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之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会计专业全英语教学正是顺应这一要求的具体尝试。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之现状,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全英会计教学实践,对会计专业全英语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专业 全英语教学 浸泡式教学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愈加明显。国际经贸往来日趋频繁,而商务合作的方式也愈显多元化。外国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比例不断增加,跨国公司(MNC)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大大增加了对涉外高级技术人才及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这类市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必须精通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对其他相关领域非专业知识也得有足够的了解。正因为此,国家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英语或其他外语专业教学,努力使5%至10%的课程可用外语授课,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加入WTO后,我国通用会计专业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如何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高效培养人才,为我国经济与现代化发展服务,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然而,针对具体会计专业课程是否应当进行全英语教学及其可行性,全英语教学的程度如何把握、课程如何设置以及如何有效组织,业界仍有不同意见与做法。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的会计教学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会计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最初的特定融资服务和征税方案的记录系统,到复式簿记系统、成本性态分析和管理会计,再到电算会计的兴起,其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导致了其会计理论、具体会计准则和处理方法具有明显的本土特征。基于会计专业性和本土性强这一认识,我国绝大部分财经院校的会计课程一般都基于母语教学。有些院校也开设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但其在专业课程总体设计中是作为一门非主干课出现的。另外,有的外语院校也相继开设了“英语+会计”方向的相关课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在保证学生英语专业水平的前提下,用开设中文会计专业课程,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高校课程用母语讲授,自然无可非议。其实,绝大部分课程在我国高校都是以母语为授课语言的。高校培养的这些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无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社会对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精通会计却对通用的专业英语不够了解的单一型人才,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很有可能处于劣势。这些院校虽然也会开设会计专业英语,但相对其核心课程而言仅处于次要地位,因而无论从所配课时、师资强弱以及课程内容来说,都无法与主干课程相提并论。这样,学生学到的只是通用英语加上一些会计或经贸专业语汇。#p#分页标题#e#
二、全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上面对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简析以及所揭示的问题恰恰凸现出全英语教学的优势。
其实,虽说会计理论、具体会计准则和处理方法各国可能不尽相同,然而,认真对照我国的会计准则和美、英等国的会计准则,我们不难发现,会计基础、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及审计各门学科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这在宏观上为我们从事全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企业的经营、运作也逐渐地同西方国家的企业运作接轨。我国养老基金社会化,公司的不断收购与合并,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等,都需要财务制度能够准确和公正地反映这些变化。而以美、英等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制度变革,因此其相应的财务制度和准则已趋完善。所以学习西方成熟的财务制度也应成为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当然,学习西方财务制度并非意味着全盘照抄,而是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应对照我国相关制度与准则,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而运用原版教材进行全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和借鉴的目的。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进行全英语教学也有其必要性。笔者在美国生活数年,接触过来自印度和香港的学生与教师。值得一提的是,和我国内地学生相比,他们的英语语音较难懂,带有较浓的独特区域口音。可是他们在口头与书面交流方面总体上远远超出了我国内地学生。究其原因,可能见仁见智, 但其中的重要相关因素之一就是各方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就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而言,全英教学是一种浸泡式教学,即脱离母语而用目标语讲授其他科目知识。教材、课堂授课、师生交流互动、作业等均使用英语,从而做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语言学习,但目标语的习得是作为副产品而获得的。
