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金融危机视野之我国机构跨国并购策略探微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404091641195724
  • 日期:2013-08-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1.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世纪之初,我国提出了“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国外投资,以带动我国商品和劳务的出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缩短我国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之间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发展等方面的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走出去战略己经成为指导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企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完全市场化的主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然而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所具备的核心技术和管理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要改变这种落后被动的局面,仅靠“闭门造车”式的单练是不行的,我国企业必须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参与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的发展中来,在与狼共舞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企业,缩短同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逐步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实现我国企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我国企业整体国际化水平。
然而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参股欧美等发达国家实体企业非常困难。首先,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直视我国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始终不绝于耳,从意识形态上不愿接受我国企业入股它们的企业;其次,就我国企业自身而言,缺乏参股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的经验,并且对国外的经济、政治、法律等环境不熟悉也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软肋。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该变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这种被动局面。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的股票价格出现大幅下滑,资产大幅缩水,企业深陷财务困境,急需外部资金的注入。为了缓解本国企业的资金压力,欧美等发达国家降低了外国企业投资本国企业的门槛,美国能源部高官甚至公开表示:欢迎中国对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进行投资。这使得我国企业参股欧美企业的阻力迅速减小。当前的国际市场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企业选择在此时参股欧美等发达国家实体企业,一方面可以帮助欧美企业摆脱财务困境,改善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从而获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和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较低的价格获得我国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技术以及战略性资产等。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企业应该如何利用金融危机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制定合适的跨国并购战略,到国际市场上寻求目标企业,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对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做了阐述与分析,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思路的提出作理论上的铺垫;第二部分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跨国并购状况以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状况,并做比较分析,从中找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第三部分结合跨国并购相关理论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益驱动类型;第四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背景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当前情况下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战略的优势与劣势,为当前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思路的提出做铺垫;第五部分在以上各部分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路;第六部分,结合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思路对中铝公司并购力拓案进行分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借鉴意义。


2.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跨国并购状况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是全球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充分了解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企业跨国并购状况这个大环境,并通过分析比较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状况,我们才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企业在全球跨国并购市场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才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在当前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我国企业采取哪些措施和步骤,利用金融危机的契机更好地实现走出去。


2.1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跨国并购状况分析
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全球经济发展同全球跨国并购呈现出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全球跨国并购也随之变得非常活跃,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速的低迷,全球跨国并购也相应较少。因此,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全球经济步入衰退期,全球跨国并购也将随之进入低潮期。然而,由于不同的经济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同,其跨国并购市场也将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小节将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跨国并购特点作具体分析,以期呈现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市场环境。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达到了5.2%的高度,然而随着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加剧,全球经济衰退趋势逐渐显现,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全球经济迅速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从2007年的5.2%迅速降为2008年的3.8%o由于全球经济的大幅衰退,导致发达国家的股票价格大幅下滑,2008年股市指数平均下降超过40%,其中:美国S&P50O下降了近41%,欧洲DJEurostoxx50下降了44%,日本日经指数下降了44%。


3.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36-40
    3.1 市场寻求型跨国并购 ..........36-37
    3.2 资源获得型跨国并购 ..........37-38
    3.3 技术获得型跨国并购.......... 38-39
    3.4 品牌建立型跨国并购.......... 39-40
4. 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因素分析 ..........40-52
    4.1 跨国并购战略制定的环境分析 ..........40-44
        4.1.1 跨国并购战略制定的国内环境..........40-43
        4.1.2 跨国并购战略制定的国际环境..........43-44
    4.2 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企业内部因素.......... 44-52
        4.2.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内部比较优势.......... 44-48
        4.2.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内部比较劣势.......... 48-52
5.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路.......... 52-60
    5.1 制定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52-53
    5.2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53-54
    5.3 培养专业的跨国并购能力 ..........54-60
        5.3.1 目标企业的搜寻能力..........54-55
        5.3.2 并购风险的分析能力.......... 55-57
        5.3.3 对目标企业的估价能力.......... 57
        5.3.4 企业的并购融资能力.......... 57-58
        5.3.5 企业跨国并购团队的谈判能力.......... 58
        5.3.6 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能力.......... 58-60


结论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论述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的文章很多,但是系统地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章并不多。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跨国并购状况的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驱动类型的分析以及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路,并运用该思路分析了中铝公司并购力拓案,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败得失。通过全文的论述得到了以下结论:
1.金融危机背景下,而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依然非常活跃。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仍然以矿产、能源等的资源性行业为主;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投资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次是亚洲,对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比较少;大型国有企业依然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主力,民营企业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很大,但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渐趋活跃。
2.根据企业的利益驱动机制不同,企业的跨国并购战略也有所不同。根据分析总结,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类型主要分为市场寻求型跨国并购、资源获得型跨国并购、技术获得型跨国并购以及品牌获得型跨国并购。#p#分页标题#e#
3.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环境因素包括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就国内环境而言,经济的快速增长、巨额外汇储备的增长、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金融服务支持等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有利因素,而政府管理服务效率低、企业融资服务相对滞后、投资银行服务功能的缺乏等又成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制约因素。就国际环境而言,当前的金融危机背景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然而,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变数很大,另外国际政治因素成为阻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Ettredge, M. and R. Greenberg. Determinants of Fee Cutting on Initial AuditEngag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0.28(1): 198-210
[2]Allen T.Craswell,Jere R.Francis and Stephen L.Taylor.Auditor Brand NameReputation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December)20:297-322
[3] Defend M.,T.J.Wong and Shuhua Li.The Impact of Improved AuditorIndependence on Auditor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and Economics,2000:49-66
[4] Albert L. Nagy,Joseph V. Carcello. Client Size, Auditor Specialization and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f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4, 19(5):651-668
[5] Balsam, S., Krishnan, J. and Yang, J. S.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Earnings QualityfJ].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3, 22(2):71-79
[6]Brian W. Mayhew, Kimberly A. Dunn. Audit Firm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Client Disclosure Quality[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4, 19(1):35-58
[7]Defond, ML.,Francis, J. R. and Wong, T. J.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Market Segmentation: Evidence from Hong Kong[J]. Auditing: a Journal ofPractice & Theory,2000,19(1 ):49-66
[8]Gramling, A. A., Johnson, V. E., Khurana, I. K.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 Firm Industry Experience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M].Working Paper,Georgia State University,2001
[9]Krishnan, G. V. Does Big 6 Auditor Industry Expertise Constrain EarningsManagement? [J]. 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supplement):1-16
[10]Mark H. Taylor. The Effect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n Auditor's Inherent RiskAssessments and Confidence Judgment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0,17(4):693-712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