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金融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并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一环,在金融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尤其突出。近些年来,金融界和学术界围绕如何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展开了深入研究,具体主要围绕以下方向:如何科学完整的评判银行经营状况、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效果。本文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以在我国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的 16 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论证。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近代历史上,西方银行业的发展围绕监管与自由竞争,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 1929-1933 年由美国引发的大萧条之后,西方各国纷纷采取一系列政府调控措施,对银行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上限,采取一系列严格的限制和监控。这些举措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业的自由竞争,但却保证了接下来将近四十多年的行业稳定。第二阶段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涨,各国政府放弃过度的政府调控,逐步放松监管,刺激金融业创新与竞争。在此时期,银行同业竞争、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竞争异常激烈,跨国银行应运而生,并在全球领域内寻求业务突破,离岸金融中心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为跨国、跨地区的资本流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Brissimis,Delis,2011)。在调整产权结构方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等政治动荡后,俄罗斯、东欧等国家纷纷开始对银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造,与此同时,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国家也拉开了银行业改革大幕。在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的银行业改革都围绕着国有银行的民营资本渗透和提高银行业竞争活力等方面进行,并最终取得了一定成效(Barth,Lin,Song,2009)。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影响银行经营效果的研究主要有产权决定论和竞争决定论。前者对产权结构与银行经营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而后者则侧重于市场结构对银行经营效果和水平的影响进行论证。Leibenstein(1966)和 Hara(1981),以私营银行经营效率远高于合作银行和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为依据,提出明晰的产权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有关键性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的市场监管对银行业经营效果提高有正面意义。Fogelberg 和Griffith(2002)进一步提出了产权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路径,以 EVA 分析指标实证论证银行产权对绩效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伴随大股东股权的增加,银行绩效水平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 U 型关系。 近些年来,国外学者关于产权结构与银行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多集中于银行股权性质上,通过比较国有商业银行与私有银行经营效果的差别而论证产权决定论。Bonin 和 Wachtel(2002)研究来自于中东欧十五个国家 289 个银行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在经营效率方面普遍低于私有银行。Bonineral(2002)则集中于对转轨国家银行产权结构和绩效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在经营绩效上远高于国有银行。赵新(2014)分析日本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得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多样化的产权结构是银行业绩效提升的主要原因。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方法
通常而言,效率指的是特定的经济主体对于目标(如效率、平等、创新以及增长等的评价(Clarkson,1994)。市场效率指的是,在同一市场背景和市场结构下,在一定的经营范围由业务相似的企业或个体通过采取一定的市场行为,使得在产品价格、生产成本、产量、成品质量、销售利润以及种类或技术改良等方面所取得的最终经济价值(Miller,1996)。市场效率主要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环境背景下,相关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营水平,是企业经营效果的主要体现方式。
第一节 商业银行效率的界定
商业银行作为联系国家金融系统的重要一环,其经营效率的高低关乎自身对行业资源的利用效果,并对对整个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都有着重要影响。对效率水平的分析作为评价银行业绩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体现商业银行经营效果的重要指标和研究的主要方面。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竞争主体的不断涌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面对众多挑战与机遇,各银行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从银行体制上着手,努力寻求提升经营效率的方法,而且还应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模式,注重银行业内涵发展。本文将计算得出的银行效率值作为衡量其经营效果的指标。 同大多数企业一样,银行作为盈利性的特殊企业,也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和发展的目标,为此,银行需要投入劳动力、资本、固定资产等生产要素,并将其可以提供的各项服务以一定的价格卖出去。银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将资本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要纳入考虑范畴内,尽可能的以最小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量的产出,使其效益最优化,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效率作为衡量投入产出状况有效程度和比例状况的指标,具体指银行业在日常的经营业务过程中的银行投入与利益产出或者成本与收益之间对比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商业银行效率指标是衡量银行对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调配的能力,是评价银行之间竞争力、活力、投入产出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总称。
..........
