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分析
摘 要:从索罗斯率领外部国际金融投机者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不难看出,金融危机论文现代国际金融投资者依仗其雄厚的资本量,借助于突飞猛进的电讯技术和金融资产证券化,利用离岸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及一些国家金融体系的漏洞,通过“立体投机”手段,大肆进行国际金融投机活动。对这一变化趋势,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审时度势地灵活运用货币工具,及时调整并纠正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最大限度地扼制和打击国际金融投机力量。
关键词:金融投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 外汇储备
1997年,一向风平浪静的东南亚地区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使本来就不富裕的东南亚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虽然这次金融风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但由索罗斯率领的外部国际投机力量的煽风点火绝对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这场波及面浩大的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各国政府对于抑制投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对保存国民生产果实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一、现代国际金融投机活动的变化及其成因
(一)现代金融活动的变化
从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金融危机来看,现代金融投机活动区别于以往投机活动的主要变化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外汇投机者以其资本的雄厚、信息量的优势和投资者的“羊群效应”作为他们投机成功的基本条件。作为外汇投机者,首先必须有富可敌国的投机资金并已达到对特定汇率市场威慑的程度。据估计,目前试图利用市场缺陷来炒作的基金总量达到数千亿美元,仅美国就至少有4200个对冲基金,所管理的金额超过了3000亿美元,这些基金的规模和运作足以左右任何一个开放市场的升跌。在现代金融市场,高科技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为外汇投机者及时搜集到更多的信息提供了可能性,更提醒了金融投机者要时刻铭记“知讯者生存”的道理。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同样是金融投机者的一把利器,只是它的作用方向并不直接由金融投机者本身控制,而是跟随着金融市场走向的,但这个金融市场走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大金融投机者影响的,因而大金融投机者和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是遥相呼应的。
2.国际投机的方向多为有价证券市场。譬如,目前世界市场外汇交易额大于世界贸易进出口额的60倍,其中97%是活跃在股市、债市、外汇和黄金市场上进行投机牟利,而与物质生产和实物贸易无关。究其原因,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和高科技通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金融交易便利、快捷,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且扩大了金融业务范围,使资金快速进出自如。#p#分页标题#e#
3.“立体投机”,即利用各种资产价格在各个具有内在的连动性的市场之间同时进行的投机。通俗地说,就是充分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利用中央银行的防御手段缺陷,进行全方位的投机。“立体投机”加速了金融危机在不同市场之间的扩散:金融危机一般都是由外汇市场发轫,而后迅速扩散到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具体如下:
(1)在现汇市场上利用即期外汇交易抛空某国货币。投机者手中用于抛空的该国货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渠道:一是从当地的银行贷款;二是从离岸金融市场融资;三是出售当地资产;四是从当地的股票托管机构借入股票抛空以换取该国货币。投机者将自己手中足够数量的该国货币在现汇市场上迅速地抛出后,待其急剧贬值后,投机者再在即期外汇市场上买回此国货币,偿还贷款,扣除利息成本和交易费用后,投机者就获得巨额的投机利润。
(2)在远期外汇市场沽空。在远期外汇市场,抛售远期外汇合约以压低远期汇率,通过远期汇率间接作用于即期汇率,再与合约到期日借入或购入该国货币平仓获利。
(3)利用中央银行的防御手段缺陷,同时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进行炒作。为了捍卫本国货币的汇率稳定,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的中央银行对于打击投机者一般采取的措施有两种:一是动用外汇储备买入被抛售的本币;二是间接地提高利率以抬高投机者的融资成本。第一种方法受制于中央银行外汇储备规模,第二种方法会对经济产生副作用,例如使正常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股票市场下跌,这时投机者就可以直接利用利率的上升做互换交易,并且在股票或股指期货市场中进行投机。在股票市场中进行投机的主要策略是,先从股票托管机构借入股票抛出,由于利率的提高会压低股票指数,大量抛售也会使股票市场下挫,投机者可以在低价位把在高价位抛售的股票买回来,归还股票,获取利润。由此可见,“立体投机”的原理就是依据利率、汇率、股票、股指期货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采取多管齐下的手法进行套利。对投机者来说,不在汇市上赚钱,就在股市、期市上赚钱,通过分散投机风险,从而稳当获利。
