内容,才算是真正实现了教学的目的。会计高级职称论文“基础会计”是金融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对于初中仅仅接触文化课的学生来说,有许多专业术语不易理解和记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采取以下几个主要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础会计”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为其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条件。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 学法指导
(1)“三点”分析法。在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分析,着力找“出三点”,即重点、难点、特点。通过找教学重点,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地讲解本堂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通过找难点,并加以精论、透析,使学生理解疑难,全面掌握;通过找特点,并加以对照、比较,使学生易于吸收。例如,在讲“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二节会计等式时,备课时要进行如下归纳:本节重点是对会计等式内容的理解;本节的难点是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四种类型;本节的特点则是经济业务的发生虽使会计要素数量发生了变化,但不破坏会计等式的成立。这样归纳使学生能够易学易懂。实践证明,教学中运“用三点”分析法,可使每堂课都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有效果。
(2)形象记忆法。职业中专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枯燥的专业课往往会感到乏味和没有兴趣,加之专业课在单位课时中所涵盖的信息量过大,与学生在初中所形成的“细嚼慢咽”式学习法形成强烈反差,导致部分学生因跟不上教学节奏而厌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应选择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在讲借贷记账法时可运用些诀窍帮助学生记忆借贷记账符号的规定。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将账户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基础会计》教材中明确规定:“用借”表示资产、成本和费用的增加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减少;用“贷”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增加。然而只是这样死记,总有许多学生记错方向。如果运用左手定则,以形象记忆方法来记忆记账方向就会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方法是“:手心———资产、成本、费用,手背———权益、收入、利润,账对着你自己,拇指增加,小指减。”这一方法,不但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出借贷符号的含义,同时也符合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p#分页标题#e#
(3)采用画表格、系统归纳的方法。画表格记忆,能使知识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记得住、记得准,经久不忘。例如,在讲错账更正这一节时,可将错账更正的方法用以下的平面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样,学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错账出现的几种情况及所采用的更正方法,便于掌握。
(4)采用系统归类记忆法。即对每一章或全书内容进行概括,对相关、相近或相似的内容分门别类地加以系统整理,使之成为体系,便于记忆。在第二章会计要素复习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见图)
这种方法把学生对会计要素的散乱记忆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条,不仅便于其记住六大要素的内容,同时也理解了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5)递进式掌握法“。基础会计”各个章节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首尾相连。针对这一特点,可采取递进式掌握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其主要做法是:在每节上课前将前面章节中所涉及的与本节相关的问题找出,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同时,在讲授新课时如发现有在后面章节中将要讲到的问题则提前渗透。这样既使学生能将知识串联起来,同时也为以后所学内容奠定基础。
(6)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教师比学生更早、更全面地接受和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方法要比学生丰富得多,且更易于掌握。如果学生将你所传授的学习方法应用于学习中,就如同在学海中找到了船只、在书山中找到了路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生在复习每一章内容时可采用填充式复习法,先写出本章所讲的几大问题,然后分别填充扩展,分析问题间的关系,联想记忆,形成网络,便于学生记忆。
总之,“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本“着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够“对基础会计”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他们今后学习其他的财会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