三、高校会计专业全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
基于全英教学形于语言重在内容这一认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属下的国际商务系早在2002年就创设会计专业全英课程模块。其基本思想是让国际商务系学生从第一至第三学年采用英语原版商务专业权威教材,授课、师生互动、练习作业等学习全过程均以英语为工作语言。除了“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组织行为学)“、Marketing”(市场营销)“、Management Principles”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外,开设会计核心课程包括“Introductionto Accounting”(会计入门)“、Intermediate Accounting(”中级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管理会计)、Cost Managemen(t成本会计)以及Auditing(审计)等。有了这三年扎实的专业基础,第四年学生除其他课程外都修读CPA注册会计师教程以及税务教程。与上述课程不同,这两门课均采用国内中文教材,并用中文授课、研讨以及练习。用中文设置这两门课程的目的有:一是让有志于获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学子熟悉CPA考试内容与形式,同时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实际工作;二是以最少的精力在经三年全英浸泡的专业知识与学生谙熟的母语间搭建一座引发内化与对应的桥梁。这一点很重要也很实用,学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复习过去三年所学并迅速以母语重温所学的这与传统做法恰恰相反。就某种程度而言,此做法也是全英教学与本土化的一种结合,以期取得熟悉会计专业(以英语为介质)、英语语文以及会计专业(以中文为介质)的效果。可以说,在专业上,学生可以和英语国家同专业学生抗衡;在语言上,可以和纯英语专业媲美;在国内会计专业也基本可以和完全以中文授课的会计专业学生竞争。#p#分页标题#e#
四、会计全英语教学的实践
从2005年9月到2006年1月,笔者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2004级国际商务专业(全英语教学班)的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英文教材“Financial and Managerial Accounting”为基础财务会计这一学期课程的主要教材。以下是笔者对基础财务会计课程的全英教学实践的概述与分析:
1.会计教学以启发式为主,即课程讲授重在让学生理解,而不是只会简单机械的会计操作。如在讲述折旧内容时,笔者利用较多时间用来讨论为什么要进行折旧,折旧这一操作遵循了什么会计原则,什么性质的资产需要进行折旧以及目前我国以及西方国家对于折旧尚有争议的问题。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同时也会使他们对之前学过的会计原则进行温习和深层理解。理解了折旧的本质,学生很自然地就想了解如何进行折旧。针对直线法和余额递减法,教师在课堂上只做了简短演示而用更多的时间解释这两种方法的实质与实际运用。学生课后适量做些练习便能掌握这些折旧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其实就是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启发,学生乐于学,老师乐于教。
2.课前印发讲义概要。现代日益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并非一定排斥传统的教学做法。笔者提前一周把下一章的重点和要讲解的内容以纲要形式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很清楚地知道下一章节需掌握的内容,而且上课时能随时掌握老师的进度。其次,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对各知识要点做笔记。他们能够通过讲义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未完全明白。这样有助于他们在课堂内外的小组活动(如下述)中提出他们的疑惑。再次,讲义对学生的课后复习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学生边听课边做笔记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速记能力。
3.注重课后阅读、复习和练习。会计是专业课程,采用的是全英教材,学生若要预习需花大量时间,而且效果不佳。笔者大胆地尝试在教学中免去预习这个环节,而让学生将时间用于课后阅读和复习上。课堂上的理解有助于他们课本相关章节的阅读和理解,而课后阅读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后练习能帮助他们巩固知识,也能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本章内容。结果表明,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推崇。正如一些学生在教学评估中所说“:免去预习,注重复习是一个更有效果也更有效率的方法。”
4.提倡小组学习。美国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AECC)认为,当今世界工作环境的改变也势必给会计专业的教学带来一场变革。许多社会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商业机构采用了一种团队的或者参与式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标是由团队而不是个体来达到的。因此AECC建议会计教育最好引入团队或小组学习。笔者将全班30个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将在整个学期的会计学习过程中紧密地合作。其任务是共同参与课堂的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课外作业以及一个大的学期会计项目。作业包括上课涉及的内容以及上课无暇涉及而需学生自学的内容。形式包括讨论问题、计算练习、个案剖析等。这些作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处理的,而通过小组学习便可以较顺利地完成。每个学生在课堂都可以有4、5分钟用英语就课后作业做出讲解。