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由金融工具过度立异所引发的一场信用过度膨胀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具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危机的开释更趋于全球化和金融化;二是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并不迅速;三是各国政府联手应对金融危机,这对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影响与作用十分重要。尽管如斯,但我们更要高度正视和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全面蔓延。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是否会向实体经济全面蔓延?从目前来看,实体经济好像还没有受到感染而发生严峻的题目。代写金融博士论文/jinronglunwen
但是,我们仍要高度正视危机的严峻性,即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全面蔓延。固然本次金融危机也是由信用过度膨胀造成的,但却不能简朴地以为就是一次货泉信用危机,或者说是与过去金融危机类似的以银行货泉信用为主的金融危机。事实上,本次全球活动性膨胀主要是由庞大的金融工具立异所导致的信用过度膨胀,而不是由银行货泉信用过度膨胀所造成的。因此,本次危机的产生、开释及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蔓延、各国的防范措施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危机的开释更趋于全球化和金融化。一方面,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全球性的。由于,固然人们以为次贷危机是美元资产信用危机的一种,但次级贷款并不能代表全部美国金融资产,更不是全部美元资产。美元及资产膨胀仅仅是世界性金融膨胀的一方面。欧元及欧元的资产膨胀速度同样惊人。事实上,欧元作为美元国际贮备货泉的一个竞争品种于1999年面世后,其膨胀速度和规模迅速超过了美元。目前IMF统计的货泉当局外汇贮备总额中,美元外汇贮备占比已经从1999年的71%下降到2007年底的63.9%,而欧元占比从1999年底的17.9%上升到2007年底的26.5%。欧元在国际间扩张的速度超过了美元。因此,这次信用过度膨胀是全球性的。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这次危机的能量开释更多是在金融领域中蔓延。因为全球的信用膨胀主要是因为过度金融立异导致的连续不断的金融虚拟化,金融投契流动导致大量资金在债市、股市、汇市、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之间轮回活动、自我膨胀并成为“有机整体”。而一旦这个“有机整体”泛起题目,如短期内活动性扩张休止,那么金融危机就不期而至。危机必定在金融领域蔓延、开释,首先摧毁的就是这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我们在以往金融危机中看到的首先是摧毁银行信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这次美国政府在所谓的救市中的一个“希奇现象”:让雷曼兄弟、美林公司等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金融立异者“自行解决”,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其次,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并不迅速。假如与以往的危机比拟,美国实体经济本身并没有过度发展。在1923~1929年,美国的产业经济只增长了18%。年均增长率2.79%,道琼斯指数却上涨了2倍。而2001~2007年,在实体经济增长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年均增长率2%左右),在所谓的全球信用过度膨胀下的道琼斯指数仅仅上涨了40%,而1999-2000年的网络泡沫时道琼斯指数也上涨了40%。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作为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对银行贷款依靠程度较低,企业本身的活动性比较好。甚至,不仅不会由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导致资金题目影响再出产,而且作为上市公司还对本身的股价有维护职责,不久前微软公布投入400亿美元、惠普公布投入80亿美元回购本公司股票就可说明这一点。再次,更加重要的是,各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已经十分重要和巨大,对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作用也举足轻重。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重要“成果”就是,人们终于发现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机制也难以完美运行。以应对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的宏观经济理论的诞生,使得上世纪70年以来再也没有发生过象“大危机”那样的“大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处理过程值得的“看点”良多。其一,为什么不救投资银行?世界五大投资银行被“三下五除二”,十分可惜。但是,如上所述,这次金融危机是因为过度的金融立异导致的连续不断的金融虚拟化、金融投契流动、来源:上海证券报2008-10-24 10:02 https://www.cnstock.com/jrpl/2008-10/24/content_3772188.htm财会研究自我膨胀。始作俑者是谁?不言自明。#p#分页标题#e#
