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国外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之互动体制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7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404102004255633
  • 日期:2013-07-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1引言


本文主要是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研究,在借鉴己有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互动角度来研究这场旷世罕见的金融危机,为我国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安全作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逻辑演绎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以及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是国内外文献综述,对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进行了介绍,对次贷危机爆发原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研究美国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互动机制。首先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前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由于美国国民超前的消费观念,加上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美国政府宽松的利率政策和房贷政策,使得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也使其他相关行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但结构化金融产品的过度泛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其次,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递机制。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次贷危机阶段;二是美国金融危机阶段;三是全球金融危机阶段。美国金融危机在国内是通过如下机制传递到实体经济的:投资影响的凯恩斯效应、生产结构影响的威克塞尔效应、消费影响的财富效应以及信用影响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在国际间主要通过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卜国际投资等渠道侵蚀全球实体经济。最后,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实体经济是如何放大金融危机的危害—以美国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为例。第四章先分析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反危机措施,然后从实体经济视角提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第五章总结全文,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待改进方向。


2.文献综述


2.1金融危机文献综述
二战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区域甚至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引起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在经济学家们的努力下,金融危机理论至今己经发展了三代。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金融危机理论进行了综述,如肖德与陈同和(2000)、王春峰(2000)以及李成(2004),但他们的综述对最近十几年的文献,尤其是2000年以来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的最新发展方面的文献涉及甚少。朱波和范方志(2005)弥补了理论研究的这一缺陷,对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对强调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和危机传染性的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并提出了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可能的发展方向。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金融危机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研究的热点,其原因在于:第一,危机发生的频繁性—据估计,每19个月全球就有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了三次严重的区域性危机,即1992-1993欧洲货币危机、1994-1995起源于墨西哥的Tequila危机、1997年7月开始的东亚危机;第二,危机发生的广泛性—过去的20年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危机都未能幸免;第三,危机后果的严重性—危机对本国经济打击沉重,损失了大量的GDP,对经济有长期不良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金融的一体化,金融危机的后果已严重影响了区域甚至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第四,危机的特殊性—近年来的每一次危机都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性,特别是90年代的第三次危机表现出了明显的波及传染效应。
通常所说的金融危机,可分为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is),也称BDP(Bal.gneeofpayment)危机、.银行业危机(BankingCrisis)、债务危机(DebtCrisis)、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ie Finaneial Crisis)等。货币危机是指由于投机者对汇率的冲击而导致本币的大幅度贬值,或央行为保卫汇率而导致国际储备的巨大损失或利率的急剧提高;银行业危机是指银行的挤提或破产而导致银行债务的内部不可转换性,或政府为防止上述情况而进行了大规模的援助、干预,以支持银行业;债务危机是指国家无法偿还其主权债务或私人债务:系统金融危机是指金融系统被严重破坏致使金融系统的功能丧失。


2.1.1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源于墨西哥(1973-1982)和阿根廷(1978-1951)等国家所发生的货币危机,它强调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攻击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之间的联系。Kan(1979)深受Salant和Henderson(1978)对商品价格稳定机制研究的启发,提出了货币危机的早期理论模型。在Krugman的工作基础上,许多研究者扩展、改进、完善了Krugman的模型(第一代模型的全面综述可参见Agenor等(2992):Flood和Garbor(1984)引入随机因素构建了简单的线性模型;COImoll卿Taylor(1984)分析了汇率体制,强调了汇率崩溃前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行为,指出了汇率崩溃前存在实际汇率升值和经常项目恶化;Edwards(1989)也强调了贬值前货币升值与经常项目恶化的模式;E淦ugman和Rotemberg(1991)将原来的模型拓展到投机者冲击的目标区域问题;墨西哥1994危机后,Flood、Gartier和Kramer(1996),Lahiri和Vegh(1997)考虑了中和干预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影响。


3. 美国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互动分析........... 28-50
    3.1 美国金融危机前实体经济运......... 28-32
    3.2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递......... 32-41
        3.2.1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32-34
        3.2.2 美国金融危机的传递......... 34-41
    3.3 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41-47
    3.4 实体经济对美国金融危机......... 47-48
    3.5 本章小结 .........48-50
4. 美国金融危机的应对:基于实体经......... 50-59
    4.1 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50-55
        4.1.1 针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 50-52
        4.1.2 针对实体经济层面的救助......... 52-54
        4.1.3 制度性改进尝试......... 54
        4.1.4 矫正贪婪文化的尝试......... 54-55
    4.2 基于实体经济应对措施......... 55-56
    4.3 本章小结......... 56-59
5.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启示.........59-67
    5.1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59-61
    5.2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61-64
        5.2.1 重新审视"万能"......... 61-63
        5.2.2 我国金融与经济风险......... 63-64
    5.3 我国的应对策略 .........64-65
5.4 本章小结 .........65-67


结论


通过金融全球化,美国已经把金融危机的风险转移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我国作为美国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国之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根据外电报道,我国外汇储备中有70%左右是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库券。我国持有的美国机构债(是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权)高达3700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到底有多大现在还很难量化。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人之一,存在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的严重危险。目前,我们己经因美元资产价格暴跌、美元贬值、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和部分债券违约而遭受损失,今后,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这种损失可能会更大、不仅如此,如果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再出问题,我国的损失将会极为严重。
美国政府解决危机的所有措施的核心是保证货币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资本市场有足够的资金。我国、日本和其他贸易顺差国继续持有和增加持有美元和其他美国金融资产,是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任何金融危机的解决都是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承担的,在积累了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我国已经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损失分担者”,独善其身己经是完全不可能的了。现在,美国人是不会要求人民币升值、不会希望我国停止向美国出口廉价商品的。当然,他们更不会反衬我国进一步积累外汇储备(只要是购买美国金融资产)。我们现在不能再留恋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更不希望我国保持巨大贸易差。对出口部门来说,这些顺差代表利润和就业增长。但对整个国家来说,这些顺差代表我国可能或已经遭受的真实财富损失。我们可以批评央行购买美国资产不当,批评我国投资公司(CIC)投资失败。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谁能做得更好一些呢?如果我国维持巨大双顺差的局面不改变,如果这些顺差不能转化为直接投资或其他币种的资产,我们就只能持有美元或将其用于购买美元资产。换句话说,我们就只能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因而,我国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战略的调整,坚决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尽快转移到内需上来。#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朱波、范方志,2005.《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综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2HeidiN.Moore.2008.《“两房”拯救方案的赢家和输家》[J].《华尔街日报》2008-09-09.
3何帆、张明.2007.《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年第20期.
4甄炳禧.2007.《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5李云林.2007.《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J].《中国投资》2007,12.
6中金公司研究部.2008.《美国金融危机原因、政策反应及中国的影响》[J].《宏观经济》2008,9.
7蒋志芬.2008.《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战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8,1.
8沈炳熙.2007.《次贷危机与证券化》[J].《中国货币市场》ZOO7,
9李石凯.2007.《低储蓄率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J].《中国金融》2007,21.
10张明.2007.《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z].《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5期.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