作业占总成绩的5%,分数是基于小组而非个体。在讲授财务报表分析之前,由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财务基础知识,其理解与自学能力增强了,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前预习,并以美国以上市公司Tootsie Roll IndustriesInc.2005年的年度报告为例,计算这家公司的各种比率及分析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课堂上便展开激烈的课堂讨论。这种以学生小组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展了他们的思维广度,加强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课堂的小组讨论占本课程的学习总成绩的5%。而贯穿整个学期的一个大的会计项目可以考核小组成员对整个学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个项目包括了一个公司一年的所有的30项交易。学生须融合整个学期所学知识,如日记账、分类账、平衡表、调整分录、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附注等一系列会计资料,熟悉怎样预提、递延,怎样做坏账处理等重要的会计技术处理问题。由于覆盖面广,时间、精力以及能力都使得小组学习成为项目完成的必然选项。学期项目占总成绩的10%。#p#分页标题#e#
5.教学考核内容与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除了上述提到的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及学期项目外,还包括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每两章一次的10分钟小测验,其分数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最后是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多样化的考核督促了学生的学习,促进了他们对每个不同而又相关章节内容的理解。学生最后的成绩能衡量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程度,从而真正做到公平和公正。
为跟踪检测基础财务会计这门课的教学状况,笔者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了两次小小的问卷调查,分别在学期初与学期末。在学期初的问卷中的一个问题是问学生是否赞成对会计课进行全英教学,有80%的学生回答不赞成,20%的学生回答赞成。
在陈述理由时,笔者发现问卷中选择赞成会计全英语教学的学生都认为他们的英语较好,所以用英语教学不会造成太大的困难。而大多数不赞成全英教学的学生认为他们现时的英语水平不足以保证他们能学好像会计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临近学期结束,笔者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比较调查,如学期初问卷中是否赞成对会计课进行全英语教学的问题再次问及学生。
另一方面是对针对会计教学效果。结果,在第一项调查中,有75%的同学赞成会计全英教学,而仅有25%的同学不赞成会计全英教学。对比学期初的问卷调查,笔者发现:①原来不赞成的24人中有21人转变态度,变成支持。支持比率是原来的88%;②原来认为自己英语比较好的6个学生当中,有2人认为全英教学妨碍他们的理解,转为不赞成;③在5个不赞成的学生中,他们有4人表示对会计知识理解不透,有1人担心英文会计与本土结合(这当然涉及到课程设置问题,笔者已在上文提到)。这种对比分析验证了笔者的观点,即会计全英教学在大学学生层面具有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即使是对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全英教学也是可以做到的。那么就学生而言,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会计全英教学效果呢?笔者在学期末做的第二次调查可以大概说明此问题。调查结果佐证了笔者的想法,即会计教学无论是用母语还是其他语言,理解是最重要的(调查中,所有的30个学生都认为理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当语言成为一种惯性,它对于学生已不再是一种障碍。从表中可看到,仅有5人(占总人数的16%)认为语言不利于他们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方法、考试和作业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学生的理解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比例分别为73%、70%和60%。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我国经济政治的张力不断增强都在呼唤思维与行为的调整,呼唤创造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而会计专业全英教学正是应对这一变化、与时俱进的具体尝试。实践证明,会计专业全英教学在当今情势下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完全可以实施的。全英教学把两种课程(某一专业与英语)合而为一,降低了教学成本和学生负担,取得了较明显的功效。#p#分页标题#e#
需要指出的是,全英语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承担全英教学的教师应在专业(如会计)上达到可以施教的水平,也就是说,并非英语水平优秀甚至加上对专业有兴趣者即可担当此任。在专业能力过硬的同时,教师应能熟练使用英语,这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技能层面,更重要的是熟知英语国家企业文化层面(比如的“FIFO原则”的渊源“、疯狂的报税四月”)。此外,教师对本土版本的专业(如会计)知识尤其是相对于西方会计的差别也应有足够的了解,只有这样,全英语教学才有可能顺利得以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蔡小丽.国际商务管理全英教学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5;21
2.陈晶瑛.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05;1
3.关振宇.论面向21世纪的会计教学及其改革.财经问题研究,1999;4
4.李心合.论会计教育目标.会计研究,1998;3
5.刘福祥,蔡芸.浸泡式英语教学试验报告.现代外语,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