第二节 银行效率测度的一般方法
对于银行效率的研究测算方法,一般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采用参数法(Parametric Method)计算经营效率,首先需要确定商业银行的生产函数,然后根据所建立的生产函数绘制出生产可能性曲线。而采用非参数法(Non-Parametric Method)计算,则不需要知晓商业银行的生产函数,仅需构建出银行效率前沿的形状。一般情况下,参数方法包括随机前沿方法(SFA,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自由分布方法(DFA,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和厚前沿方法(Thick Frontier Approach)三种;非参数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和自由处置壳方法(FDH,Free Disposal Hull)。其中,SFA 和 DEA 是在实际理论研究中最常用的两种测度效率的方法(刘汉涛,2014)。 与参数法相比,采用非参数方法计算效率值的主要优点包括:首先,由于不需要确定生产函数的具体表达式,故而在计量过程中受到的约束和限制比较少;其次,当需要输入多个投入量和产出量时,非参数法可以较好的进行数据处理;其次,经过非参数方法计算得出的效率值,可以与经营效率最佳的企业进行比较,这样不但可以衡量该企业对生产要素的利用水平,还可以指出该企业对哪些投入量的使用效率最低,进而找出改进和提升效率的方法;最后,非参数法除了可以计算得出企业的成本效率外,还可以测算出企业在技术水平、配置能力、纯技术水平、规模范围等方面的效率,实现对企业评价的系统化和客观性(Berger,Hancock,Humphrey,1993)。
........
第三章 股权结构、市场结构对银行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19
第一节 股权结构影响银行效率的定性分析 .......... 19
第二节 市场结构影响银行效率的定性分析 .......... 23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29
第四章 市场结构、股权结构对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30
第一节 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 30
第二节 我国银行股权结构、市场结构现状及可能影响 ........ 33
第三节 股权结构、市场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回归分析 .......... 43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53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涵义 ..... 54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54
第二节 政策涵义 ........ 55
第四章 市场结构、股权结构对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一、银行效率的测度
本文选取 DEA 方法计算的银行效率值,作为因变量,衡量银行的经营效率。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选择的商业银行样本为 16 家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 截至 2014 年年底,16 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合计 1057628.15799 亿,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合计 685796.17 亿,占银行业全部资产的 64.8%,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合计 303926.84 亿,占比 28.73%,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合计 26517 亿,占比 2.5%,其余各类银行占比 3.97%。以上数据表明,虽然我国银行业的市场主体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从总资产和行业竞争力而言,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本文的样本包含了所有上市的商业银行,其效率高低可以代表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的总体状况。在采用前沿效率分析法时,现有的研究文献在对投入、产出的确定时主要采用三种方法:生产法、中介法和资产法(Cavallo,Rossi,2001)。 生产法,将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看作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对账户持有人的交易资料和数据进行处理。用生产法度量的产出指标,是一定期间内客户的交易次数和客户数据的处理数量。生产法的缺点在于,测量所需的数据资料属于私有性质,一般不对外公开,故而较难获得。一般情况下,用存款或者贷款账户的存量数据来代替生产法下的产出指标。 #p#分页标题#e#
......
结论
1.通过运用 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结果可知,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2008 年出现小幅度的波动下降,究其原因,2008 年金融危机几乎波及全世界金融领域范围,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引起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下降。通过国家宏观调控,银行内部体制重建和政策扶持,从 2010 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逐年提高,呈现出积极主动的增长态势。比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明显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时间短、规模小,“船小好掉头”,较容易采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经营办法。由于四大国有行业银行规模大,建行历史悠久,经营业务传统,新的管理模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和消化吸收,才能体现效果;另一方面,是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明显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较高。
2.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回归结果可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与股权结构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经营效率的提升,这论证了委托---代理理论的结论,即股权集中程度的相对集中,有利于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控制,有利于大股东激励、约束措施的实施。银行股权只有在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能力才能表现出来,并对银行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也就是说,过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大股东一家独大,不利于集中各方意见,过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影响力很弱,也不利于形成统一意见,股权保持相对集中,既有利于集中各位股东的意见,又能统一决策,促进银行效率的提升。同时,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对银行效率有显著性影响,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股份的流通上市有助于大股东更加关注银行业绩,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经营效率,论证了股份流通上市对银行效率的正面效果。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