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后危机年代我国金融监管机制改革问题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303221944355165
  • 日期:2013-03-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自上世纪S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随着技术进步、竞争加剧、信息处理与传输手段的改进,金融业务的互相交叉与渗透促使金融业务呈现出多样化与综合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业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综合经营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主流。除了德国这样的欧洲大陆国家自二战以来一直奉行混业经营外,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这些自“大萧条”以来奉行分业经营的主要工业国,也纷纷走上了综合经营的道路。由于很多复杂的风险因素会在综合经营过程中暴露出来,因此,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对于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上世纪以来一直困扰各国金融与经济安全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金融监管问题。特别是在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缺点和漏洞暴露无遗,最终使其演变成为殃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在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改进原有分业监管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介于分业和混业监管之间的监管模式,被称为“伞形监管模式”。但是,金融危机的发生说明了在这种高度混业经营与发展的背景下,“伞形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地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甚至可能延误化解风险,导致风险进一步累积和扩大从而形成系统性的风险。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寻求适合客观经济与金融环境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全国乃至于全球的重大工作。
近几年来,综合经营的趋势也出现在了我国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里,银行、保险和证券之间的业务合作和渗透全面展开,与此同时,具有综合经营特点的金融控股公司也迅速发展壮大。加入世贸后,面向国际市场我国逐步开放了国内金融业,外资金融机构大批涌入,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我国必须顺应发展的潮流,与国际金融业接轨,逐步实现金融业的综合经营。与此同时,对于现今的金融环境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已经难以实行有效监管。尤其是在国际危机爆发以后,“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更加不能应对金融业发展的需要。2009年,管理部门强化了“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引起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指引了方面,然而对于体制的改革,如何在己有的分业监管基础上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制还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借鉴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深入研究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1.2相关研究综述
从金融发展的过程来看,金融监管好似一把“双刃剑”:适当而合理的监管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维护金融业的稳定与安全,促进金融业的良胜发展;相反,缺乏监管或过度监管又会导致监管实效和成本过高,都会阻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在既有的理论基础上,本文评述了一些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理论。


1.2.1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国外金融业发展比较早,于是理论界很早就开始对金融监管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近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Dewatnpont和Tirole(1994)综合论述了在开放竞争中对银行体系进行管制的原因。他们认为:由于竞争加剧银行的风险行为也随着增加,革新压力也是经常性的,于是银行不断的创新产品与服务,用效率更高的技术和劳动者淘汰效率低的技术与劳动者,这就是“创造性的破坏”,为此,监管者就应该重新审视已有的监管政策,针对银行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技术革新产生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充分享受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好处。wilkoBolt(2004)同样也意识到银行之间竞争加剧会增加风险行为,监管部门为此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他注重研究有关资本充足性措施(CAR)有效性问题。在旧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中,他认为“一刀切”式的资本比率,极有可能错误地激励了银行,从而引发更大的风险行为;而在新资本协议中,新资本充足性要求与银行潜在风险的相关性更加密切,更激励银行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在开放竞争环境下,关于控制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风险调整型的资本充足性监管是有效的。关于多变的金融环境下全球银行监管相关问题现任巴塞尔委员会主席NoutWelllnk说明了该委员会的观点:我们处在一个迅速变化的时代,要针对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调整自我;然而同时,又不能不顾银行监管中最根本性的元素。银行监管从业人员要在吸取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与时俱进,跟紧行业变化发展的脚步;在灵活地遵守监管标准原则下,各国监管当局应坚持维护银行体系稳定并鼓励市场创新;扩大与加强对话和沟通,进一步完善跨境信息共享和监管协调机制。Miehae Taylor(1995)提出了“双峰监管”的概念,并认为要控制所有金融机构的各种风险应建立单一的审慎监管机构和单一的市场行为监管机构,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


2金融监管体制概念


2.1金融监管体制的内涵
在《辞海》里“体制”的定义是“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而西方经济学家偏向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理解它,比如在博恩斯坦主编的《比较经济体制》这本书中指出,“体制”是“被某些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的形式所联合起来的客体、观念或行为”的集合。也就是说,体制通过机构的相互作用使观念变为行动,发挥功效,是各种机构的总和。机制主要涉及两点内容:一是什么被组织起来的;二是这些组成部分是怎样相互之间发生关系的,也可看作是动态行为和静态组织的集合。
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监管体制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对金融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制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结构的总和。构成要素基本有:一是基本政策;二是设置的监管机构;三是权限的界定和分配;四是监管权力的执行;五是监管手段与方法的选择。这样,对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与分析涉及到监管机构的组织构成、职权和作用机制等多个方面。在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容中,建立科学的金融监管理论体系、完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及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方法体系等都应包括在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框架中。由于金融监管体制可以影响监管成本大小;影响监管的效率及有效性;影响金融监管责任是否明确;进而影响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因此,一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与金融监管的成功与否有密切关系。但是金融监管体制本身只是提供一种实现有效监管的环境,并不代表能保证监管的效率及有效性。


3 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发展....................... 20-27
    3.1 危机对全球金融监管体制提出的挑战....................... 20-22
    3.2 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发展 .......................22-26
        3.2.1 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体制....................... 22-23
        3.2.2 危机后美国对金融监管体制....................... 23-25
        3.2.3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特色....................... 25-26
    3.3 危机后英国和欧盟金融监管体....................... 26-27
4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27-34
    4.1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 .......................27-29
    4.2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29-34
        4.2.1 分业监管体制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29-30
        4.2.2 存在监管重复和监管真空....................... 30-31
        4.2.3 缺乏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 31
        4.2.4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31-32
        4.2.5 金融监管体制阻碍金融创新....................... 32-34
5 后危机时代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对策....................... 34-41
    5.1 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34-35
    5.2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 .......................35-36
    5.3 建立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36-37
    5.4 强化金融创新监管的意识.......................37-38
    5.5 提升对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意识....................... 38-39
5.6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39-41


结论


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金融业务的国际化,为在全球范围内控制金融风险,防止金融风险在国与国之间传递与扩散,必须通过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来促进金融业的稳定与安全。相关研究显示,在经济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有利于增进收益。开放国家或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有推进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动力,且金融一体化的加强会使国际合作成为最优解。由于在开放程度、经济体制、金融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对合作做出的自利选择造成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失衡。但是伴随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各国的相关性和外溢效应不断增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将会大大增进整体及各方利益,从而成为一种理性选择。也就是说,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深化将会改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供求失衡的现状。此外,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所面临的金融竞争环境和金融风险越来越具有共同性,这将导致金融监管的趋同化,但由于各国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情况的不同导致各国在各自的具体监管目标的侧重上有所不同,从而给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造成许多障碍。因此,在当前缺乏统一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情况下,加强和扩大多种形式的协调、合作,是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向相对集中统一、公开透明、务实高效发展的最佳途径。#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准天仪,银监会的宏观审慎监管:概念、框架与逆周期政策,中国金融网,2011.2.17
2鲁政委,《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对银行业的影响》,《金融时报》2010.8.9
3李扬、胡滨主编,《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Finaneial•Regulatory eform:Anew oundation Rebuildinghttps://www.51daxielunwen.com/jrwjlw/ Finaneial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e,June17,2009
5刘清宝,“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9.6
6周小川,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2009.3.26
7陈颖、尹一婷,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实践,《新金融》,2009.1
8车迎新等著,《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监督》,中信出版社,2008
9刘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法律意见”,《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11期
10赵渤著,《中国金融监管一风险、挑战、行动纲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