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机理及效应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6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605150805287448
  • 日期:2016-05-0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近几十年内,金融市场创新不断,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也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2008 年的金融危机,也是公认的自大萧条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破坏作用最大的一次危机,其催生就是源于一种平行于现行银行体系的新的系统,即影子银行系统。影子银行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体系。从 2007 年底开始,美国影子银行期限错配问题的爆发,直接导致流动性危机,这次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效应,使这场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恐慌,已经发展 30 多年的多种影子银行机构逐步“曝光”。在反思金融危机的原因时,影子银行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与美国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催生出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 2008 年——2010 年间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效应日益凸显。由 G20 国集团发起的,旨在协调全球金融企业监管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Stability Board,FSB)2013 年 10 月 30 发表报告称,2013 年中国的影子银行业继续高速增长,其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三位。2011 年我国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事件,2014 年信托公司“刚性兑付”现象的频发,2015 年 677 家 P2P大跑路事件促使监管当局加大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即使在这种背景下影子银行的扩张也是非常迅速的。从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的视角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年人民币贷款规模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 51.4%,同比下降 0.6 个百分点,但是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行的比重却有增无减(委托贷款占比 14.7%,同比上升 6.6 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 10.7%,同比上升2.6 个百分点)。2014 年,虽然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其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根据穆迪的最新估测,2014 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资产达到人民币 41 万亿元,相当于 GDP 的 65% ,高于 2013年底的 58%。由此可见,影子银行的发展速度是不容小觑的。
..........
 
1.2 相关文献综述
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如雨后春笋搬拔地而起。在分析 2008 年金融危机原因时,各学者众说纷纭,一致认为影子银行是引起本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元凶。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 system),又被称为准银行、类似银行、影子金融、平行银行等。因为其复杂、脆弱的特性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章将从影子银行的含义、产生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和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功能等几个层面对影子银行的相关概念进行理解。英格姆(Geoffrey Ingham,2002)[1]曾经提过影子银行,但他所说的影子银行与现在意义上的影子银行不同,他所指的影子银行是指从事地下外汇交易的机构。继英格姆之后,麦考利(Paul McClley,2007)[2]首次提出影子银行,他将影子银行概括为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并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一整套被杠杆化的非银行投资管道、载体与结构”。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2010)[3]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类银行”(bank-like)的金融活动,即从储蓄人或投资者手中获取资金并最终向借款人融资,其中大多数金融活动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伯南克(Bernanke,2010)[4]将影子银行概括为在传统监管范围以外的储蓄转投资中介金融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2011)[5]在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后,基于金融监管视角重新定义了影子银行体系,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其实就是一种信用中间业务及信用中介组织。苗晓宇和陈晞(2012)[8]认为只要是能够创造信用,并且不需要向央行缴纳准备金的业务或机构都被可以被纳入影子银行体系。覃道爱(2012)[9]将影子银行定义为没有受到金融监管的,通过金融创新的途径创造市场流动性来放大金融风险的各种金融机构与中介组织。王浡力和李建军(2013)[10]认为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且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和信用中介业务都属影子银行范畴。
...........
 
第 2 章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机理及路径分析
 
提及信用创造功能,众所周知,信用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也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特点。商业银行通过“存款——贷款——派生存款”的途径进行信用创造,使原始存款得以货币乘数倍的扩张,进而使社会资金规模变大。虽然影子银行不能靠吸收存款的方式进行信用创造,但是影子银行通过其金融创新工具(如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及第三方支付工具等)从商业银行分流资金,为其信用创造输入了“血液”。
 
2.1 影子银行的内涵
国内外就影子银行的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标准界定:第一,监管标准。最早的定义就是以此为标准的,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与信用中介业务;第二,机构标准。主要是指持有复杂衍生金融工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第三,功能标准。是指具有信用转换、期限转化与流动性转化的信用中介,即影子银行必须能替代传统商业银行的部分功能。比较而言,从功能角度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定义应该更加全面一些,即影子银行是指没有传统银行以存款、贷款和结算为核心的业务组织形态,却发挥着商业银行核心职能的非银行信用中介和金融工具。因为按照功能标准定义影子银行,商业银行的某些业务,如委托贷款、银行理财产品、回购业务、货币市场基金业务等都属于影子银行业务;信托公司业务、小贷公司业务、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直接放贷业务、投资公司的放款业务,以及私募基金和典当行等其他民间借贷类机构业务都属于影子银行。
.........
 
2.2 传统商业银行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职能的实现是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的。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并将其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派生为存款[38]。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扣除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不是通过现金,而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方在该行账户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方式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出另一笔派生存款。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这一过程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总量。
.......
 
第 3 章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现实分析............21
3.1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21
3.1.1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内涵........ 22
3.1.2 影子银行的类型........22
3.2 影子银行规模的核算...........27
3.3 本章小结......28
第 4 章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功能的效应分析............31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31
4.1.1 指标选择............31
4.1.2 数据处理............31
4.2 实证分析......32
4.2.1 变量的 ADF 平稳性检验...........33
4.2.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7
4.2.3 方差分解............40
4.3 实证结果分析......41
第 5 章 对策建议......43
5.1 对政府监管的相关建议.......43
5.2 对商业银行的相关建议.......44
 
第 5 章 对策建议
 
影子银行由来已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大多不受监管或受监管较少,长期处在灰色金融地带。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到私募基金,再到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包罗万象,存在于金融市场运行的每个环节。但是银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是否对传统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影响?本文第四章中对以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信托资产规模、委托贷款和私募基金规模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分别与货币供应量进行了 VAR 模型的构建,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后可知,影子银行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效应不容小觑。影子银行产品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市场化,优化资源在国内市场的分配;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系统却积聚了很多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不易被投资者发觉。影子银行在进行信用创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商业银行是相同的,甚至远超过商业银行,但却没有受到传统商业银行同等程度的监管,也没有像商业银行一样的存款保险制度。一旦其信用链条断裂,影子银行创造的信用会快速的回拢,整个经济体系也会因为资金缺失而快速衰退,所以国内的监管机构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影子银行信用创造过程和规模的监管力度,避免影子银行危机的发生。#p#分页标题#e#
........
 
结论
 
通过影子银行相关概念、理论的回顾,对影子银行及其信用创造的含义进行界定。根据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实状况,及其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将其分为商业银行开展的影子银行业务、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准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他信用中介。通过借鉴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派生存款……”的信用创造模式,找到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的实现方式为研究切入点,剖析了我国以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实现路径。相较于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作为“平行银行系统”不受存款保证金制度的制约,通过高收益的金融创新产品与商业银行竞争,来吸收货币资金,大大降低了现金漏损率。更多的资金通过品类繁多的影子银行产品进入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中,影子银行通过信用创造源源不断的向社会供给信用。基于影子银行业务视角,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规模(LC)、信托资产规模(XT)、委托贷款规模(WT)、私募基金规模(SM)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建立 VAR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这四个影响因素对广义货币供给量规模(M2)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且影响各不相同。之所以对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影响效应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影子银行产品的信用创造能力不同。经过方差分解分析各影子银行产品对货币供给量变动的贡献率来看,贡献率大小依次是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信托资产规模及私募基金规模,委托贷款的信用创造作用不明显。总体而言,影子银行系统的信用创造在整个信用体系中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