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写作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4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8081550012041
  • 日期:2011-08-0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论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进展及其调整的结果在前些年曾经一直为我们所关注,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些国家都逐渐从危机当中恢复,这场金融大风暴似乎也为我们所淡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九周年之际,重新回顾一下历史,可以发现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棗因为在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发展模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与我国有诸多相似,在这些国家以危机形式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大都直接或间接地能在我国的经济金融领域找到。
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有不少版本和角度的解释,本文主要从金融结构视角来进行研究。除了众所周知的汇率、过早开放资本市场等因素之外,不良资产比率过高、不当的金融机构调整等许多的不完善因素也是其爆发危机的关键所在。而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与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或金融环境中,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长期以往必将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以史为鉴,从金融结构视角再次深入研究东南亚危机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脆弱的金融结构—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始于1997年下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从泰国开始的金融风暴迅速波及所有东南亚国家,使得这一区域的经济几乎同时陷入衰退。
1.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导致金融结构问题重重
东南亚国家以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融资)和银行体系为主、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结构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是符合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并在资本积累、实现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各国政府并未对金融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面对的仍然是单一的银行融资渠道,从而导致银行信用的过度扩张,为日后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资料显示,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的银行系统贷款余额在1997年前不断增长,尤其是泰国和马来西亚,贷款余额占GDP 的比例从1990年的76.16% 和62.01% 分别上升到1997 年的120.21%和102.82%,贷款余额超过了GDP 总量。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东南亚国家的很多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的局面。在银行中表现为不良贷款的急剧增加,由于东南亚国家企业对银行贷款过于依赖,如果银行体系冲销坏帐则必然引起信贷紧宿,导致企业外资融资枯竭。于是东南亚各国政府采取了拒绝将坏账冲销并鼓励银行发行新的贷款,把坏账的消除寄希望于未来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这样银行对企业的债务约束实际上变成一种软约束,而另一方面银行又必须保持对居民(储户)随时支付的承诺,这种单向化债务约束使风险逐步向银行体系转移,并在银行体系中积累起来,加之缺乏多样化的金融中介机构,于是全社会的风险都集中到银行部门,使银行失去了化解金融风险能力。#p#分页标题#e#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企业经营的不景气,银行被迫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东南亚各国在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部门,于是银行以及大量的短期资金流入东南亚的房地产业和股市,导致房地产行业过热,从而造成资产泡沫。
以泰国为例,1991—997年金融机构贷给房地产有关行业的信贷以每年20%-30% 的速度增长。到1996 年底,泰国金融公司大约1/3 的贷款余额投向了房地产和建筑行业,而商业银行这个比例为13%,泰国 1990—994年的一半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都投入建筑中,已充分显示出供给超过需求的程度。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房地产日益暴露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大量楼宇闲置。泰国房屋空置率高达20%,菲律宾为15%-20%,印尼为18%,马来西亚的数量也不少。房地产价格下降,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直接的后果是银行的呆账、坏账大幅度增长。房地产危机导致银行危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遭受极大破坏。
银行系统坏账过多是导致东南亚各国陷入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到1996 年,东南亚地区的坏账比例达到了6600亿美元。即使是金融危机爆发过后很长时间,商业银行系统仍不见起色,可见影响之深。
2.不当的金融结构调整加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顺应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东南亚国家在本国市场发展都不太成熟的基础上纷纷致力于发展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市场融资体系。研究显示,金融结构从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的转变,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鲜花与荆棘丛生的过程,需要特别谨慎处理。从结构视角来看,东南亚国家未能慎重处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构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调整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金融结构在表面看来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十分相似:具有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与服务多元化以及开放的资本市场等等,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传统经济体制上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但涉及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较深层次的东西却没有完备,比如金融市场的成熟与稳健,金融深化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更是无法相提并论,这恰恰为日后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浪潮,其深厚的实体经济基础,就是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存在着严重的不确定性:企业急需大量长期发展的资本:一些新兴的IT、生物制药等行业风险较大,等等。因此,间接融资为主开始让位于直接融资为主或是直接与间接融资并重,其结果就是各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的证券市场。但是,这个转变并不容易,从东南亚国家的情况看,在结构转变中出现了如下明显的缺陷:#p#分页标题#e#
第一, 尽管证券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银行部门依然是主要的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因而风险依然是高度集中的。在证券市场中,股票市场规模大于以国债为主的债券市场规模,且货币市场极不发达。从危机时期东南亚国家银行信贷、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比重来看,当时东南亚国家的股票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还十分不发达,融资方式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模式上,这就使得银行系统的风险过于集中。
第二, 在股票市场中,一级市场规模的增长远慢于二级市场规模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对实体经济中优先产业的偏好转移到了资本市场上,上市企业主要为政府偏好的企业,而且是为了它们筹集资金,基本上没有要通过上市来改变这些企业治理结构的主动意图。而没有完善、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公司企业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证明,公司上市获得资金并不应当成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完善公司治理才是真正的第一要务。
