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金融危机硕士论文: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对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探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0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11260735442605
  • 日期:2011-11-2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对金融风险产生的影响探究

[摘 要]本文重点探讨研究了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与金融风险防范的问题。文章充分认识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在金融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列举了现阶段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危害,深刻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实事求是地提出了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关键词]银行 会计信息 真实性 金融风险 研究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直接关系着银行会计信息价值的大小。真实的会计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无用,反而还会误导决策,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会计信息,对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作些探讨研究。

一、充分认识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
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银行会计信息与银行经营风险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有效地防范宏观金融风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通过组织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这就要求银行会计部门提供的金融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由此可见,银行会计信息对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执行情况具有反映、考核的功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会影响其所反映的国家金融宏观状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利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顺利实施,还会造成宏观调控和决策的失误,最终引起金融秩序混乱、工作秩序失控。国内外发生的金融风险和金融事件都足以说明这一点。如1997年发生的亚州金融危机,近期发生的美国安然事件,我国的银广厦事件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的违规事件等,都与会计制假、造假相关。这些金融事件令世人惊恐不已,至今人们仍谈虎色变,心有余悸。在金融事件的背后,固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认为金融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风险是引起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有效地防范银行经营决策风险。为管理层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是搜集整理银行会计信息的目的。要使银行决策风险的不确定性转为可确定性,使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就必须掌握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银行会计是银行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反映银行经营状况、监督银行经营活动、预测经营成果、参与管理决策的重要方面。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部门,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都要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中得以记载和反映。可以说,会计信息是银行经营活动的信息源和数据库。通过对银行会计提供的资料的分析,能够全面、准确、完整地分析银行经营活动的状况,及时发现银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揭示和预报银行经营活动的风险,从而便于管理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解风险,避免损失。会计提供的各种信息是否真实准确、经营计划的制定是否切合实际,各种考核办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银行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和时效性。如果会计信息失真、虚假,制定的经营目标不切实际,考核办法不够科学,将会直接掩盖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矛盾和风险,为经营决策者提供错误的信息,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p#分页标题#e#
(三)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有效地防范银行内部管理风险。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银行内部管理与银行会计信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银行内部管理强化,那么,银行会计提供的信息就真实准确,银行经营管理及经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就高,经营管理风险就小;相反,银行内部管理松驰、甚至忽视放松管理,那么,银行会计信息就会失真,进而导致经营决策错误,相应的,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就低,经营风险就大。从我国已发生的涉及金融业的经济案件看,发案原因大都与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状况有关。尤其是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假证、假帐、假表现象的滋生蔓延,更加导致了各种金融案件的发生和金融风险的扩大。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掩盖了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而且,产生了更大的内部管理风险,滋生腐败,并引诱犯罪。如:过去有的银行在经营业务中违规违法,私设帐外帐,大搞帐外经营、违规经营,造成大量风险资产的增加和损失,虚报瞒报会计报表,躲避上级行或央行的监管,这种自欺欺人的障眼法,最终形成巨额的不良资产,并带来了金融风险的隐患,教训十分深刻。

二、正确看待现阶段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及危害
首先,从国家来看,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整治经济金融秩序的办法和措施,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会计法》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制订颁发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使我国银行会计工作逐步走向与国际化接轨的道路,这对于银行会计更好地行使其核算、监督职能,无疑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再从银行内部来看,近几年各大银行通过整顿金融秩序,纠正违规经营,加强自律监管,强化审计监督,狠抓内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和纠正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为适应国内外金融竞争和业务开拓发展的需要,各大银行又都加快了电算化进程,提高了科技管理水平,相继推广应用了业务综合应用系统,使银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等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业务处理、信息采集、账务核算、账表生成等都实行了电算化、自动化。这些信息系统及办法措施的有效实施,使我国银行长期存在的违规经营、弄虚作假问题得到了有效地遏制,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银行会计行为和核算标准逐步统一规范,使我国银行业又重新回到了依法合规经营、稳定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但是,由于受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银行核算体制和人员业务素质及利益驱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再加上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推广应用时间不长,许多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完善,银行违规经营、弄虚作假的影响并未肃清,使银行会计信息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质量不高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直接影响了银行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到银行经营风险的有效化解和防范。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分页标题#e#
