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如国务院国资委 2008 年以 1 号文件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引起了国内外的热烈反响,且得到了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媒体的高度评价。2010 年 11 月 1 日正式发布的 ISO26000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全球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和新起点,对全球组织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水泥工业发展很快,但仍然存在很多的矛盾,如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水泥工业的能源、资源消耗高,其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水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较低;落后生产能力比重大等等。国家为加快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引导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于 2005 年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6 年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根据八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组织和推荐一批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龙头企业,并对这些水泥大企业提出了诸如减少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废渣废水等废弃物资的回收利用、提高生产集中度、企业的国际化、技术创新能力、职工的劳动安全和保险以及企业的信用等等很多具体的社会责任强化要求,全都是围绕落实和完成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
1.2 研究现状
1.2.1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最早是于 1924 年由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首次从学术角度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 这一概念,他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群需要的责任相联系,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有道德的因素。人们正式熟知企业社会责任是在 1953 年 R.鲍恩出版的《企业社会责任》一书之后。Davis 和 Blomstrom(1975)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一个人关注他的决策和行为时对整个社会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责任,也就是说企业家或商人在关注被企业行为影响的其他人的利益和需求时,还应该考虑其相应的社会责任。总之,国外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研究企业或团体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问题。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后,企业社会责任开始研究企业内部规范及道德行为的构建,强调社会责任的公共参与过程。20 世纪 80 年代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逐步从纯理论的研究探索开始转为实践的推广和应用,此时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领域较之前更为广阔,如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整体研究框架,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内容、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以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构建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所依赖的基本理论、构建了一套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事故、人力资源和社会贡献等六个方面来考察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第三部分主要将筛选后所得到的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模型建及优化,并把其最优解应用于我国一些大型的水泥企业,以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践检验;本文的最后部分是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在这一部分除了总结全文以外,还对本文未来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第二章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优选研究
2.1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2.1.1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价结果。因此,水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构建原则。本文在遵循前面专家学者研究成果中已提出相关原则的前提下,同时结合水泥行业特色,考虑能够反映水泥企业特点的构建原则,以保证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2.2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析
2.2.1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确定
水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资源依赖性强,每年要耗用大量的矿产资源,其原料石灰石和粘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水泥主要燃料的煤炭资源也日趋紧张,未来将面临资源、能源日益严峻的挑战。此外,水泥行业产量巨大,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各区域市场差异大。根据水泥企业生产经营现状,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对该行业财务报告数据和相信息进行挖掘并结合信息嵌合技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人力资源、社会贡献等六个方面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及贡献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根据我国现有水泥企业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初步筛选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得到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人力资源、社会贡献等 6 个一级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且对其一级评价指标进行初步划分筛选得到二级评价指标为30 个,并得到各二级指标与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的模糊关联程序
第三章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建模及优化 .............31
3.1 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建模方法............................31
3.2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遗传优化研究................44
3.2.1 非线性系统遗传优化法 ..................................44
3.2.2 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遗传优化实现 ..........48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51
4.1 结论 .......................................................51
4.2 本文的局限性................................................51
4.3 展望........................................................52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水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因素,对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隶属度函数分析及关联度分析,确定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最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构建水泥企业社会综合贡献率与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参数函数关系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对该系统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佳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一些大型水泥企业为例开展实证分析,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根据水泥企业特点,应用文献综述法、统计法、调查问卷法收集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参数并进行分类整理,再应用统计学、模糊数学方法对所整理的评价指标参数进行筛选。主要包括经济效益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安全事故责任、产品质量责任、人力资源责任和社会贡献责任等六方面的责任指标。
(2)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筛选后的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构建符合要求的多级递阶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3)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模型,曾一定程度地解决了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模型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又融合模糊逻辑的的推理功能及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所构建的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改进了水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较好的实现了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指标体系非线性模型问题。
参考文献
[1] 《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Z].国资发研究〔2008〕1 号.
[2] 阚京华.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标准发展趋势—兼述 ISO26000 社会责任指[J].
国际商务财会, 2011(6):31-34.
[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Z].国发〔2005〕40 号.
[4]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kjsslw/结构调整的通知》[Z].国发〔2006〕11号.
[5] 《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Z].发改运行〔2006〕609 号.
[6] Oliver Sheldon.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M]. London: Sir Isaac itman and Sons. Ltd, 1924:74.
[7] Davis Keith, Can Business Afford to Ign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J]. 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60, Vol.2:70-76.
[8] Keith Davis and Robert L. Blomstrom, Business and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esponsibility[M], 3 d d. New York: McGraw-Hill, 1975.
[9] Jones, T. 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visited, redefined[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0 (22):59-67.
[10]E.Balla, Rggi. Global warming, commitment to the Kyoto protocol, 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by the largest global public firms from polluting industr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05(40):2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