(二)现代金融投机活动变化的原因
1.离岸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投机活动在离岸金融市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交易不受各国政府的监督和干预,没有信用分配的管制;没有储备要求,不用缴纳存款保险等可减低经营成本的有利条件;没有利率限制,因而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没有诸如对金融机构地理位置分布和业务范围等影响竞争力的限制;更没有中央银行的监管,所以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对于金融投机者而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它有利于金融投机者隐蔽地转移资金,为投机资本的积累开辟了道路。#p#分页标题#e#
2.突飞猛进的电讯技术和金融资产证券化。现代信息技术为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了具体操作手段,而金融资产证券化为现代国际金融发展又提供了能充分满足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发展和流动性需要的金融工具,极大地推动了证券市场尤其是期货、股票市场的发展,由于证券资产有较高的流动性,易形成较大的市场涨幅,并且由于证券品种繁多,可给予投机者广泛的炒作空间,充分满足了投机资本的投机性。可见,电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资产证券化大大推进了投机活动的深化与发展,使得现代金融投机活动更加追求效率。
3.全球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在诸如Q条例等金融管制不仅不能保证反而降低了银行安全性的情况下,西方各国和各主要发展中国家纷纷对金融实施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取消Q条例)和业务自由化(打破银行和证券业的从业界限、逐步取消银行业务的地域限制);与之相关联的是金融国际化,即金融主体在世界金融和市场上运用和调度资金,金融交易向国际间扩张,包括在海外设立金融机构以及国外金融机构参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在给实施国家带来丰富经济利益的条件下,也为该国各类金融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开辟了道路,并且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所以给该国带来了投机性资本较充分自由的选择机会,因而使得投机资本有充分的金融自由度,使其在投机对象和方式上具有高度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4.石破天惊的金融工程的出现及广泛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对衍生性金融工具的开发以来,金融工程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重视。由金融工程开发出来的衍生性金融工具的杠杆性、价格易变性非常适合投机资本追逐风险利润的本性,特别是其杠杆效应,对资金的移动和获取的巨额利润起乘数作用,因而也极大地刺激了投机资本的发展。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与国际投机资本的结合给世界金融市场带来极其不稳定的因素,这种不稳定性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5.部分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巨大漏洞。由于国家金融体系存在漏洞而导致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典型案例。例如,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国际信用评级不高,因此,获得国际贷款的能力和数额都很低,而证券融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相对容易、见效快、回报高的特点,因而融资证券化就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筹资的一大途径,再加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使本国外汇和证券市场成为国际投机者造市的主要场所。
二、索罗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市场操作的基本方式
可以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索罗斯是掌握全局的大投机者,他之所以能以摧枯拉朽之势破坏东南亚地区经济,正是以他综合性的市场操作方式为基础的,采用了“立体投机”的战术,具体如下:#p#分页标题#e#
1.在远期外汇市场埋下伏笔。攻击泰铢手中必须拥有泰铢,但泰铢不是国际货币,国际投机者手中只有美元而无泰铢,故国际投机者就必须十分隐蔽地筹取大量泰铢。早在1997年2月和3月,索罗斯就指挥旗下资金在外汇市场大量进行买进的活动,致使对合约的需求表现出强劲势头,使价格上升,连泰国银行也加入到卖出类似合同的行列,仅1997年2月和3月间便卖出了150亿美元的泰铢远期和约,而这些合约中不少是要等到一年以后才能赎回。直到5月份索罗斯大量抛售泰铢时,泰国银行才知道自己的这种与投机者的对应操作行为是在给泰铢自掘坟墓,等于为投机者提供了攻击汇率的最佳武器,直到这时才遽然停止卖出泰铢远期合约,但损失已经不可避免。