(一)信贷资产质量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为了掩盖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的问题,不按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和信贷管理制度有关贷款四级或五级分类标准的规定来准确划分信贷资产,不能够真实反映贷款的占用形态和风险状况。乱调乱用贷款科目,甚至以借新还旧、收旧贷新为借口,对借款单位采取以贷还本、以贷收息的方式,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以降低贷款逾期率和不良贷款占用比例,提高收息率,以达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目标和任务的目的。
(二)负债业务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为了工作需要,公款私存,私款公存,特别是月末、季末、年末乱调存款科目,乱转存款数据,乱改存款报表,虚报瞒报存款等,导致存款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将高息揽入的储蓄存款,通过“发行债券”科目核算,以逃避利率检查;还有的银行将“活期存款”通过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或转系统内核算,以达到逃避存款准备金制度管理的目的。
(三)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除过去违规经营时期账外基建、“小金库”基建、无计划超计划基建等形成的大量银行账外固定资产未完全消化处理外,现阶段银行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主要是收回抵债资产管理处置使用不合规,抵债资产自用未按规定在账内核算反映,或钻“电子设备租赁费”、“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等科目的空子,采取以租代购、以租代建的方式,随意扩大自用固定资产并在账外核算,致使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四)损益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为了完成上级银行下达的利润指标,不认真执行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和账务处理手续,不按规定正确计提应收应付利息,采取多提应收利息、少提应付利息或当年支出不入当年账的办法,虚增利润;还有的银行采取利息及中间业务收入不入账、乱列乱挤乱摊乱挂成本费用、私设“小金库”等方法截留收入、虚列支出,虚亏实盈,以达到偷税逃税和满足单位个人利益的目的。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银行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造成金融宏观决策失误,给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引起社会经济的混乱,而且掩盖了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给银行经营管理带来了困难,给业务发展带来了阻力,影响了银行的经营决策。同时,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没有保持国家法纪法规的严肃性,还为贪污腐化大开方便之门,给某些思想不轨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总之,会计信息失真使国家财经纪律和银行内部规章制度遭到践踏,给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深刻剖析现阶段我国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影响
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少数领导人业务经营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个人行为上的偏向;既有银行管理考核体制上的弊端,也有现时局部利益驱动及会计内部监管不力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p#分页标题#e#
(一)领导经营思想和个人行为偏向,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银行领导在业务经营指导思想和个人行为上产生错误。他们为了追求个人政绩,急功近利,谋取单位或个人私利,搞短期行为,盲目粗放经营;或授意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以突出其经营业绩;或利用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其违章违纪行为截留收入、逃避税收,虚列支出,据公为私。不能正确认识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忽视放松会计核算管理,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是少数领导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在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一是重统计信息,轻会计信息。受我国银行长期行使宏观反映职能的影响,其信息的反映重点放在统计信息上、放在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等宏观需要上,而对全面的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则不闻不问;二是重前台操作会计信息,轻后台核算管理会计信息。现阶段银行综合应用系统推广后,银行管理层对前台会计操作人员监管力度加大,要求也比较严格,会计数据录入也比较准确规范。但对后台会计核算和管理却有所忽视,不少调账调表行为都是在后台核算管理层完成的,以致出现了会计制假造假操作层少了、管理层多了,处理层少了、核算层多了的怪现象;三是重表内业务会计信息,轻表外业务会计信息。现阶段银行会计在信息的提供上,往往只注重提供表内业务的会计信息,对表外业务的会计信息只注重提供业务量的信息,而对其风险管理信息提供不够,不利于分析银行表外业务的状况,识别表外业务风险。
(二)银行管理考核体制不科学,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实行企业化管理、商业化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主要目标。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银行转型而来的,因此,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现时经营管理中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业务经营计划仍由上级行下达,而且层层加码,工资费用仍由上级行分配,而且层层截留,基层行不能根据本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及实际经营情况来自主确定业务经营计划和工资费用标准。没有经营自主权,就不能按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和经营规则办事,致使上级行下达的高指标无法完成,匹配的低费用不能满足业务经营需要,这从某种程度上逼迫基层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如在不良贷款的反映上,每年不良贷款控制余额和下降比例都是由上级行确定后下达,是指令性计划,年末基层行必须在限额内反映,不得突破。但目前基层行不良贷款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清收盘活难度很大,不良贷款下降比例大都是靠贷款展期或新放贷款稀释来完成的。如果基层行通过贷款展期或新放贷款稀释仍完不成计划,不良贷款也只能反映在正常贷款科目中。这样年年隐瞒积累,到了一定时期就形成了大量的隐形不良贷款。据统计, 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次性剥离出不良资产1•4亿元,但仍有些行还没有剥离完。如某省级分行在2002年的经营指标真实性审计中就发现仍有近30亿元不良贷款受不良资产指标的限制不能反映到不良贷款科目中,而只能在正常贷款科目中反映。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不良资产信息反映不实。#p#分页标题#e#