第三, 在证券市场中,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机制和政府部门的监管。结果,股权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事实上,通过股票发行来改变企业治理结构,恰是崇尚干预的东南亚各国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 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监管乏力。在推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未能及时建立谨慎的监管体制,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又一根源。但是,笼统地这样说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监管的种类进行细分,并判定东南亚国家究竟缺乏的是什么。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金融监管区分为六种类型:
宏观经济型:通过信贷限额和信贷计划控制信贷扩张和维持价格稳定;资源配置型:在既定的信贷规模下影响信贷资金的流向;结构型:在既定的信贷规模下影响信贷资金的流向;谨慎型:金融机构具备充足的资本金、良好的业务规范和风险管理机制等;组织型:为了维护支付清算网络、信息网络和交易所的效率及公正,而对市场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做出规定;保护型:处理金融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机制发展比较充分以及信息披露机制较为健全,因此金融自由化的总的趋势是力图减少宏观经济型、资源配置型和结构型监管,而大幅度加强谨慎型、组织型和保护型的监管。这样的转变,事实上反映了有关市场和政府干预关系的新认识:政府对市场的过多管制,必然带来经济效率的低下,与其直接管制市场,不如为市场的运行设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用制度框架规范各类金融服务结构的运行。虽然总的趋势是放松管制,但金融管制并未就因此放松,金融机构只有达到更为严格的监管指标才能通过监管当局的要求,而且一旦金融机构超出了制度框架必将受到严惩。#p#分页标题#e#
但是,在东南亚国家推行自由化的过程中,由于政府主导的基本格局没有根本转变,宏观经济型、资源配置型和结构型监管虽然有所弱化,但基本上未被摈弃;而谨慎型、组织型和保护型的监管则未能及时有效建立:金融管制放松,金融自由化加大,但与之相关的一些体制性的东西如僵硬的汇率体制等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就为国际资本冲击提供了环境条件,就内部风险而言,资本逃逸更容易造成金融风险的加大和公众对金融业信心的丧失,从某种角度上说,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崩溃并不是由洞察经济内部弱点并寻机进行冲击的“量子基金”等外部投机者引起的,而是那些掌握最多信息的本地投资者率先撤离本国金融市场所致,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大厦便已瓦解。而东南亚各国(地区)政府在防止外部资本冲击和内部资本逃逸上都表现出一种迟钝,使其金融监管能力不足的真实写照。更有甚者,由于政府普遍提高了隐含担保,除了致使道德风险趋于严重外,也使得政府隐含的财政赤字上升,久而久之,政府财政的危机便不可避免。

二、东南亚国家脆弱的金融结构对我们的启示

1. 东南亚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体制结构的变革中,过多地注意了对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机构和工具的模仿,而忽视了隐含于金融体系背后的制度的变革,致使制度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脱节。制度是一切问题的根本,缺乏良好制度约束的金融体系建设是缺乏牢固基础的空中楼阁,其最终的倒塌也就不足为奇。应该认识到,金融结构的变迁实际反映了涉及金融体系、经济体系各种主体的制度变迁,它与政治体系、法律体系等非经济金融体系的制度演进也是密切配合的。脱离了现实状况的超前模仿显然会埋下许多隐患。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不代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达、成熟与密切配合;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也不代表着现实经济发展中存在多样的服务需求。
2. 政府对实体经济的干预必然依赖金融管制,而实现金融自由化的前提,显然是要政府放弃这种干预---这对政府来说是有代价的。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要走出危机,一方面,需要彻底斩断政府与企业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则应通过法制的建设来代替“万能”的政府,并填补其退出后留下的空白。这对于我们国家当前的深化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3. 完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使产权结构多元化。从东南亚国家企业上市虽然得到了资金的支持,但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产权结构的原因终究为以后爆发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反观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与产权结构建设,也不尽如人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产权的多元化,其目的绝不仅仅是增加企业资本金,而是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信贷预算约束硬化以及阻断政府干预提供制度基础。#p#分页标题#e#
4. 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的建设,将风险从银行体系中转移出去。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东南亚国家类似:以银行间接融资为基本特色,而且间接融资的比重呈逐渐增加趋势,在这种金融结构下,全社会的储蓄主要以存款的方式集中于银行体系。相应地,全社会的投资也主要由银行贷款来支持。这种融资结构形成的问题就是:
(1)储蓄与投资的期限结构严重“错配”;
(2)在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体系下,金融风险的分担机制也是不对称的。
资料显示,截至2005 年末,在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当中,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已经达到44.92%,大部分投向了房地产、能源、生产材料、教育部门,随着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化,是否又是新一轮的“巨额”不良资产还未可知。而这些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便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过高,从而为整个金融体系埋下了祸根。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便是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在这其中,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所谓的“多层次”是指,资本市场应由交易所市场、场外市场、区域性市场、无形市场等多个层次构成。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更有效、更大程度地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对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条件;有利于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减少投资波动诱发的宏观经济波动,为加速不良资产处置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一句话,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就是为了将原来集中在银行身上的贷款风险分散在市场,是为了有效防范贷款风险。
5. 金融自由化应有合理顺序,中间过程需要加强金融监管
促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各国过早或过急地推动了本国金融自由化过程,而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动荡与危机。金融自由化所之所以给各国带来不同的结果,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研究显示:从一个受到政府全面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化经济转变并非一帆风顺,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安排好自由化的次序。从保持稳定性的角度看,从一个受到全面管制的经济(实体经济受到干预、金融管制、资本项目管制和汇率固定)过渡为一个全面自由化的经济,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次序,其顺序依次为:国内实体经济自由化—国内金融市场自由化—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资本项目开放。
金融论文我们应当看到,西方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监管不是放松而是加强了。无论是金融管制的放松,还是资本市场的开放都需要具备一系列的前提条件。监管水平的提高、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市场日臻成熟的表现,也是实施金融自由化所必需的具备的条件。而东南亚各国恰恰忽视了这些本应具备的基础,从而无法应对本国资本的大规模逃逸与外国资本的冲击,最终酿成了金融危机的恶果。#p#分页标题#e#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