2.对现汇市场直接冲击。即先通过各种渠道(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四种渠道)借入该国货币,逐步抛出压低汇率水平后,再买入该国货币后偿还借款,从中谋取利差。索罗斯投资基金首先从国际金融市场上,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大量日元、马克、美元,再通过外汇市场直接兑换成泰铢或货币调制换成泰铢,毫无风险的获取5%到10%的利差,接着看准时机再大量抛售泰铢,导致泰铢贬值。对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现汇市场,索罗斯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法。
3.对证券市场进行冲击。索罗斯等投机者为了进一步巩固“胜利果实”,还在证券市场大做文章。比如,索罗斯在我国香港市场上的操作次序及手法是:沽空一些股票—沽空利率期货、恒指期货、期权—沽空港元期货—大量沽空港股。由此可见,索罗斯并不只在一个品种上动手,例如,他首先在恒生指数上埋伏了空单,然后才做空港元。中国香港政府出了些政策,比如加息,但是由于索罗斯事先有准备,他在恒生指数上埋伏了空单,所以香港一加息股市就会跌,那么即使他做空港元赚不成但也可赚恒指。
三、货币当局国在抑制投机时所采取措施的利弊评价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东南亚各国央行对本国货币高估,使之经不起国际投机者的狙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东南亚地区各国央行过于注重稳定汇率而采取的控制货币流入,高利率政策等保护本国货币措施,进而导致了本国货币的高估,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间接创造了金融危机成熟的气候。针对这次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有类似的应对方法,也有针对本国形势所作的特殊措施。
(一)泰国
1.作为应对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的第一步,泰国央行所必须做的就是拿自己的外汇储备来接收索罗斯投资基金抛出的泰铢,但是无奈本国的外汇储备过少,根本不足以对付来势汹汹的索罗斯集团,所以泰国政府只好与新加坡联合起来,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铢,作为外汇不足的补救措施;泰国又与同受金融危机损失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于7月25日签署了一项协议,将8月初到期的通货交换条约延长一年,以联合打击货币投机活动。根据协议,任何签约国遇到国际收支周转紧急需要时,其他国家将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予以援助。很明显,用外汇储备可以暂时缓解泰铢的贬值和泰国经济的下滑,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要索罗斯集团能抛出足够多的泰铢,那么泰国央行所耗费的外汇储备就是填进了无底洞而已,并且间接资助了外流的证券投资者与投机者。#p#分页标题#e#
2.接着泰国央行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索罗斯等投机者,这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索罗斯投资基金获取泰铢的来源,但是看得出来,这只是补救措施,对于那些早已被索罗斯集团借得的炒作的大量的泰铢,泰国央行显得无能为力。
3.然后泰国央行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000至1500厘,以提高炒家资金借贷成本,防止资金大量外流。从表面上看这个措施相当有效,但是实际上,一旦利率上涨,股票市场必然下跌,这时投机者就可以直接利用利率的上升做互换交易,同时在股票或股指期货市场中进行投机,所以不管怎样,索罗斯集团肯定能在一个金融领域获益。
4.关键还是最后一步,泰国政府要求整顿金融体系,建立银行风险防范机制,避免金融业出现新的问题而继续使投机者有机可趁,影响经济发展。泰国政府于8月5日宣布,它将关闭42家有问题的金融公司,并建立银行储备金保险项目。当时,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房地产业盲目发展,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呆账非常严重,而索罗斯正是从泰国的房地产业看出泰铢偏离其实际价值的,进而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这次改革中,泰国央行遵循东南亚国家所达成的新的共识:银行给某一行业的贷款不能超过贷款总额的20%,从这点上看,金融体系改革这项举措势在必行,并且来的正是时候,对于防范今后的投机活动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它挽救不了已经发生的经济损失。
(二)马来西亚
与泰国一样,为了打击货币投机活动,维护马币的稳定,马来西亚政府首先做出了积极干预汇市和提高短期贷款利率的举措。仅在7月8、9两日,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就动用了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稳定马币汇率,之后又动用了数十亿美元入场干预,扶持马币;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还把隔夜贷款利率从9 %提高到50 %以图阻击货币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马来西亚还做出了严肃市场交易规则的措施,以行政命令的手段维护了金融市场交易的秩序,使投机者手中流动的资金受到限制。此外,马来西亚政府还出台了其他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取消外国人购买房地产需缴付10万马元税捐的规定,尽量减少楼宇的积压。通过这项措施,使得马来西亚的房地产商能尽快偿还银行的贷款,减少银行的呆账坏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国际投机商的入侵。