(三)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金融竞争更加激烈,各大银行为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拓展新业务、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作为竞争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样做是对的,但是,片面强调发展,忽视监督管理,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经营业绩和局部利益,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和经营风险的产生。如现阶段在加快发展的呼声中,银行的各类中间业务、代理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对外保函及信用卡等新业务发展很快,但各种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和办法未能跟上。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和效益,使银行经营风险增加,特别是银行内外勾结、弄虚作假、制假造假、金融诈骗等经济案件经常发生。据某行统计,仅2000至2002年三年间,全国分支机构就发生利用虚假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及信用卡等进行诈骗的案件500多起,涉及金额10亿多元,给国家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4亿多元。
(四)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目前,基层银行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前控制悬空。主要是控制功能不完善,综合应用系统中部分业务控制环节随意屏闭,导致部分业务不能正确反映;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国际业务、信用卡、住房和汽车信贷、计算机等业务制度不健全,形成内部控制上的“真空”和“盲点”;控制环节缺乏制约性,有的岗位、部门之间不能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出现控制上的“空档”。二是事中控制不全。主要是控制制度不落实。会计控制制度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会计人员违规越权操作、有章不循、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从近几年银行内控评价结果看,会计方面失控的问题就多一些。会计制度不落实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引发会计风险增加、发案率增高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三是事后控制乏力。会计管理部门自律监管意识不强,不仅不能及时对所属单位会计业务进行监督,反而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和单位领导要求,制假造假、弄虚作假,这在客观上助长了银行会计造假行为的猖獗,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五)会计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导致会计信息反映不实。作为约束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会计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及《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对惩治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处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很少追究责任,或根本无法追究责任。既使在实际执行中想查处,但常常因难以找到证据或受各种因素干扰,往往严查轻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助长了会计信息的做假行为。#p#分页标题#e#

四、准确思考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银行会计信息是银行一切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是银行经营活动的“晴雨表”,是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报警器”,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银行会计信息的生命。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呢?从当前情况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化对银行会计信息工作的认识,增强会计信息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首先,各级行领导要高度重视支持银行会计信息工作,充分认识银行会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信息失真的危害性,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社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信用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作为整顿金融秩序、纠正违规经营、加强内控管理的系统工程来抓,要站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度,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行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要树立强烈的会计信息意识和风险管理观念,要深刻认识会计信息在风险防范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到不指使、不支持会计人员造假,并对会计人员的造假行为进行抑制和批评教育,自觉维护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为发挥会计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学习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增强法制意识,使会计人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而且也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自觉抑制各种违法行为,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二是加强会计基础理论、新业务知识和岗位操作规程及计算机技术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使会计人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理论等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尽快适应银行改革发展和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的需要;三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他们一心一意地做好银行会计工作。
(二)改革银行管理考核体制,健全科学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一是要真正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要求来改革银行的管理考核体制。要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自下而上的银行管理考核体制,扩大基层行的经营自主权力,允许下级行在上级行的授权或转授权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开展业务经营。计划的制定、利益的分配应由下级行根据本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管理状况来确定,上级行不应过多地指使干预,以利于下级行能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拓业务。二是要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考核机制。各级行在制定经营目标计划时,指标要精减,要以利润为中心,由下到上层层综合制定,而不能从上到下层层加码,硬性下达。上级行要站在科学管理的高度,站在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尽量把经营目标计划制定得科学合理点,全面长远点,切忌只顾眼前短期利益,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过头”赶超计划,给下级行业务经营行为产生不正当的刺激作用和发出错误的诱导信号。三是要按照一级法人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总行为中心的管理考核机制。现阶段可以先建立以地市二级分行为主体的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清算、会计监督及档案管理的大集中。在以二级分行为主体的管理考核制度试行成功的基础上,再按照一级法人管理的要求,逐步过渡到实现一级分行或总行的统一管理考核,及时反映银行会计信息,准确把握和化解银行经营风险。#p#分页标题#e#
