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中一半以上是农村人口,所以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1世纪以来,我国的总体经济和农村经济都得到了相应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产业环境,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成分有所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工业和服务也的占有量不断提升。尤其是江浙沿海一带,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GDP中农业的比重下降到5%以下。由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与改变,给农村金融的需求结构也带来了变化,从很多方面看,我国原有的金融体系不再能达到现代农村的金融发展需求。我国政府为解决这一重要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以便农村金融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我国也针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提升其运行效率,进而更好发挥其支农作用。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改革为例,自2001年以来,我国对部分地区的农信社进行改组,组建成农村商业银行,并进行核资清算,完成社员的股金转换;按照股份制原则,进行资金的募集,从而达到资金的扩充;并改善公司管理制度,同时对激励机制进行改进与推广。通过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落实,农信社开始进行股权和产权的双重变化,由合作型机构幵始向股份制单位改进,改善后的商业化银行在整体绩效和经营水平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虽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农村金融的资源有了相应的整合,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农村金融的风险有了显著的下降,但是,农村经济在农村金融机构的促进下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依然是城乡经济差距能否进一步缩小和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支持较少的问题,所以,农村金融平台的建立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效用,无法起到它作为服务经济的功能。因此,我们就要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测评,测算效率的高低,从而探究如何适应农村经济的金融发展需要,通过促进资金流动来融通不同部门的资金余缺,进而把资金配置到最有效益的部门。所以,如何能做到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找寻农村金融机构与城镇金融机构的功能效率之间的差异,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鉴于此种情况,探讨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技术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论文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根据东北三省宏观经济数据和农村金融机构指标研究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技术效率,同时对农发行、农行、农信社这三家农村金融机构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力求从一个薪新的角度探究影响东北三省主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的因素,同时更直观的探究同一经济指标对三家不同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影响的差异,以便我们找寻农村金融政策的不足,从而为东北三省乃至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变革与发展提供适当的理论依据。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技术效率是指机构实际产出与最大可能产出的比值,这一比值反映的是实际产出与理论最优产出的差距,越接近1则代表技术效率越高。在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吋,能更清晰准确地反映出技术进步对前沿生产面的推进,从而判断技术效率值的高低。目前,技术效率的测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地区经济、企业生产、农作物产量等方面。从理论角度,本文对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争取做到内容详实、结论准确。同时也争取为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进一步落实提供有效的建议。
.........
2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评价的理论基础
2.1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内涵的界定
马克思在著作《剩余价值理论》中谈到效率有所涉及:“只有用最少的财富创造出最多的产出进而取得最大的价值才是最有效率的财富创造。”马克思统一概括了财富和效率的精神的关系。帕累托在19世纪初期第一次对效率给出了简单的定义“资源配置最优的情况即是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资源配置之前有所改善时”。西方权威经济辞典认为效率是资源配置的契合度,也有学者认为资源配置效率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的总和。从场景角度归纳,经济效率分为静态、动态、宏观、微观、一般均衡、局部均衡等类别,而从不同观察角度,则可以分为配置效率、X-效率;规模效率、竞争效率;交换效率、生产效率等。这些效率的概念在金融机构领域最初产生的时候,主要应用于目标银行能否有效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做出最大产出,或者衡量在产出固定时,是否做到了成本的最小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得到了推广,拓展了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上最大的课题是人和社会如何用稀缺的资源生产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整个社会去消费,而这一过程起最重要作用的就是效率”。所以效率问题即是经济最核心的内涵。同时萨谬尔森对经济效率进行了定义:只要在生产基本要素供给没有改变的条件下,再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正常合理运行的就是经济效率。这时,如果人们对于这种社会资源和福利状况还是比较认可的话,那么就称之为经济学上的有效率。当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或者金融机构从效率角度出发考察自身产出时,通常意味着这些企业或者机构在固定资源的条件下产出最大,也可以说是成本最小化。只有不断争取用更少的原材料去产出更多的商品,人类物质文明水平才会进步,因此,全社会的所有生产资源和全社会经济福利就构成了全社会的经济效率。本文所研究的效率主要指技术效率,主要是研究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效率高意味着同等投入的条件下产出更多。
.........