(三)菲律宾
菲律宾政府是东南亚地区政府中最早警觉并开始对抗国际投机者的,当泰铢开始在1996年底起遭至国际投机者狙击时,菲央行就警惕地提前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菲中央银行要求国内银行在1998年底之前将资本额增至原有资本的两倍;国际投资者狙击菲律宾之前,菲央行又规定银行对不动产部门的投资不得超过资金总额的20 % ,各银行的外币存款的30 %必须以流动资产的形式保存;菲中央银行在这期间还主要采取了提高银行隔夜借贷利率的措施,使隔夜利率从原来的10 %升至五、六月间平均的15 % ,用以防止银行利用其美元资源从事货币投机,该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加索贬值的压力,但是高利率和极其严厉的紧缩货币贷款政策给依赖贷款部门尤其是不动产部门的拖欠债务造成更大的威胁。菲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也有重复以上举措,还有一些针对本国实际情况所推出的新的举措,具体如下:当国际货币投机者将进攻矛头转向菲比索时,为了平息投机,菲中央银行又采取了传统型干预措施,一是连续三次提高利率,将隔夜利率提至空前的32 %;二是在制定银行对不动产部门的最高贷款限额的同时限制银行从事外汇投机活动,加强银行管理;三是分批抛出共约20亿美元,直接入市干预。但当央行察觉到这几项措施都不可能扭转菲币汇率下降的颓势,并鉴于邻国在外汇干预的失败教训,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菲中央银行在放弃外汇干预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从国际货币投资者正式狙击菲币开始到菲中央银行放弃干预只持续了几天,而泰国却持续了半年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过度损耗本国的外汇储备,因为在菲币遇到贬值压力时,若倾一国之外汇储备去堵那个无底洞,实际上是资助了外流的证券投资者与投机者。菲中央银行为避免菲币无限制地下跌而造成高通货膨胀,投机者趁机牟利的恶果,还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外汇交易、管理流动资金、稳定币值等更为强硬的货币政策与措施,从而最终控制了通货膨胀,使1997年及1998年的本国通胀一直控制在一位数内,这样国内价格的稳定更加有利于经济的良性运行,从而限制了投机者钻经济漏洞的机会。总体上说,东南亚国家中只有菲律宾在金融危机中较快的恢复过来了,这是因为菲央行干预政策显示出更多的灵活性,它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地灵活运用货币工具,及时调整并纠正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发挥本国的优势,为抵制投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做出了贡献。#p#分页标题#e#
(四)韩国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韩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措施在于其在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的选择。汇率制度方面:韩国在危机之后由于外汇储备几乎枯竭,被迫放弃了对汇率的严格管理,听任其货币大幅贬值,可见这是本国无奈之举。加大了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开放了国债、公司债券及短期货币工具的市场,取消了投资于国外股市的限额规定,允许外资收购国内的银行和公司。这些措施都给外国投资人以更加开放、可信的形象,大量的吸引了外国长期资金进入,避免了过度吸入短期资金转化为投机现象的发生,可以说,政府权威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要说明的是,东南亚国家和部分地区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由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本国货币走势。事实上,在当时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东南亚危机的发生是必然的,因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长期实行与美元挂钩的的固定汇率制,但当美元汇率调整时,它们却“无动于衷”,再加上当地游资饱满,中长期资本远远没有短期资本来的多,所以导致它们的名义价值偏离了实际价值,再加上像索罗斯这样目光敏锐的国际投机商又怎能放过如此好的赚钱机会呢!因此,为了保证国内金融安全,国家货币当局一定要完善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止金融投机者利用金融制度或金融监管的漏洞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曼云.当代国际金融投机特点及对策思考.[J]南开经济研究,1999(1)
2.沈红芳.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菲律宾中央银行的主要对策与作用[J].国际金融研究,199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