(三)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建设,增强会计自身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近几年来,随着风险意识的增强,各大银行已初步建立起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法。特别是人民银行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颁布和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推广应用后,会计内部控制重点由事后转向事前、事中,由单一结果控制转向业务经营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由全面控制转向重要岗位、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控制。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观念在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一些不利因素又会对银行会计内控机制的建设以及银行业务的发展起着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此,不断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银行会计的重要任务。一是完善会计授权管理制度。从行长到一线经办人员,都要规定业务范围、限额和行使权限,并利用综合应用系统,将业务授权落实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严禁越权。二是根据风险防范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制定工作纪律,明令业务操作中的“禁区”,给员工一条“警戒线”,对越线者按规定予以严格查处。三是落实各岗位相互制约监督的制度,实行业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相分离,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现象的产生。四是对会计业务实行集中式的事后监管,建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监管的完整体系。层层设立事后监管中心,开发完善事后监管程序,选用业务熟悉、品德优良的事后监管人员,实现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分离,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防范风险,重塑银行会计的“三铁”形象。
(四)推行银行内部会计委派制度和社会审计鉴证制度,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为了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有效治理“三乱”、“三假”,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建议在银行内部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和社会审计鉴证制度。一是在银行内部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度。即由上级行对下级行层层委派会计人员,对下级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和财务核算情况进行直接监督管理。委派会计人员在行政和待遇上都隶属于上级行管理,不与派驻行发生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增强其独立性和超脱性。推行银行会计委派制度,是依法规范银行会计工作秩序,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有效工具,也是建立银行间公平竞争、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不少银行的实践证明,会计委派制是一种反腐倡廉、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方法,也是我国银行会计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二是实行银行会计信息的社会审计鉴证制度。每个年度终了,银行会计信息要在聘请有鉴证资格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进行审计鉴证后,方可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布,以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p#分页标题#e#
(五)加强金融立法,加大银行内外执法监督力度。真实、准确是银行会计信息的灵魂。要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强金融立法,加大银行内外执法监督力度。一是国家要尽快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进一步完善《会计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增加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明确会计制假造假行为责任的补充条款,增强银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同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还要抓紧制定银行业监督管理办法及规定,明确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的职责和任务,使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单位有人抓,有法规可依。二是要加大银行内部的审计、监察执法力度。各级银行内部审计、监察部门对业务一线的操作环节和对各业务部门的自律监管情况要定期进行审计评价和执法检查,对违章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罚和纠正,切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违规必罚,以罚促纠,防患于未然。同时,银行内部审计、监察部门还必须适应银行业务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快审计、监察体制的改革步伐,逐步上收管理职能,实行下审下查一级。要努力转变审计、监察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审计、监察管理机制,加大非现场审计、监察的力度,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经营风险,以此提高银行内部审计、监察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防性。三是要完善和加大中央银行及银监会对各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和金融执法查处力度。一方面,中央银行及银监会要加强对各金融机构的资金营运管理。要根据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规定,密切监测各大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贷款结构、存贷款比例、资金头寸、备付金等指标,督促其审慎经营,同时还要监督各大银行依法合规经营,确保资金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各金融机构的金融执法和查处力度。各级人行及银监会要严格按照现有的各项金融法律法规要求,加大检查次数和频率,突出重点和薄弱点,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各银行的监管和审计,对违反各项会计法律法规、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严厉查处,并要从严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四是要加大国家审计部门对各金融机构的金融审计力度。国家审计部门对各金融机构要采取定期循环审计的办法,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违规经营、弄虚作假的行为,依法严格进行查处,以确保银行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六)完善综合应用系统,确保银行会计信息反映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一是要科学设置并精减会计科目。目前,银行会计科目及子目达二百多个,分散过细且设置不尽合理,给统计分析和信息反映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要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需要科学设置会计科目,使银行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能够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记入会计科目,并能正确反映资产质量及其流动性、负债的偿还期,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盈利状况,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防范资产风险、支付风险和盈利性风险。二是按照一级法人管理的要求,建立会计信息集中处理系统。现阶段,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上线运作后,会计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所增强,但离银行一级法人对众多分支机构会计信息实现集中处理、快速反映的要求还相差很远,银行电子信息网络功能还不健全,会计信息的汇集速度慢,集中处理能力差,还满足不了集中式管理的要求。所以,要借助综合应用系统技术,构建银行后台管理信息平台,在实现全行数据大集中,全行统一财务核算和统一业务处理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制定包括经营收入、资本性支出和管理费用在内的全面预算体系;以管理会计为手段,对机构、项目、部门、产品和客户等成本对象的各项效益和成本进行详细地预测分析,制定出数据模型和量本利分析模型,实现银行的全面成本核算与管理,以便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增强银行的竞争力,扩大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为银行决策者提供完善的#p#分页标题#e#管理信息和决策依据。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