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6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610161935187830
  • 日期:2016-10-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一词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这种“新常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经济增长减速的新常态,即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逐渐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常态,即经济发展要告别过去的政策刺激依赖症,使宏观政策和改革的着力点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三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提高第三产业对 GDP的贡献;四是资源配置机制的市场化,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日益收窄,盈利空间不断受到侵蚀。同时,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不断上升,进一步挤压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此外,近年来,以“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更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加剧了我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与此同时,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外资银行和民营资本不断涌入我国银行业市场,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面对的风险日趋复杂,风险管控的挑战也日益加大,可谓是内忧与外患并存。因此,在新常态下,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是我国每个商业银行所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而全面、客观地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其明确其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优势和综合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 WEF)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简称 IMD)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竞争力评价机构。其主要根据一国金融业对该国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程度,从宏观层面上来对该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行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作为金融业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WEF 和 IMD 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评价:(1)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是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银行业资产占本国 GDP 的比重;(3)存贷款利差;(4)银行规模;(5)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法律监督是否有效[1-4]。该评价体系同时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各指标数值均是通过对统计资料的整理以及问卷调查获得的。在竞争力的量化上,WEF 和 IMD 首先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来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加权求和计算出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加权平均得分,并以该得分的高低来判断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强弱。WEF 和 IMD 的竞争力评价标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对外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在国际社会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但是,WEF 和 IMD 的评价结果只能反映某一国家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不能反映单个银行的竞争力水平。  
.............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法人,其竞争力应当属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竞争、竞争力以及企业竞争力等概念。竞争理论代表人物乔治·斯蒂格勒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把“竞争”定义为:“竞争是个体(或团体、国家)之间在力图取得某些不能均分的东西时的角逐,竞争具有排他性”[42]。在西方经济学中,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争夺对自己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的斗争。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竞争在本质上体现了竞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但与其他经济利益关系不同的是,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抗关系而不是合作关系。竞争与竞争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竞争是竞争力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竞争力则是竞争的结果和外在表现,二者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陆续出现了竞争力研究热潮,引发了各国学术界、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对竞争力研究的关注。但是,由于理解角度的多元化,至今为止,人们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有关竞争力的定义,学者们分别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释。尽管对竞争力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竞争力是竞争参与者在竞争过程中为了实现其目标所表现出来的比其他参与者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是市场竞争中的一种相对能力。本文也认同这种观点,简单来说,竞争力其实就是竞争参与者持续地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主体自身的能力共同决定的。从本质上来看,竞争力是一种相对能力,是竞争参与者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竞争力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强弱需要通过比较才能体现出来。目前,有关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层面:产品层面、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以及国家层面。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法人,其竞争力应当属于企业层面竞争力的研究范畴。因此,在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界定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企业竞争力这一概念做出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其在《竞争优势》一书中,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框架——竞争“五力”模型。“五力”模型认为任何一个产业都存在着以下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替代威胁以及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这 5 种力量共同决定了该产业的竞争强度和产业利润率[49]。该理论认为产业内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产业的组织结构特征和外部环境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在产业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决定了其竞争优势的强弱。企业要想提高其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以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战略管理,如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等。 波特是学术界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如何保持企业战略优势的学者,他的思想对大批企业战略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该理论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该理论认为产业内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过分夸大了企业外部环境和产业结构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这往往会诱使企业进入一些利润率较高但缺乏相关经营管理经验或者与其主营业务相差较大的产业,导致企业战略上的盲目多元化。 
........... 
 
第 3 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6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16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解释 ..... 17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7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 ....... 19 
第 4 章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 ......... 23 
4.1  主观评价法 ..... 23 
4.2  客观评价法 ..... 24 
4.3  本文选择的评价方法 .......... 25 
4.3.1  因子分析法 ......... 25 
4.3.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6 
4.3.3  组合评价法 ......... 28 
第 5 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 ........ 30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0 
5.2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 ........ 30 
 
第 5 章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4 年年报》显示,截止 2014 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包括大型商业银行 5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12 家、城市商业银行 133 家、农村商业银行 665 家、民营银行 1 家和外资银行若干。其中,共有 16 家商业银行在 A 股上市,具体包括:5 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8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3 家城市商业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本文将这 16 家商业银行作为评价对象,对其 2012-2014 年的竞争力进行评价,以求能够动态性地把握近年来其竞争力的变化趋势,进而从中发掘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指明方向。 本文的数据均来自国泰安 CSMAR 数据库和各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以及银监会年报,各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可见附录 A。由于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各上市商业银行 2015 年的年报尚未公布,故本文只选取了各上市商业银行 2012-2014 年的数据来进行研究。本章在此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这两种单一评价方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 2012-2014 年的竞争力进行初步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本章进一步采用组合评价法将上述两种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组合在一起,得出组合评价结果,并据此来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最终的分析和评价,以求全面准确地揭示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p#分页标题#e#
..........
 
结论
 
精细化管理是商业银行迈向全新发展模式的必经之路,商业银行应当从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向质量至上的发展模式。在利率管制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呈现出以业务规模为主导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规模即效益”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管理理念。但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单纯地依赖做大规模已不能保证其稳定增长,相反,不计成本的盲目扩张反而可能因定价水平的落后而导致被动局面。为此,商业银行应当摒弃传统的“规模即效益”的经营管理理念,突出“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在经营发展中兼顾速度和质量以及规模和效益。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功引入了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对于很多非自律机制成员的商业银行来说,其也要加强自身的定价能力,建立健全不同类型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大型商业银行应当致力于成为市场化定价体系中的引领者,而对于定价能力不强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则可以采取市场跟随策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进行利率定价。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自身的风险管理理念和体系,实现由被动型的风险管理模式向主动稳健型的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变。在准确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灵活运用期权、远期等传统风险对冲工具来规避风险。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制定差异化的信贷审批模式,提升授信风险控制和管理。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