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会计论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高等院校的成本效益意识,将政府和高校从复杂的辅助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校园建设的直接提供者变为项目监管者,促进高等院校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风险评价对两者相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以及专家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项目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与整理,形成了针对性的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与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在对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风险控制的对策,对高校新校区建设应用PPP模式的成功实现提供一定的风险控制对策与参考依据。
.....
1绪论
本文主要是对我国高等学校新校区建设应用PPP模式的风险展开研究,通过科学方法对此类项目风险各个影响因素的识别建立了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综合考量评价方法研究中,最终选用了层次分析法与CIM模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两种方法的互补使用,克服风险因素相关性不强的困难,最大程度的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建立了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方法,能够对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是项目能否开展的重要衡量因素,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特殊关注的重要依据,高校新校区PPP项目能否顺利实施也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准确识别出项目风险,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分担等采取相应规避或处理措施。本论文主要对高校新校区PPP项目风险进行了识别,制作风险识别清单,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CIM模型两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构建的新的组合评价方法,通过此方法对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价。
.....
2PPP项目相关理论概述
2.1PPP模式相关理论
PPP模式提供的是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使用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公共部门主要关注社会公共效益,在此背景下私人部门通过特许经营权应当追求合理的经济回报而不是超额利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PPP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公私双方的资源和各自的优势,实现共赢,这样也就形成了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共享PPP项目所带来的利润分配机制。伙伴关系包含的责任和权益,不仅意味着利益共享,也涵盖着风险分担。PPP项目的风险涵盖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该模式中风险分担更多的考虑“风险由最适宜的一方来承担”的最优应对,把各参与方都能够控制及管理的风险按照管理该风险所付出成本最小的一方进行分配,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整体风险的最小化,这种风险分担方式也是区别于其他合作形式的重要标志。
2.2PPP项目风险及其识别理论
目前研究学者对于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可以根据风险研究理论和经济理论等,结合目前学者们对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PPP项目风险的相关定义,本文对高校新校区建设应用PPP模式的风险概况如下:即在高校新校区建设应用PPP模式下,在运行周期内随机产生的,能够影响到该项目成功与否或者对项目产生妨碍甚至导致项目失败的不利事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PPP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需求量大、贷款偿付的周期长等特点,项目的整个运营周期中,项目活动所处的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改变,而且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并不是单一孤立的,都可能给整个项目的风险带来影响。故,本文在研究项目风险影响因素时,综合考量了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各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对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风险因素。充分考虑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因素的潜在影响。
3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17
3.1指标体系选择的基本原则...............................................................................17
3.2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指标体系的逻辑分析...........................................18
3.3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因素初步识别...............................................19
3.4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最终风险因素清单...............................................25
4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评价方法.................................................................31
4.1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估计...............................................................31
4.2PPP项目风险评价方法.....................................................................................31
4.3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评价方法.......................................................32
5案例分析.....................................................................................................................41
5.1案例项目简介...................................................................................................41
5.2新校区建设PPP项目风险评价.......................................................................42
........
6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风险控制对策
6.1环境风险的防范
在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中,本文将环境风险分解成环境污染责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公共态度风险。环境风险在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中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素。因此,各方要采取积极行动来降低PPP项目的环境风险:首先在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高新校校区建设PPP项目前期的立项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和重视环境保护,按照程序进行环保评估,设计单位也要综合校区的选址所在的地理、气候、人文等各种环境进行有效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方案提交后,发起单位的公共部门应当及时面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让各方利益相关者具有知情权,也可以为项目的开展有效减小公众态度的风险。其次,在项目合约中明确列出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各参与方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各个相关方。同时,可以通过签订环境责任方面的具体合约来与项目的运营商、材料供应商等明确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以及责任缺失时或者发生环境风险时应当对此风险进行补偿而承担的责任。最后,也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相关保险的方式降低环境风险。通过保险可以有效降低由于突发的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提供一种补偿策略。但是,在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环境风险管理中,通过保险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特别是在对除事故以外的风险和损失进行处理方面,保险作用难以体现。
6.2运营风险的防范
本文主要从运营成本超支风险、市场需求(生源量)风险、运营安全风险三个方面来阐释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运营风险。PPP项目公司一般都要求承包商对该项目提供一个保证期限,通常是在项目建成移交后的12个月内,由承包商对其材料和工艺的缺陷进行修补,承包商必须对维修工作提供资金来源方面的担保[58]当项目运营进入正轨后,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管理措施来降低运营风险:首先,社会资本方在参与到新校区运营项目时可以通过签订长期合同来尽可能规避运营成本超支风险。运营成本一般主要受到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影响,实现成本的稳定就必须尽可能稳定成本价格以及确保两者的可靠供应。长期供应合同或协议是降低能源及原材料供应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59]例如学生食堂的运营过程中,可以通过与食材的供应商或者物流商签订长期的供货协议,通过协议的形式一方面稳定食材的市场价格,当然这种价格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根据市场价格浮动的,另一方面可以确保食材的稳定供应,因此避免由于食材短缺造成的其他渠道购买额外增加成本的风险。
......
7结论与展望
高等院校处于支撑国家技术创新的最前沿,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61]高校新校区建设应用PPP模式能够减缓政府与高等学校的财政投入压力,已经成为高校新校区建设筹资的重要方式之一。(3)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与CIM模型两种方法相结合设计了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新的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并经过案例研究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实际应用意义,能够较为有效的对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进行风险评价。(4)当然,由于高校新校区建设应用PPP模式的发展历程相较于其他公共领域建设而言相对起步较晚,相关资料与研究并不丰富。在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PPP模式项目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并发展迅速,但是在高校新校区建设应用PPP模式的案例也基本处于建设阶段甚至项目招投标等初期阶段。基于以上,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搜集整理的资料与案例较为有限,也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研究,能够对高校新校区建设PPP项目的风险评价及对策控制的研究更加深入与完善。#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