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哪里有?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研究了金岭矿业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分析公司2011-2020年十年间的财务数据,在详细了解公司资产减值计提与转回情况后,结合公司背景、经营情况以及行业状况,探究了金岭矿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
1引言
1.5.1创新点
现有的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研究鲜少涉及矿产行业,由于近几年矿产行业发展遭遇瓶颈,矿产行业存在着随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亏损年度计提大量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过度盈余管理问题,影响十分恶劣。因此本文选择研究矿产行业的资产减值盈余管理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性,同时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
本文增加了企业资产减值计提合理性分析,并进行同行业对比,得出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在动机分析方面,从避免退市、美化业绩、管理层变更以及获取政府补贴四个角度全面分析公司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动因,拓宽了研究视角。
本文系统地针对案例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对策,从完善准则、构建市场体系、加强内部治理与提高外部监管四个方面出发。与以往的案例研究相比,提出了将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设立审计巡查制度等建议。这些建议对解决矿产行业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乱象或有较大推动作用。
3金岭矿业案例介绍
3.1金岭矿业公司简介
3.1.1选择金岭矿业原因
首先,金岭矿业作为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公司,根据法律规定,需要每年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公司财务报告。同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需要经过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意见,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除此之外,金岭矿业每年还会在各大证券网和财经网公布每年公司年报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笔者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搜集金岭矿业公司的相关数据分析案例。金岭矿业作为上市公司也面临着业绩压力,使得公司存在为了保证自身不被强制退市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利于研究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其次,金岭矿业公司规模大,竞争力强,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选择金岭矿业作为研究对象对黑色金属采选业其他企业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同时,金岭矿业也是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其股权结构、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都受到国有企业身份的影响,与其他非国有企业存在不同之处,而我国对国有企业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方向的案例研究较少,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对国有企业盈余管理方向的研究做出学术贡献,也为规范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再次,金岭矿业的财务状况令人怀疑,通过观察公司财务数据,可以发现金岭矿业在2015年-2018年在关联方交易与计提资产减值和转回资产减值都存在异常现象。根据金岭矿业年报显示,该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都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亏损5.7亿元,2017年亏损3.2亿元,根据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数将面临退市,因此金岭矿业2018年处于退市风险中。但是在2018年金岭矿业的净利润达到9997万元,成功扭转亏损,摘掉ST的帽子。公司在2018年从关联方中获取销售收入高达3.7亿元,在当年全部销售收入中占比接近50%。另外,公司的资产减值计提水平在2015年-2018年也随公司净利润呈反方向变化。财务报表显示,2017至2018年净利润差异较大,而主营业务收入基本相同,说明公司是利用其他手段扭亏为盈,而非改善经营状况,具有较大的盈余管理动机和特征。
4金岭矿业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分析
4.1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动机分析
4.1.1避免退市动机
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法律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净利润持续亏损,将会被监督部门警告,在股票市场当中的交易行为也会受到限制;倘若公司净利润连续亏损三年,将失去上市资格,被处以退市。退市企业想要获得再次上市的机会需要重新满足上市条件。金岭矿业公司年报显示,公司在2016年与2017年都出现巨额亏损,在证券交易市场中金岭矿业也被更名为“ST金岭”。这一行为不仅代表了金岭矿业公司财务状况出现危机,还代表公司2018年股票交易价格的变化幅度只能在5%以内,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欲望,也给公司融资筹资造成困难,最终给金岭矿业造成更大的经营压力。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金岭矿业2018年凭借自身经营业绩难以达成净利润的扭亏为盈。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后被进行退市处理,将对公司经营产生更加难以估计的恶劣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不被退市,2018年公司必须保证净利润为正数。资产减值作为一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也被应用于金岭矿业扭亏为盈当中,2018年公司转回大量坏账准备,转回坏账占当年净利润的三分之一,提高当年盈利水平、成功扭转持续亏损趋势。
避免退市动机是大多数上市公司采取盈余管理手段的最主要动机,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身份但依靠公司自身正常盈利水平无法达到证监会的要求。倘若真的被证监会退市处理,不仅享受不到上市公司的各项优惠政策,融资也会变得更加困难,各方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选择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这无形之中为公司增加了筹资成本。如果公司想要再次上市,不仅要保证连续盈利三年,还需要满足证监会对公司资产、净利润的其他要求,门槛相对较高。因此为了金岭矿业避免退市并维持A股上市资格,降低融资成本并留住广大投资者,采取了资产减值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
4.2资产减值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金岭矿业出于避免退市、美化业绩、提升形象以及获取补贴等动机利用资产减值会计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手段:
4.2.1利用会计估计变更更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2015年金岭矿业受到行业影响,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企业经营效益每况愈下。然而,在市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金岭矿业靠自身经营难以扭转亏损的态势,因此不得不更改会计估计政策,对公司账龄在三年以下的应收账款,下调其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原本一年以内的计提比例为10%,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为30%,两年以上三年以下为50%,分别下调为5%、10%、30%,下调幅度最高达到20%,对净利润产生影响程度较大。结合公司年报,金岭矿业进行这一举措的理由为:公司来往客户中大多数为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且这些企业都保持良好的还款行为。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与金岭矿业存在交易的公司并不是都能按期进行还款,反而需要延长还款账期,不利于应收账款的收回。金岭矿业枉顾公司真实经营状况,通过变更会计估计政策的方式,降低2015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变相增加当期净利润和未来年度的净利润。如果2015年金岭矿业不改变会计估计政策,则当期净利润不会是勉强盈利反而会造成亏损,因此公司利用这一举措操纵利润,影响自身盈利情况。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2政策建议
文章通过对金岭矿业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找出了我国在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将从四个方面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5.2.1完善减值准则
5.2.1.1规范减值确认条件
当前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每年的资产负债表日对产生减值迹象的资产重新确认计量价值,但准则只是规定在“可能产生减值”时进行计提,对于资产减值迹象具体判断原则以及减值确认条件准则没有明确规定。在准则描述的可能产生减值迹象中,出现了市价“大幅度下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绩效“远远低于”预期等难以用数据估量的修饰词语。但市价究竟下跌到何种程度、环境产生怎样的重大变化、资产产生的经济绩效低于预期达到怎样的比例才能算是产生减值迹象,准则没有明确说明,这都需要企业自行判断,判断过程主观性较强,不同企业对风险认知不同,对减值迹象的判断也不同,存在着操纵空间,这也是当前许多上市公司采用资产减值手段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和原因,这一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准则应当着重对减值迹象判断中所谓的变化程度加以确定,运用百分比或者概率代替模糊性高的词汇,将减值判断从定性逐渐向定量方向转变。当然,我国生产结构复杂,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各有不同,制定统一的量化数据确实困难重重,但是为了资本市场秩序更加完善,相关部门应当协力研究确认资产减值数据化的问题,根据不同行业特点,结合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往年数据,对短期资产以及长期资产分别量化规定,把一些程度词转变成为数量词或者是一些区间范围,例如:当存货市价降幅达到50%认为产生了减值迹象、固定资产价值跌幅高于正常使用产生的耗损达到30%应当确认减值等。甚至对某行业中特有的资产,可以单独设立该资产的减值迹象。在本案例中,2015年金岭矿业已经出现了存货、固定资产的减值迹象,但没有计提,如果设立具体指标规定企业在减值迹象产生时必须计提相应减值损失。这样既体现了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财务报表使用者也可以看出资产减值的过程,防止随意计提资产减值现象,不会产生误导,从而判断企业的盈利状况。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