其二,要消除危机当然要挤泡沫,但是绝对不能“挤得太干”。从理论上说,当代全球的活动性膨胀是在货泉虚拟化的同时又失去了有效控制货泉供给量机制的结果。这样,就必需靠各国的货泉当局来控制货泉供给量。但是,也不能过度。这次银行业的“命运运限”为什么不一样?就是为防止信用紧缩对银行活动性的影响,也是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美国政府动用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以美国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活动性。特别是作为高能货泉,这可能会以3到5倍的放大效应在美国金融市场发生作用。这次就与1929年危机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大区别,当时美国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手段来新增金融机构或者金融资本来防止15000家银行倒闭。因此,这次危机不太可能泛起类似大面积的银行倒闭。其三,各国政府的应对和防范措施也很不同。众所周知,因为美国即将总统大选,因此,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对待金融危机的“措施”上各有小算盘。但是,在各国联手救市题目上,美国政府和国会利益是一致的。而这次金融危机体现的全球性也恰恰需要各国(尤其是七国团体)的联手。近日7国财长和央行官员10日在白宫举行金融海啸来袭以来首个峰会,7国财长公布了一项五点计划,共同对付全球金融危机。固然没有详细的步骤,但一致步履,对付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对实体经济的威胁。显然,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世界经济终极度过难关的重要保障。当然,这次金融危机没有向实体经济全面蔓延并不表明危险已经由去,一切的努力都是必要和必须的。(因无具体通联地址,无法与作者联系,敬请作者见文后致电本刊编纂部)◇责任校对:杨嵘来考量救灾预算收支缺口。一旦受灾年份的准备用度不抵支出,应选用应急性工具弥补缺口。可供选择的工具主要有:1.税金(即可在未受灾地区增税)。2.紧急增发内债。3.征用土地、房产、职员等。4.担保收入。5.外汇贮备。6.向国际金融组织借款。补正预算是在对灾害造成的损失预先评估的基础上编制的,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所以要按照科学的程序和细致的方法进行编制。编制完成后要提交人大予以审批,审批通过后纳入原本预算一同执行。
救灾预算要纳入法制化轨道救灾预算中的一切收支铺排都必需纳入法制化轨道。救灾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要有法律保障,特别是突破常规的补正预算要有法可依。这样,一方面可进步救灾预算的权势巨子性和严厉性,进步约束力,另一方面,与其他法律相衔接,避免操纵中的法律障碍。改革《预算法》。在《预算法》中明确:1.准备费基金式治理方式。2.救灾支出各级政府承担支出的比例。3.补正预算编制的原则。4.应急工具的选用等题目。出台细则时,可以将上述题目详细实施的前提和尺度列示,好比准备费基金治理详细措施,救灾详细支出项目和尺度,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应急工具等详细题目。另外,突破常规的“补正预算”也要经由人大批准才能执行。也就是说,救灾预算中一切收支都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不能知足于“相机抉择”。#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代写金融博士论文/jinronglunwen
周旭霞、包学松.构建公共财政应急机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5):52.
〔2〕 〔2〕周旭霞、包学松.构建公共财政应急机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5):52.
〔3〕 〔3〕王长勇.全国财政救灾资源宽裕〔J/OL〕.http://www.caijing.com.cn/20080518/63248.shtml.
〔4〕 〔4〕王长勇.全国财政救灾资源宽裕〔J/OL〕.http://www.caijing.com.cn/20080518/63248.shtml.
〔5〕 〔5〕Http://www.bousai.go.jp/jishin/law/0l7-1.html.
〔6〕 〔6〕Http://www.bousai.go.jp/jishin/law/0l7-1.html.
〔7〕 〔7〕根据Http://www.bousai.go.jp/jishin/law/0l7-1.html收拾整顿。
〔8〕 〔8〕Http://www.bousai.go.jp/jishin/law/0l7-3.html.
〔9〕 〔9〕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公共工作委员会调研室编.国外预算治理考察讲演〔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121.
〔10〕 〔10〕侯明菁.台湾政府特别预算研究〔D〕.暨南大学,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