2.2效率理论综述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Fairel在1957年通过加强和提高之前效率评价体系模型的一些核心影响要素,对原有的多解释变量指标评价体系模型做了加强,并且将该评价体系分立为两个相互联系的评价体系分支: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这个效率评价体系模型中不仅含有后期成熟的规模效率的因素,也含有经营效率的很多重要概念。后期其他学者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又加强为规模报酬不边的双边经济动态模型,使经济主体的利益更好的包含在内,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有效的经济主体效率理论。这就是著名的Farrel效率理论。芝加哥学派对市场主体进行研究时,认为经济效率是衡量宏观和微观经济主体中最重要的因素,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微观经济资源配置最高效的完成过程中,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率是最重要的因素。芝加哥学派认为,只有企业做到了生产效率的最有效,才能促进生产技术和规模经济等问题的解决,才能保证在高效率的同时做到低成本。当然,只一味的将成本压低有时又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这就要求企业在调整市场要素的同时有力的完成资源有效配置的任务。
........
3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概述......13
3.1东北二省农村金融机构的体系设计......13
3.2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历程及发展现状......13
3.2.1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13
3.2.2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13
3.3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路径选择......14
3.4农村金融机构在东北三省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20
3.5本章小结......20
4基于SFA方法的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研究......22
4.1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的SFA方法评价原理......22
4.1.1随机前沿分析法......22
4.1.2农村金融机构SFA方法的检验原理......22
4.2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评价模型......23
4.2.1基于SFA方法的单项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评价模型......23
4.2.2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评价模型......24
4.2.3投入产出指标的研究与选取......25
4.3基于参数法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27
4.4本章小结......37
5提高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的建议和途径......38
5.1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限制因素......39
5.2提高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的发展战略......41
5.3本章小结....43
5提高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的建议和途径
本文采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SFA模型,利用农发行、农行、农信社东北三省县域网点在2008-2013年的经营数据及东北三省宏观经济数据,对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研究,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如下:东北三省的农村金融机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并且技术效率增长率近几年持续落后于当地的第一产业GDP增长率,这说明在近儿年的农业经济大增长的影响因素持续多元化与复杂化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角度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驱动。从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产出效率水平来看,农行和农信社的资本的产出弹性均远远高于农发行,这表明在网点建设的投入与网点数目的增加方面,农发行已经基本饱和,短期内无法通过刺激这些因素对其产出形成较大提高,但农行和农信社的有效机构网点数目的增加依然会对其产出有较大提升空间,可以继续着手进行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建设。农发行的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要高于农行和农信社,对于农发行这一政策性金融机构而言,服务人员的数量对于其经营与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发行在县域网点业务层面更多面对的是文化素质水平相对偏低的农民,更应该强调在农发行工作的职工数量的重要性。如果冇足够的工作人员来为广大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贷款问题,农发行的产出会进-步有效增加。另外,农行和农倍社现阶段在商业银行业务方面己基本完成了业务办理的一体化与自动化,广大农民对于ATM机和自动缴费机的使用也己经较为苦遍,从业人员数量的单纯增加已经很难对农行和农信社的产出的提高形成明显的刺激作用。另外,由于流动性风险指标对农发行影响极低且并不显著,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农发行为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并不承担一般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的事实,而农行和农信社的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升高均会对它们的产出造成负向影响,因此两家金融机构还需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自身存在的流动性风险。#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文研究的是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县域网点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主要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模型,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以农村存款余额、人力资本投入、固定资产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的第一产业GDP为产出指标,重点考察人口结构、户籍结构、财政支出、居民收入、贷款规模与结构等几个指标对金融机构技术效率的影响,并根据其结果得出造成各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技术效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东北三省的农村金融机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并且技术效率增长率近几年持续落后于当地的第一产业GDP增长率,这说明在近几年的农业经济大增长的影响因素持续多元化与复杂化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要更多的从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农村经济进行可持续驱动。从东北三省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产出效率水平来看,农行和农信社的资本的产出弹性均远远高于农发行,这表明在网点建设的投入与网点数目的增加方面,农发行己经基本饱和,短期内无法通过刺激这些因素对其产出形成较大提高,但农行和农信社的有效机构网点数口的增加依然会对其产出有较大提升空间,可以继续着手进行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建设。农发行的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要高于农行和农信社,对于农发行这一政策性金融机构而言,服务人员的数量对于其经营与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发行在县域网点业务展面更多面对的足文化素质水平相对偏低的农民,更应该强调农发行工作人员的数量的重要性。如果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来为广大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贷款问题,农行和农信社现阶段在商业银行业务方面己基本完成了业务办理的一体化与自动化,广大农民对于ATM机和自动缴费机的使用也己经较为普遍,从业人员数量的单纯增加己经很难对农行和农信社的产出的提高形成明显的刺激作用。另外,由于流动性风险指标对农发行影响极低且并不显著,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农发行为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并不承担一般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的事实,而农行和农信社的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升高均会对它们的产出造成负向影响,因此两家金融机构还需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规避自身存在的流动性风险。
.........
参考文献(略)